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驴
物种分布
新疆驴主要分布在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巴音郭愣蒙古自治州等地。分布到甘肃河西走廊,
青海的农区、半农半牧区,以及宁夏的一些地区。河西走廊的毛驴也称凉州驴。宁夏的西吉、海原、固原的驴
又称西吉驴。新疆驴在新疆的北部也有分布。形态特征
该品种特点是耐粗饲,适应性强,能忍耐吐鲁番盆地夏季的酷暑炎热,也能适应高寒牧区冬
季—40℃的严寒,能在马、牛等畜不能利用的草场上放牧;
新疆属大陆性气候,受高山和沙漠的影响,气候温暖而干早,风沙多,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降水量少。
境内既有大面积的草原牧区,也有发达的绿洲农业。受气候、水源等条件的限制,农业产量一直不高,
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全靠养驴农耕、驮运、乘骑,驴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极为密切。自西汉以来,
不断有驴自河西走廊输入内地,直接影响到甘、青、宁、陕的小型驴种的发展。
新疆驴体格矮小,体质干燥结实,头略偏大,耳直立,额宽,鼻短,耳壳内生有短毛。颈薄,鬐甲低平,
背平腰短,尻短斜,胸宽深不足,肋扁平。四肢较短,关节干燥结实。蹄小质坚。毛色多为灰色、黑色。
库车驴为新疆驴中体型稍大的一个类群。新疆驴的平均体尺见表9 。 新疆驴1 岁时有性行为,公驴2~3 岁、
母驴2 岁开始配种,在粗放饲养和重役下,很少发生营养不良和流产。幼驹成活率在90 %以上。
新疆驴的耐苦性强,抗病力好,不论酷暑严寒,也不论饲养条件多么恶劣,它都能生存。一旦条件得到改善,
也会取得良好的生长发育。如吐鲁番的母驴与关中公驴杂交后,后代的体高也常达到125~130 厘米。
新疆驴性情温和,乘、挽、驮皆宜。单套驴车,土路,载重560~700 千克,单程6 公里,日工作10 ~ 12 小时,
役后半小时其呼吸、脉搏和体温均可恢复正常。凉州驴驮重50~70 千克,山路日行可达30 公里。
凉州驴屠宰率为36 . 38 %~48.2 % ,净肉率为31 . 23 %。
养殖管理
新疆驴的基本饲养与管理技术,养殖新疆驴,要有适宜的生活环境,驴舍建筑要根据当地的气温变化和驴场生产
用途等因素来确定,以坐北朝南或朝东南双坡式驴舍最为常用。驴舍要有一定数量和大小的窗户或通风换气孔,
以保证太阳光线充足和空气流通。驴舍大门入口处要设置水泥结构消毒池。驴舍内主要设施有驴床、饲槽、
清粪通道、粪尿沟、饮水槽和通风换气孔等。驴舍内环境控制。通过窗户或通风换气孔来调控驴舍内的有害气体和温度。
同时,及时清除粪便,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保证驴舍内环境达到国家标准。
新疆驴是草食动物。其饲草以干、硬、脆的农作物秸秆为佳。可以种植秸秆类青饲料草,青饲料含水量都在 60 %以上,
富含叶绿素,以青绿颜色而得名。各种野草、栽培牧草、农作物新鲜秸秆,都属青饲料。人工种植的牧草如hn-mc优优
玉米草、hn-mc优优高丹等比较适宜喂养的,秸秆类草应用铡草机切成3-4厘米长的短段。最忌喂半干不湿、折之不断的
饲草。此类饲草最易让驴闹“结”症。同时辅以豌豆、玉米、炒棉子等精料或麦麸等。每天早、中、晚各喂1次,
以晚饲为主。每次饲喂时添上单草(即草样秸秆)让其食至大半饱时,再喂合草(即将秸秆掺以苜蓿、豆蔓等含蛋白质较高的饲草),
以此诱其食欲。待其有停食的表现时,再喂拌草(即把槽底所剩的草,掺以豌豆、玉米、
炒棉子等整粒饲料或掺以麦麸及少量水),以诱其达到最大摄食量。
新疆驴在防病方面,抗病力也较强。但这并不等于不生病,尤其是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要严格执行“防治结合、
预防为主”的方针,更要注意环境卫生,防止疫病发生。驴同骡马一样,容易患传染性贫血、鼻疽和破伤风等,
养殖户都必须加强卫生消毒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就诊。
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在2006年6月2日发布了第662号公告,根据《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确定关中驴、
德州驴、广灵驴、泌阳驴、新疆驴等1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发展状况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旺盛指出,新疆驴产业发展需要更加充分地发挥新疆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
联盟的作用,特别要立足奶驴提纯复壮、提高奶驴的产奶量,驴奶制品的开发以及驴肉等驴产品的开发等方面,
提升新疆驴产业发展水平。新疆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更加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起来,发挥联盟的优势,提高驴产业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为实现总目标,助力脱贫攻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