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新華門
圖片來自hk.trip.com

新華門,原名寶月樓,始建於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中段北側,是中南海的正門。

樓門構造

新華門面闊七間,下層中央三間為門洞。為兩層磚木結構樓閣。卷棚歇山頂,黃琉璃瓦綠剪邊。在二層明樓正上方懸掛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樓前一層檐下懸掛着石青地金字楷書「新華門」三字橫匾。新華門內的影壁上有毛澤東題寫的「為人民服務」紅底金字。新華門兩側的八字牆上,有紅底白字的「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兩條標語。門前兩側有一對石獅,門正前方立有一根旗杆,升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1]

目錄

歷史沿革

起因

清朝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春,乾隆帝瀛台南眺,嫌太液池南岸空曠無屏蔽,乃下令建造此樓。東西面闊七間,南北縱二丈。同年秋竣工。因為月映池中,樓立池邊,池和月共呈樓前,故定名「寶月樓」。樓上懸有乾隆帝御書「仰觀俯察」匾額,以及「佳興四時同,圖呈苑裡;清光千里共,鑒徹池心」等楹聯。

傳說

寶月樓正南是西苑的南牆(也是皇城牆)。牆外正南是回子營(又稱回回營,並新建有清真普寧寺,俗稱回回營清真寺),從西域遷來的回部移民聚居於此。因而民間傳說,寶月樓是乾隆帝為香妃而建,香妃登上寶月樓可見到牆外的清真寺,略解鄉愁,民間也根據該傳說將寶月樓附會為望鄉樓。

中華民國成立後,袁世凱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3年將中海和南海闢為大總統府,從此中海和南海合稱「中南海[2]

改名新華門

1913年,寶月樓改建為中南海正門,稱「新華門」。將新華門前的一段西長安街命名為「府前街」,將中南海西側新辟道路命名為「府右街」(「府」均指大總統府)。此後,又將六部口以南的排水溝上改建的道路命名為「新華街」(今北新華街南新華街),還在新華門對面的「府前街」南側砌築一道西洋式花牆,以遮擋背後雜亂破舊的平房,改善大總統府門前的觀瞻。

「新華門」匾額由袁勵准書寫,匾高0.64米,寬1.6米,字體為館閣體,此匾至今仍懸於門上。門前放置一對石獅,據說是原端王府的遺物。據稱過去這是北京舊城內最大的一對石獅。

文化大革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南海成為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1954年撤銷,改設國務院)的所在地。「文化大革命」爆發後,1966年8月紅衛兵在北京城「破四舊」,新華門前的石獅也被紅衛兵視為「破四舊」的目標。1966年8月26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從保護文物古蹟出發,耐心說服了紅衛兵,下令將新華門前的石獅遷走,從而將其保護起來。後來這對石獅又回到了原處。

為人民服務

1967年約在5、6月份,在新華門,用木頭刻了「為人民服務」五個紅字粘在門內的影壁上;用木頭刻了兩條標語「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分別粘在門前兩側的八字牆上。

1970年左右,中南海修繕處對新華門影壁上的「為人民服務」五個字和兩條標語進行加工,將「為人民服務」五個字貼上金箔變為紅底金字,將兩條標語做成有機玻璃燈箱。後來,兩條標語又改為金箔鑲邊的白字。毛澤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多次書寫「為人民服務」五個字,新華門影壁上的這五個字是從毛澤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書寫的許多條幅中挑選出來的寫得最好的一幅。

在1972年時,新華門東側八字牆標語曾為「偉大的領袖毛主席萬歲!」。

否定「文化大革命」,開始清理標語

1981年6月,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全中國各地開始清理標語、語錄、口號等「文化大革命」痕跡,同時對中南海里留下的標語和語錄牌也開展了清理。其中包括新華門前的兩條標語和影壁上的字,此後上報中共中央。最終新華門前的兩條標語和影壁上的字保留至今。

1990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第五條規定,新華門「應當每日升掛國旗」。

1999年,為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五十周年,對新華門地區實施了照明改造,這是長安街整體改造的項目之一。

2016年8月,新華門前搭起彩色圍擋,新華門修繕工作全面展開。8月14日修繕完成,以嶄新面貌亮相。

參考文獻

  1. 柴法臣,中南海新華門的故事,辦公室業務2011(1):62-63
  2. 作別老長安街. 網易. 200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