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方肇伦,分析化学家,是我国流动注射分析研究领域的主要开创人,他为溶液分析的自动化做出了贡献。他以非平衡溶液处理学术思想为指导,发展了流动注射分离与预浓集的理论与实验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复杂生物与环境试样无机痕量分析的试样处理效率及自动化程度,大幅度降低了试样及试剂消耗并提高了测定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他在流动注射与原子吸收光谱联用方面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中显著地改善了后者的分析性能,将分析范围扩展到5-6数量级并显著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中文名 方肇伦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 出生地 天津市 出生日期 1934.8.16 逝世日期 2007.11.12 职 业 分析化学家 目录 1 个人简历 2 个人经历 3 职业生涯 4 研究成果 5 获得成就 6 主要论著


个人简历 编辑 方肇伦 (1934.8.16-2007.11.12)生于天津市,籍贯浙江定海。 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 1934年8月16日出生于天津市,籍贯浙江定海。1957年10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历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实习研究员、助研、副所长、研究员。

方肇伦 曾任东北大学理学院分析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化学系微分析系统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学位研究生导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学会理事,流动注射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分析化学期刊J.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Talanta, Analytica Chemica Acta,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B, J. Emvironmental Analytical Chemistry 和Fresenius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及国内《分析化学》等16种期刊编委或顾问编委。 自1977年以来,方肇伦教授为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在理论和实验技术上取得多项重要成就。他当前的研究领域包括流动分析,原子光谱分析,微分析系统及其联用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有顺序注射-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流动注射毛细管电泳分析,智能化流动光谱分析系统,微分析系统及流动分析在生物过程分析中的应用。在该领域先后发表论文18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2部,中文专著1部。他在流动注射在线分离浓集及流动注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重要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他在此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曾获200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3年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0年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82年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981年辽宁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81年辽宁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并于1994年获首届海光分析化学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7年11月12日20时40分,因心脏病突发,在沈阳逝世 。 [1]


个人经历 编辑 1934年8月16日 出生于天津市。 1953-1957年 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毕业。 1957-1964年 在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 1965-1976年 在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1977-1985年 在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年任副研究员,室主任。 1983-1984年 在丹麦技术大学任访问学者。 1986-1994年 在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任研究员,室主任。 1990-1998年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三、二十四届理事会理事。 1995年至今 在东北大学理学院任教授,室主任。 2007年11月12日20时40分,因心脏病突发,在沈阳逝世 。


职业生涯 编辑 求学时代 方肇伦1934年8月16日出生于天津市,籍贯是浙江定海。他在中学学习期间即对分析化学怀有浓厚的兴趣,但当时志向只是

方肇伦 当一名化验员,未想成家。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后,在选择专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了分析化学,尽管有人认为此专业低人一等。他先后受教于张青莲、严仁荫、黄子卿、傅鹰、唐有祺、徐光宪等著名教授,特别是在高小霞先生的指导和影响下,在毕业前选择了仪器分析作为一生的努力方向。从那时起,虽然在事业的发展中遇到过不少挫折,但他对此专业的激情却始终不减。 初期科研阶段 1957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工作,在该所缺少化学专业指导的困难条件下,他虚心向所外专家及同行请教,特别是兄弟所的何贻贞先生对他早期研究工作的指导使他受益终身。他用自己在学校中学到的基础知识在著名土壤学家宋达泉教授的指导下很快在土壤、植物的微量元素发射光谱分析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建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分析方法并利用所获得的数据制成了我国第一张东北及内蒙东部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图。在60年代初他又建立了水及土壤中钙、锶、钡的光谱分析方法与中国医科大学合作在辽宁省开展了大骨节病病因的研究,这是我国进行的最早的有关地方病的研究工作。此后的10余年中他又不断为地方病的研究提供了多项灵敏、高效的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其中合作研究的用于地方病研究的人发中多元素同时测

方肇伦 定方法在当时也是一项首创。70 年代初期刚开始恢复正常科研活动时,他意识到我们在新兴的光谱分析技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面的落后状态,在缺少资料和设备、资金的条件下,他急起直追,利用一台旧的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改装成冷蒸汽与电热原子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并建立了水、土中汞、镉的测定方法。他利用这一灵敏度大大提高了的方法与全室同事开展了沈阳市的镉、汞污染调查,并发现了沈阳市张士灌区镉的严重污染。这不仅是在沈阳市进行的首次系统污染调查,在全国也是较早的环境科学研究。他在地方病、环境保护方面进行的开创性工作后来都被他人接续并成为本所的重点学科,取得多项成果与奖励,而他却甘当无名英雄,从不与人争功,始终无悔,坚持不懈地向分析化学的高峰攀登。 流动注射分析的系统研究 1977年当方肇伦从文献中读到丹麦学者Ruzicka与Hansen 发表的流动注射分析首篇论文时,他立即意识到这一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巨大意义及发展前景,马上利用有限的实验条件验证他们的实验。初步结果使他备受鼓舞,并以此为起点在我国首先开展了流动注射分析的系统研究及仪器研制工作。从此之后20余年里他坚持此方向,不断发扬自己研究工作中的特点与优势,终于在流动注射分析的某些领域如在线分离与预浓集及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地位的成果,仅在流动注射分析方面发表论文110多篇,英文专著2部,为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科学院及辽宁省科技成果奖各1项,并获得首届海光分析化学奖。他以非平衡溶液处理学术思想为指导,全面发展了流动注射分离与预浓集的理论与实验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复杂生物与环境试样无机痕量分析的试样处理效率及自动化程度,大幅度降低了试样及试剂消耗并提高了测定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


研究成果 编辑 科研成就 他所取得的成就在其英文专著《Flow Injection Separa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1993VCH)中做了全面系统的总结。该书于1993年出版后影响广泛,很多著名学者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在流动注射与原子

方肇伦 吸收光谱联用方面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中显著地改善了后者的分析性能,将分析范围扩展到5-6数量级并显著提高了抗干扰能力。有关成果在其英文专著《Flow Injection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1995,Wiley)中得到全面总结,并获得国际上高度评价。他发表的论文,仅作为第一作者的引用率已超过600篇次。他为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做了大量普及工作。他在中学教会学校学习过的经历给他创造了与国外学者交往的良好条件。他曾先后3次赴丹麦与Ruzicka、Hansen教授开展合作研究,5次赴德国与国际知名原子光谱专家Welz博士开展合作研究,并10余次应邀出席重要国际会议做大会报告,这些交流保证了研究工作始终处于前沿领域。在学术交往中他与一些国外学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从中受到启发,吸取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使自己的实验室建设也逐渐达到国际水平。他被聘为7种国际核心分析化学期刊的顾问编委及10余种国内分析化学期刊的编委。 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普及 方肇伦从来不忘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普及。然而在80年代初期的我国,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并非易事。他先后7次尝试与厂家合作均未获得理想结果,大体都是产品鉴定通过之日即为其寿终正寝之时,产品质量滑坡与日俱增,直至烟消云散。1988年后他转向国外厂家寻求“知音”,于1989年与世界最大的分析仪器厂家之一,Perkin-Elmer公司的德国分部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了流动注射尤其是用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专用流动注射仪器的广泛应用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在该公司的资助下,国内实验设备得到大大改善,经费得到补充。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一系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际合作经费的支持下,他建立了一支稳定的流动注射分析研究队伍,在所内成立了独立的研究中心,在较短时间内取得多项成果,1990-1995年间3次获科学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心成立后,他利用有利条件加速人才的培养,但因分析化学在应用生态研究所中非主攻学科难以申请到博士点,只能转向邻近的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分析博士点评上博士导师资格,培养博士生。由于学科方向的关系他在中科院应用生态所期间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仅5名,而直到1998年完全自己独立招收、培养的博士生才取得学位。长期超负荷的忘我工作损害了他的健康,在全然不知自己已患冠心病的情况下,1993年8月他参加在长春举行的亚洲分析化学会议做学术报告时,心绞痛突发,并发展为心肌梗塞。经大力抢救不但奇迹般活了过来,并且很快地又全身心地投入了他所热爱的工作。1997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后,对分析化学的感情愈发深厚,一方面利用调到东北大学后有利的教学环境为国家多培养人才,同时又努力开拓新的学科领域。他深信分析化学的未来必然要更紧密地与生命科学、电子学、信息科学全面结合,以分析科学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下世纪,分析仪器也将走向微型化、自动化、智能化、便携化。他正在为一个新学科——微流控分析的建立而努力奋斗。


获得成就 编辑 200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1995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93年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0年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1982年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1年辽宁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1年辽宁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994年获首届海光分析化学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论著 编辑 Z-L. Fang, J. Ruzicka and E. H. Hansen.An efficient flow-injection system with on-line ion-exchange preconcentra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s of heavy metals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nal. Chim. Acta, 1984,164, 23. Z-L. Fang, M. Sperling and B. Welz.Flow-injection on-line sorbent extraction preconcentration for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J. Anal. At. Spectrom.1990, 5, 639. Z.-L. Fang, L.-P. Dong.Flow-injection on-line coprecipitation for electrothermal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J. Anal. At. Spectrom.,1992,7, 439. Z.-L. Fang.Flow injection separa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 VCH Publishers, Weinheim, Germany, 1993. Z.-L. Fang.Flow injection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Wiley and Sons, Chichester, 1995. Z.-L. Fang, Z.-S. Liu and Q. Shen.Combination of flow injection with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Part 1. Basic system. Anal. Chim. Acta,1997,346, 135. Z.-L. Fang.Trends and potentials in flow-injection online separa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 techniques for electrothermal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Spectrochim. Acta, Part B,1998,53, 1371. Z.-L. Fang.Trends of flow injection sample pretreatment approaching the new millennium.Anal. Chim. Acta.1999,400, 233. 方肇伦; 方群. 微流控芯片发展与展望. 现代科学仪器, 4, 3 (2001). Z.-L. Fang, and Q. Fang. Development of a low cost microfluidic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ystem coupled with flow-injection and sequential-injection sample introduction.Fresenius J. Anal. Chem. 2001, 370, 978. Q. Fang, G.-M. Xu, and Z-L. Fang. A High-Throughput Continuous Sample Introduction Interface for Microfluidic Chip-base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ystems.Anal. Chem.2002, 74, 1223. J. Gao , X.-F. Yin, Z.-L. Fang.Integration of single cell injection, cell lysis and separation of intracellular constituents on a microfluidic chip.Lab Chip2004,4, 47. W.-B. Du, Q. Fang, Q.-H. He, Z.-L. Fang.High-Throughput Nanoliter Sample Introduction Microfluidic Chip-Based Flow Injection Analysis System with Gravity-Driven Flows.Anal. Chem.2005, 77, 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