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精雲
方精雲 [1]>
- 生態學家 男,1959年7月生,安徽懷寧人。1982年畢業於安徽農業大學,1989年獲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博士學位。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為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學術所長。曾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所長。
方精雲 | |
---|---|
出生 | 1959年7月 |
國籍 | 中國 |
籍貫 | 安徽懷寧 |
民族 | 漢 |
母校 | 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博士 |
職業 | 教授 |
研究領域 |
醫學 |
目錄
人物經歷
- 1978.09-1982.07 安徽農學院,林學專業
- 1982.09-1983.09 北京林學院,國家教育部出國代培研究生
- 1983.02-1983.07 大連外國語學院,日語培訓
- 1983.10-1986.03 日本信州大學,森林生態學專業,獲碩士學位
- 1986.04-1989.03 日本大阪市立大學,生物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 2010年起 北京大學地表過程分析與模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 2007.06起 北京市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 2005.11 中科院院士(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2006年6月當選為學部常委;2008年6月再次當選為學部常委,並當選為中科院諮詢委員會委員
- 2008-2012.11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 北京大學長江特聘教授、生態學系主任、北京大學生態與環境觀測站站長、北京大學理學部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
- 2002 日本筑波大學Follow,並主講生物系研究生課程「陸地生物群區的結構和功能」(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terrestrial biomes)
- 1997.06-2002.10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教授、北京大學理學部委員兼秘書、北大生態學研究與教育中心常務副主任、地表過程分析與模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 1992.10-1993.12 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日本千葉大學生物系博士後
- 1989.06-1997.05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任助研、副研、研究員、開放實驗室副主任
- 十三屆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委員。
研究方向
- 主要從事全球變化生態學、生物多樣性和生態遙感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系統地開展了中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的研究,發展了我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儲量的計量方法,為評估中國陸地碳收支奠定了方法論基礎;對中國植物物種多樣性進行過較為系統的調查,完善和發展了生態學代謝理論;較系統地研究了中國植物化學元素的計量特徵,提出了「限制元素穩定性假說」。近年來,對中國和世界主要國家的碳排放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測算,並為中央政府制定我國的氣候變化政策提供了諮詢建議;受邀擔任國際科學院理事會IPCC報告評估委員會成員,對IPCC報告進行了獨立評估。
主要成就及獎項
- 方精雲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30餘篇,其中國際重要刊物的論文90餘篇,包括Science論文3篇,Nature 2篇,《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3篇。曾獲首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994年)、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入選國家勞動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1995),"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2001),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03)、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4),教育部「長江學者成就獎」(2006),「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2007)及國家科技部野外先進工作者稱號(2009)。
- 方精雲主要從事全球變化生態學、植被生態學以及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研究,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210餘篇(SCI刊物70餘篇),其中Science 2篇,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2篇。他建立了我國陸地植被和土壤碳儲量的研究方法,系統研究了我國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儲量及其變化,較早地開展了碳循環主要過程的野外觀測,構建了中國第一個國家尺度的陸地碳循環模式,為我國陸地碳循環的研究奠定了基礎;系統研究了我國大尺度的植被動態及時空變化,揭示了我國植被生產力的變化趨勢、空間分異及其對氣候變化響應的規律;系統開展了我國植被分布與氣候關係的定量研究,提出了基於植被氣候關係的我國植被帶劃分的原則和依據,首次採用統一的調查方法,較系統地研究了我國山地植物多樣性的分布規律。他還較為系統地研究了我國一種重要的木本植物屬-水青岡屬(Fagus L.)植物的生物學及生態學特性,較深入地研究了長江中游濕地50年來的生境變遷及其生態後果。
- 方精雲重視野外調查工作。20多年來,對中國和日本的主要植被類型都曾做過實地考察或定點觀測,研究地點涉及我國西藏、青海、新疆、黑龍江、海南等25個省區和日本的一些地區。1995年參加我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對加拿大高緯度地區的生物、凍土、冰雪和大氣進行過研究。
- 方精雲於1994年獲首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996年人選國家勞動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2001年獲寶鋼教育獎,2003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0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均為第一完成人),2006年獲教育部-李嘉誠基金會"長江學者成就獎",2007年獲"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生命科學)。
- 方精雲在國內外多個學術機構中任職,現任中國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市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球陸地碳觀測(TCO)工作組成員、國際學術刊物《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Ecosystems》、《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Ecological Research》、《Research Letters in Ecology》編委會成員、日本《Tropics》科學指導委員會成員,是國內多個學報的副主編或編委,並為《Science》、《Nature》等20多個國際重要刊物的審稿人。
- 曾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1994)
-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2)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4)
- 「長江學者成就獎」(2006)
- 「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2007)
- 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