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中文名: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

館藏地點: 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

出土時間: 1955年

所屬年代: 石器時期

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新石器時代前期的一種陶器,代表了仰韶彩陶工藝的傑出作品之一。該陶盆於1955年在陝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通常作為兒童瓮棺的棺蓋,具有特殊的葬禮用途。1995年5月25日,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新石器時代人面魚紋彩陶盆的尺寸為高16.5厘米,口徑39.8厘米,由細泥紅陶製成,呈敞口卷唇狀。口沿處繪有間斷的黑彩帶,而內壁則以黑彩繪製兩組對稱的人面魚紋。人面的形象呈現為圓形,額的左半部塗成黑色,右半部為黑色半弧形。仰韶文化的彩陶圖案中以動物形紋飾為主,如魚、鹿、蛙等,其中魚紋是最為典型的。人面魚紋彩陶盆被公認為彩陶藝術的精品。此陶盆目前由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並於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1]

目錄

文物特徵

新石器時代的人面魚紋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徑39.8厘米,採用細泥紅陶製作,呈現出敞口卷唇的形態。口沿上繪有間斷的黑彩帶,而內壁則以黑彩勾勒兩組對稱的人面魚紋。人面形象呈圓形,頭頂具有類似髮髻的尖狀物和魚鰭狀裝飾。前額右半部塗黑,左半部呈黑色半弧形。眼睛細長而平直,看似閉目。鼻樑挺直,形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兩側分置一條變形的魚紋,與人嘴外廓重合,仿佛口內同時銜着兩條大魚。另外,在人面的雙耳部位,有相對的兩條小魚分置左右,形成奇特的人魚合體形象。兩個人面之間,還描繪了兩條大魚相互追逐的場景。

出土環境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位於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在1953年9月,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較深入的調查,發現遺址的面積約為5萬平方米。接着在1954年至1957年期間,進行了五次較大規模的發掘,揭露了遺址面積達1萬平方米。在這次發掘中,共發現了46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此外,出土了約1萬件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以及粟、菜籽等遺存。

流傳歷史

新石器時代的人面魚紋彩陶盆於20世紀50年代在西安半坡村出土,並由中國科學院考古所負責發掘後帶回北京。隨後,該陶盆一直被收藏於國家博物館。

在國家文物局的批准下,人面魚紋盆於2006年6月9日從國家博物館調出,展示在西安半坡博物館,舉辦了一個回鄉展覽,與當地居民見面。這是人面魚紋盆闊別西安五十年後首次在家鄉公開亮相。

文物鑑賞

這件彩陶盆採用細泥為原料,經過捏製成型後,經火燒制而成。盆底略平,腹部突出,深度適中。盆內壁光滑,外表粗糙,是仰韶彩陶工藝的代表之一。

彩陶盆的尺寸適中,內壁呈磚紅色,用黑色描繪了兩組相同的圖案,圖案兩兩相對,對稱分布。其中一組是兩條用線條描繪的魚,可能是鯉魚;另一組是兩個人面魚紋圖案,形式奇特,為當時獨特的創作。整體構圖自由,富有動感,圖案簡潔而充滿奇幻色彩。人面圖案呈圓形,頭頂上有三角形狀的尖物,可能是一種頭飾。人物的雙眼細長,呈閉目狀態,鼻樑挺直,嘴巴兩側各畫着一條魚,而耳朵處則有兩條小魚,仿佛咬着人的耳朵。畫面中還有黑色塊面,形成魚頭等圖案,顯示出原始先民豐富的想象力和藝術才能。

人面魚紋彩陶盆內壁繪有兩組對稱的人面魚紋,構圖手法大膽誇張。人面為圓形,頭頂上有高聳的三角形,額頭左半部塗成黑色,右半部呈黑色半弧彎曲形狀,可能反映了當時的文面習俗。人物眼睛細長,雙眼眯成「一」字,鼻樑挺直,神態安詳,嘴巴旁分置兩個變形魚紋,大魚的魚身以斜方格為鱗,魚頭與人嘴外廓重合,兩側耳朵處還有相對的兩條小魚,構成形象奇特的人魚合體,表現了製作者豐富的想象力。人像頭頂的尖狀角形物可能代表發,配以魚鰭形狀的裝飾,顯得威武華麗。整體圖案古拙而簡潔,奇幻而怪異,充滿了生氣。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