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香蕉絲工坊
新社香蕉絲工坊位於台灣花蓮縣豐濱鄉。是台灣唯一以香蕉絲作為編織材料的工坊,也是台灣唯一以原生材料從事編織的工坊。香蕉絲布是噶瑪蘭族獨一無二的特色,也是台灣目前唯一仍保存的香蕉絲布工藝的族群,在一九九○年代中期面臨耆老逐漸凋零的危機,為了不讓珍貴文化消失,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二○○五年成立新社香蕉絲工坊,已故耆老潘烏吉、潘金英、朱阿菊、潘阿玉努力傳承給願意學習的人。[1]
而藝師們將噶瑪蘭族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化作香蕉布上細緻的紋理。[2]而從香蕉的種植、砍伐、刮絲、晾曬、分線、捻線、繞線、整經到編織等工序中,重新找回在血脈中那深厚的技藝傳承,讓傳統技藝得以流傳下去。[3]
其中,新社香蕉絲工坊結合部落大學招收學員不分種族,除噶瑪蘭族之外,還有阿美族、泰雅族、新住民等,也不分男女老幼,只要願意都歡迎來學;部落目前只有200多人,年輕人大多外流,要傳承技藝確實不易。而值得欣慰的是,第12屆總統文化獎得主公布,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獲在地希望獎,香蕉株從種植取纖到編織等複雜工作,是密集的農業勞動,香蕉絲所表現的不只是編織布料與作品,還充滿噶瑪蘭族人的汗水、感情及精神價值。歡迎旅人前往親身體驗。[4]
目录
景點介紹
位於花蓮豐濱鄉新社部落的噶瑪蘭族聚落,約莫於十多年前有感於香蕉絲布編織的老工藝師逐漸凋零,在地的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成立香蕉絲布工坊,讓全台灣唯一僅存的香蕉絲布工藝獲得傳承。
其中,台灣原住民族的傳統織布多採用苧麻,唯有噶瑪蘭族迄今仍以香蕉絲織就自己的文化。香蕉植株遍布噶瑪蘭族的日常生活,除了果實可食,蕉葉可作為食器或治病之用,莖幹更是應用廣泛的織材。香蕉布從取材到織作皆為手工處理,族人砍下一株株未開花的香蕉樹,去頭去尾取其假莖,剝開葉鞘刮削成薄片,經過日曬、水洗與再乾燥,再進行分線與積線,將香蕉絲紮捆成線球。
而自從2005年新社香蕉絲工坊成立,沒有織布經驗的嚴玉英,也在62歲執起當年母親未曾交付的梭杼,成為工藝復振的第二代藝師。經由在地協會與居民的長期經營,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更榮獲第十二屆總統文化獎「在地希望獎」殊榮!讓部落技藝文化傳承獲得政府相關部門的肯定。
[5]
全台灣唯一僅存的香蕉絲布工藝
位於花蓮豐濱鄉的新社香蕉絲工坊是全台灣唯一僅存的香蕉絲布工藝。根據史料記載,對噶瑪蘭族人而言,整株香蕉都有用途。除了食用果實外,其他如新鮮蕉葉是祭祀時舖地盛裝祭品的用具,也可以包裹麻糬、粿類,蕉葉甚至可治病,內層莖幹鮮嫩的部位也可食用,莖幹是香蕉絲織物的主要材料。
噶瑪蘭族就地取材,婦女自採植物,剝絲抽繭處理,製作香蕉絲各類的生活織品,在自給自足的時代,陪伴了部落許多家庭的漫長歲月。因為香蕉絲製作流程繁瑣,年輕人興致缺缺,加上工藝師逐漸凋零,面臨技藝失傳,期盼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保護原住民的文化資產。新社香蕉絲布工坊香蕉絲布工藝導入創新設計,製作背包、帽子、披肩、手機吊飾、筆記本封面、皮包等商品,工坊內固定「上班」的工藝師共六人,而資深藝師嚴玉英至今只要身體許可,都還是會來工坊幫忙指導。 [6]
當花東海岸公路開通後,外面低廉且色彩豐富的物品進入部落,族人慢慢的放棄了辛苦的編織文化。部落中記得如何編織耆老相繼凋零,香蕉絲的手工藝也漸漸失傳。文化漸消之時,原住民意識與運動漸漸抬頭,噶瑪蘭族正名與文化運動同時展開,老一輩族人重新拾起傳統香蕉絲織布的技法。直日本人來台尋找香蕉絲的歷史後,香蕉絲的技藝,再度引起注目。新社部落的工藝師在創作中傳達出她們對噶瑪蘭族傳統智慧與工藝的認同、重視、珍惜。亦歡迎旅人前往造訪參觀。[7]
視頻
【噶瑪蘭基因中的記憶 - 新社香蕉絲工坊】
【Lalaban的香蕉絲編織—噶瑪蘭族人的重生與延續】
【Lala ban新社香蕉絲工坊-文創讓文化延續】
參考文獻
- ↑ 花蓮》豐濱新社部落 傳承台灣僅存香蕉絲布工藝自由時報
- ↑ 客家文物館花蓮旅遊市集
- ↑ 新社香蕉絲工坊 花蓮原鄉e市集
- ↑ 花蓮噶瑪蘭族發展協會獲總統文化獎 傳承香蕉絲編織保存傳統工藝中央通訊社
- ↑ 一絲一縷織起噶瑪蘭族記憶,花蓮豐濱「新社香蕉絲工坊」傳承失而復得的工藝文化微笑台灣
- ↑ 噶瑪蘭族祖先智慧 香蕉絲編織工藝奇摩新聞
- ↑ 新社香蕉絲工坊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