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新妙鎮屬於重慶市涪陵區管轄,位於涪陵區西南部,距城區58.2公里。北依石和鄉,東臨堡子鎮、藺市鎮,南靠增福鄉大順鄉,西與雙河口,豐盛古鎮接壤。總面積48.2萬畝。人口4.7萬人。轄9個村,41個自然屯,1962年人民公社化時命名新妙公社;1987年政社分設時改叫新妙鎮。

目錄

內容概要

新妙鎮屬於重慶市涪陵區管轄,位於石龍鄉西南部,距縣城58.2公里。北依石龍鄉,東臨堡子鎮、中和鎮,南靠增福鄉,西與龍興接壤。總面積48.2萬畝。人口1.4萬人。轄6個村,41個自然屯,鄉人民政府駐趙家屯。1962年人民公社化時命名新妙公社;1987年政社分設時改叫新妙鎮。

簡介

新妙鎮地處長江南岸,涪陵區西南部,位於涪陵、南川、巴南區的交匯處,103省道橫貫南北,渝巴二級路縱穿東西,是重慶市2003年規劃建設的中心鎮和涪陵區四個小城鎮、三個革命老區和重點移民鄉鎮之一。距重慶市主城區37公里,涪陵城區45公里,全鎮幅員面積138.6平方公里,鎮轄22個村1個居委,129個村民小組,4個居民小組。15313戶,46897人。鎮黨委下轄區1個教育總支、44個黨支部,現有黨員1852人,其中,農村黨員1379人。新妙鎮地處重慶市「一小時經濟圈」腹心地帶,是重慶至涪陵的陸路中轉站,也是新妙片區兩鎮一鄉的經濟文化中心,輻射明家鄉以及巴南區麻柳鎮、長壽區江南鎮、南川區太平鎮,是涪陵西部最大的商貿流通交易中心和農副產品集散地,素有「涪陵最大旱碼頭」的美譽。200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908萬元,比2006年增長31%,完成地方財政收入314萬元,比2006年增長56%;

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3612元;出欄生豬35450頭,牛羊2586頭,禽兔932000隻;流轉土地3600畝;簽訂招商引資協議22家,協議資金29660萬元,新註冊落戶企業10家,到位資金3125萬元;現落戶企業達到40家,鄉鎮企業總產值實現21822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 資12023萬元,(其中投入資金1628萬元新建開平、弋陽、行政、適園、互助、十字、鵝嶺村至明家鄉清風村等鄉村級公路21公里,拓寬改造開平、同協、互助、慶林、德新、游江老街等村級34公里,硬化鄭家、弋陽、北門、游江、鵝嶺等村23.3公里的村道路)比2006年增長130%,投資145萬元 新修集中供水人飲工程2處和兩匯水廠附屬工程,解決了兩匯場鎮和互助、北門2個村3000餘人飲水安全問題;投資1250餘萬元動工行政路-甘家坪1公里街道和普陀大道-玉皇觀1.33公里街道建設,新建住宅小區近3萬平方米,增加場鎮人口近1500人,2007年底,我鎮場鎮面積達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萬人,城鎮化率達43%,到2009年底,行政路、適白路全面建成後,將實現場鎮擴容5000人,城鎮化率提高16個百分點,達到59%的目標,經濟社會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

新妙鎮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鎮,是力帆集團總裁尹明善、抗美援朝一級戰鬥英雄潘昌義的家鄉。境內既有著名的普陀寺、木魚山佛教文化名勝景點和弋陽橋農民講習所、玉皇觀等紅色革命文化傳播基地,也有梨香溪、四合竹海等生態旅遊資源。更有共和國元帥劉伯承血戰豐都負傷輾轉到此,新妙兒女捨身掩護的動人佳話。

生態環境的建設和特色文化的形成迫切的需要居民素質的提高。近年來,新妙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小城鎮建設,通過堅持城鄉一體化戰略,大膽探索城鄉統籌發展之路,新妙鎮已經成為全區統籌城鄉市政基礎設施一體化的排頭兵,不僅被命名為「國家級文明村鎮」,而且還連續七年榮獲區小城鎮建設考核一等獎。

以重慶市級小企業創業基地為平台,新妙鎮抓住地處重慶「一小時經濟圈」腹心地帶的機遇,圍繞「三點兩線」打造園區經濟,先後引進南方金山谷農牧有限公司和溫州工業小區,為城鎮經濟全面提速奠定了基礎。其中,南方金山谷農牧有限公司計劃總投資21.8億元,將在新妙鎮建成集種豬飼養、豬飼料生產、肉食品加工為一體的配套產業鏈。2008年全年共完成3個村8塊697畝地的土地流轉工作,目前已開工建設6個地塊,其中隔離場和核心原種場的

建設已竣工。與此同時,由25家浙江省溫州市投資商合作開發、占地總面積320畝,總投資5億元,主要涉及機械製造業領域的溫州工業小區也在2008年4月如期開工。目前,園區場平建設已基本完成,預計今年內即可交付企業使用。除此之外,新妙鎮黨委政府還將繼續抓好畜牧、水果、蠶桑、榨菜四大傳統支柱產業,積極探索地方特色產業,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充分發揮重慶至涪陵陸路中轉站以及新妙片區兩鎮一鄉經濟文化中心的作用。[1]

相關視頻

美麗鄉村之新新街道上妙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