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姓
施(shī)姓,中華漢族姓氏。
舊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三位。
據《姓氏紀略》的記載,早在4000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一個以施為國名的諸侯,後來他們的國王,子孫就以國為氏,統統姓了施。不過,這一支施氏後來的活動,古籍缺少記載,所以對於他們的發展和繁衍情形,迄今仍無資料可稽。
施姓主要集中於江蘇、福建、浙江三省,占施姓總人口的51%。其次分布於上海、湖北、安徽、台灣、雲南、廣西,這六省區市又集中了28%。
目錄
得姓始祖
施氏族人大多尊奉施父尾為得姓始祖。
施父。春秋時魯國君主惠公之子,名尾生,字施父,人稱施父尾。其在魯桓公時任大夫之職,據說他精通音律,曾視來訪的曹國太子賞樂姿態之變化,斷言曹伯(曹國國君)將不久於人世,果驗。桓公深敬施公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後成為春秋名臣。傳到施公之重孫孝叔時,以祖名為姓,以示與別的家族不同,於是形成施父姓,後省去父字,遂為施姓。他們尊施父為施姓的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施伯:魯惠公之孫,施殳之子,荘公時為大夫盡忠親諫名顯於時。
施宿:字武子,宋紹熙年進士,寧宗慶元間在餘姚金華塘捍海三江定海止又燭溪湖塘建築賢亭招寶坃於公署郡縣父老載道懇留,因居姚趙氏封慕人葬游原山塢元時,敕封捍誨侯後改封郡王世食廟祀又祀名宦有傅子孫繁衍明及清代有科甲誠者以為積累功德之報雲。
施父:周公封魯伯禽位傅十二世至惠公生三子,長隱公息姑次桓公軌少施父尾生事桓公為上大夫,食采於邑因施父之。
郡望
吳興郡:周朝始置縣,三國時期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烏程(今浙江吳興),取吳國興盛之意,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臨安至江蘇省宜興一帶。 [1]
研究考證
源流一
源於姬姓,為春秋時期魯惠公之子姬尾生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記載,春秋時期,魯惠公姬弗涅之子中有個姬尾生,字施父,史稱施父尾。在魯桓公姬軌(姬允)執政時期(公元前711年~前694年),姬尾生成為魯國的大夫。據說,姬尾生精通音律,曾視來訪的曹國太子賞樂姿態之變化,斷言其父曹伯將不久於人世,後來果然應驗。魯桓公深敬姬尾生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後成為春秋名臣。後傳到其五世孫姬孝叔之時,乾脆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少施氏、亦稱施父氏,以示與別的家族不同,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施氏,世代相傳,史稱施氏正宗。
源流二
源於媯姓,出自夏王朝時期諸侯國施國,屬於以國名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夏王朝時期諸侯中有施氏,建施氏國,其故址在湖北省恩施縣一帶。 商湯滅夏桀之後,施氏國亦隨之滅亡,其後,施氏國的公族子孫就以故國名為姓氏,稱施氏,世代相傳,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流三
出自殷商時期七族之一的施氏,屬於以氏族名稱為氏。據史籍《左傳》記載,西周初期,周武王姬發之弟姬康叔受封為衛侯,分到了「殷民七族」即陶氏、施氏、繁氏(邽氏)、錡氏、飢氏、樊氏和終葵氏等。
殷商施氏,在商王朝時期為專職制旌旗的工匠,古稱「旌、旗、幟」為「施」,其族人子弟後代即以職業為氏族稱謂,世代稱施氏。
源流四
源於方姓,出自明朝初期大儒方孝孺同族,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據史籍《姓氏詞典》記載:方氏係為改姓。明朝大儒方孝孺被明成祖朱棣殺害後,其同姓族人紛紛外逃,以避株連,因而有改稱施氏者。「施」字,拆開為「方人也」,因而也有為方氏者。
源流五
出自他族改姓。如雲南白族以海螺為圖騰的氏族,漢姓為施;明、清時雲南土司有施姓;世居瀋陽之滿洲人有此姓;今京、彝、苗、蒙古、羌、傣、怒、納西、僳僳等族有此姓。
源流六
源於赫哲族,出自明、清時期赫哲族富勒哈氏族,屬於以氏族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赫哲族富勒哈氏,亦稱富爾哈氏、富勒察氏、富勒洪阿氏、富勒瑚氏,赫哲語為「布施」之義,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Fulha Hala,漢義「楊樹」。赫哲族、滿族富勒哈氏,在清朝晚期以後多冠漢姓為施氏、楊氏、付氏、傅氏、富氏等。
源流七
源於蒙古族,出自明朝時期蒙古族艾耀施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艾耀施氏,世居科爾沁(今吉林松源)。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Aiyos Hala。蒙古族、滿族艾耀施氏,在清末民國初期,多冠漢姓為施氏、艾氏、石氏者。
源流八
源於白族,出自明朝時期白族施氏族,屬於以圖騰信仰漢化為氏。雲南省大理地區的白族中,有世代以海螺為氏族圖騰的部落,元朝中期即以海螺圖形取近似的漢字「施」為姓氏,稱施氏。到明、清兩朝時期,雲南土司即為該氏族。
源流九
出自其他各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京族、彝族、苗族、羌族、傣族、怒族、納西族、僳僳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施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施氏,世代相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