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文獻與歷史導論
內容簡介
《新約文獻與歷史導論》基本上是一部有關歷史的著作,它適合作學校歷史課程的教材。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中,首要的一點就是把握事實。若非人類的記憶率先建立起事實的構架,我們對問題的研究以及對歷史原則的反思都只能成為一團亂麻。《聖經》歷史在這方面與其他歷史無異。《聖經》歸根結蒂是對歷史事件的記載;福音意為「好消息」關乎發生過了的歷史事件。這一事件就是主耶穌基督在其生命、死亡與復活的歷程中展開的救贖工作,這都為其使徒所記載,並成為他們效法的榜樣。我們這裡要研究的使徒歷史(apostolic history)與世俗歷史不同,這是因為使徒身上秉有神聖的權威,這一權威在今日之教會中依然有強大的力量。然而,這一歷史的神聖性並不妨礙它成為歷史;而如果它是歷史,我們就應該以最恰切的歷史研究方法來探討它。現代基督徒往往將虔敬與哲思對立起來,認為對歷史事實的研究應留給世俗學派,而《聖經》的讀者則可以忽略那些事實。這種態度是對神聖啟示的褻瀆。基督教不是隨意地想當然,也並非玄奧的神秘。的確,它通向至高之天,卻植根於地上最確切的歷史事實之中。《新約文獻與歷史導論》旨在為基督徒虔敬的信仰提供堅實的歷史根基。知識源於辛勤,而辛勤卻未必一定是苦差事。相反,《聖經》之所以在某些人眼中成為一部平庸之作,乃是由於缺乏對它的研究。如果人們對它進行認真的研究,它將向人們揭示出《聖經》故事中的絢爛、豐富與奇妙,它將驅除那些斷章取義的閱讀者間或產生的不實之感,它將彰顯出福音中包含在現實世界發生的真實事件,而最終它將堅定這種信念:歷史進展並非僅是人類締造的產物,並非只有學者才會對之產生興趣,而是神聖力量進入人類歷史,從而展開永恆救贖工作的進程。歷史研究對基督教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它之所以不可或缺,並不在於它自身是目的,而是一種通向目的的手段。如若途徑得當,對古代基督教的研究能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來到那活生生的基督面前,向他懺悔,並成為他教會中的一員。
聖經
基督教的《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1]》《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含亞蘭文)寫成,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2]》一共27卷。
目錄
總序
序言
導論
第一編 基督教誕生的歷史背景
第一章 《新約》
猶太人與《聖經》
耶穌與《聖經》
早期教會與《聖經》
《新約》
「新約」之名的起源與含義
《聖經》的目標
《聖經》的表述方法
《新約》的四個組成部分
基督教與《聖經》
第二章 基督教的羅馬背景
前羅馬帝國史
帝國政府的歷史積極作用
羅馬帝國的行政管理
上帝的計劃
第三章 基督教的希臘背景
希臘的語言
希臘的宗教與哲學
希臘文化與基督教
第四章 基督教的猶太背景
一、巴勒斯坦猶太教
政府
黨派
語言
宗教生活
巴勒斯坦猶太教對教會的貢獻
第五章 基督教的猶太背景
二、猶太人的流散
猶太人流散的原因和範圍
猶太社區的生活
歸信者
流散的猶太人對基督教的貢獻
第六章 彌賽亞
應許
應許的展開
應許的實現
第二編 基督教的早期歷史
第七章 《使徒行傳》
作者
成書時問
文學特徵
梗概
《使徒行傳》的重要性
第八章 十字架與復活:使徒布道的根基
復活
受難
信
第九章 基督教會的開端
等候神聖的能力
聖靈的降臨
教會的生活
亞拿尼亞與撒非喇的事例
《使徒行傳》中的使徒言論
擁戴與反對
第十章 教會第一次受迫害
撒都該人的迫害
法利賽人的迫害
迫害的結果
第十一章 外邦人的皈依
福音降臨在撒瑪利亞
埃提阿伯人皈依信主
哥尼流蒙主指示
第十二章 保羅的歸信
保羅在大數
保羅在耶路撒冷
保羅的歸信
保羅歸信的意義
第十三章 安提阿教會
亞拉伯與大馬士革
保羅第一次來到耶路撒冷
安提阿
傳福音的教會
保羅第二次來到耶路撒冷
第三編教會在外邦人中的建立
第十四章 外邦人的福音
塞浦路斯
總督與法術師
別加
彼西底的安提阿
以哥念與路司得
原路返回
第十五章 耶路撒冷公會議
問題的關鍵
反對的聲音
問題的答案
耶路撒冷公會議
《使徒行傳》與《加拉太書》
彼得在安提阿
第十六章 福音傳入歐洲
保羅與巴拿巴分離
小亞細亞
提多與提摩太
穿越小亞細亞
腓立比
帖撒羅尼迦
雅典
哥林多
第四編 福音的原則與實踐
第五編 登上歷史的舞台的基督教
第六編 古今教會
視頻
新約文獻與歷史導論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聖經·舊約》我鍾愛的115個句子,搜狐,2018-11-20
- ↑ 《文學回憶錄》聽與讀 | 第五講:新舊約的故事和涵義 ,搜狐,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