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方仙道或神仙家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一類專門從事方術、方技等道術的人,時稱方士。包括天文醫學、神仙、占卜、相術、堪輿等技藝並宣傳服食、祭祀可以長生成仙的人。據《史記·封禪書》載:最早的方士是周靈王(前571-前545)時候的萇弘[1],據稱他會陰陽之學,明鬼神之事。方仙道和後來的道教不同,本身並沒有一個組織。方仙道的名稱出自司馬遷的《史記》:「為方仙道,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之事」。在秦始皇和漢武帝時期較為興盛。

目錄

來源

道教的神仙思想,由來已有,春秋戰國時逐漸形成了以追求神仙不死為目的的方士集團,他們以神仙方術活躍於社會上並滲透到貴族上層,以此作為謀生手段。齊威、宣王時,鄒衍之徒論說陰陽五行,為方士所吸收,成為學術上雖差,但在神仙術上頗有幾下的神仙家,迎合統治者畏死的心理,大力宣傳神仙長生。

從戰國中後期到漢武帝時,神仙家與帝王相與鼓動,掀起中國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藥的事件。齊威、宣王和燕昭王、秦始皇、漢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尋求神仙及不死之藥,其規模越來越大,但都毫無結果。故方仙道的興盛期為戰國後期到漢武帝時,其代表人物有宋毋忌、正伯僑、徐福、盧生、李少君、李少翁、欒大、公孫卿等。

方仙道信仰的神仙長生說為道教最基本的信仰,其神仙方術也為後世道教所繼承發展。方仙道是道教的前期,後世神仙道教即由此發展而來。方仙道逐漸與黃老學結合向黃老道演變。

主要思想

方仙道常利用鄒衍的五德終始說[2]和五行陰陽學說來解釋他們的方術。

他們宣稱能夠有辦法使靈魂離開肉體與鬼神交通,認為人通過修煉可以長生不死,可以製作不死之藥,也可以製造黃金(煉丹術)。他們尊奉黃帝。還宣稱有行氣、辟穀等方術。他們的這些思想和信仰為後來的道教所繼承。

《漢書.藝文志第十》中載劉歆《七略》中有<術數略>與<方技略>。並於方技其下分作「醫經」、「經方」、「房中」、「神仙(同仙字)」四類。

視頻

方仙道 相關視頻

紀錄片 史記
醫古文-18.《漢書·藝文志》(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