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僧最澄
人物经历
最澄法师访抵中国 日本延历七年(788年),他在琵琶湖畔的比睿山自刻药师如来佛供奉,并建立了日枝山寺。 此即日本天台宗的根本中堂,后称一乘止观院,也就是后来的延历寺。 在这里,最澄阅读了天台“三大部”以及《维摩经疏》、《四教义》等天台教籍。 自此深深皈依天台妙旨,萌发了入唐求法的愿望。 '唐贞元二十年(804年),他经日本天皇的批准,率弟子义真等,随日本第十二次遣唐副使'石川道益抵中国。 九月二十六日来到临海,遂谒见台州刺史陆淳。 时天台十祖兴道道邃大师正应陆淳之请,于龙兴寺开讲天台教义,最澄乃从之学《摩诃止观》等。 及往参天台山,礼国清寺并至佛陇寺从行满求学。 后返回临海龙兴寺继续研习天台教观。 同时,亲手抄写了大量的台宗典籍。道邃还于龙兴寺西厢“极乐净土院”,亲手为最澄授圆教菩萨戒。 关于最澄在临海龙兴寺的求法,日本的《睿山大师传》是这样记述的:“时台州刺史陆淳延天台山修禅寺座主僧道邃,於台州龙兴寺阐扬天台法门《摩诃止观》等。 即便刺史见求法志随喜云:弘道在人,人能持道,我道兴隆今当时矣。则令邃座主勾当为天台法门,纔书写已,卷数如别。 邃和上亲开心要,咸决义理,如泻瓶水,似得宝珠矣。 又於邃和上所,为传三学之道,愿求三聚之戒。 即邃和上照察丹诚庄严道埸,奉请诸佛授与菩萨三聚大戒”。 最澄回国时,自临海龙兴寺带去《法华经》等章疏一百二十八部、三百四十五卷,还携回王羲之等名家碑帖拓本十七种。 回到日本后,在比睿山大兴天台教义,正式创立日本佛教天台宗。 临海龙兴寺遂成为日本天台宗祖庭,为历代日本天台宗僧人和信徒所瞩目。
汉献帝后裔 最澄,神护景云元年(767)诞生于近江国(滋贺县大津市)。 父亲三津首百枝,幼名广野。 三津首家族系登万贵王系统,乃中国后汉最后皇帝孝献帝(180-234,在位189-220)的子孙,应神天皇时代来日,定居于近江国滋贺郡,赐姓三津首。 近江一带称献帝子孙的人很多。 经薗田香融氏精查,滋贺郡确为华裔来朝氏族,皆为后汉献帝苗裔,因氏族传承关系结成同族。
修习禅宗 最澄的原籍滋贺郡古市乡,在现今的大津市膳所、粟津、石山附近,是日本最古老的市场之一。 《叡山大师传》载,最澄十二岁投近江大国师国分寺行表,修习唯识等章疏,十五岁补国分寺僧缺而得度,二十岁受戒。 师行表,乃唐归北僧道璿的弟子。 道璿,唐河南省许州人。 又师事禅宗第六祖、北宗禅之祖大通禅师神秀的弟子华严寺普寂大师(651-739)。 普寂,初从恒景学习法律,与鉴真同学。恒景,乃天台第五祖灌顶的弟子,从玉泉神秀。神秀所住的玉泉寺,系天台宗开山祖天台大师智顗创建,在大师故乡荆州。
入山修行 最澄出生前六年,即天平宝宗五年(761年),作为首都平城京的陪都是近江保良宫。 经藤原仲麻吕父子二代近江守的营造,在当时实际上已成为仲麻吕一族的领国。 藤原仲麻吕及其父亲武智麻吕,均与比叡山有着深远的关系,只是父子二人均于最澄出生前三年,在近江西岸被满族抄斩了。 最澄就在光仁天皇这样的改革年代成人。 在东大寺受戒后,最澄于同年7月中旬入比叡山,开始了山中修行的生活。 比叡山,自柰良时代开始,就是修行之山。 为了寻求天台宗的教说,当时就完全有可能把鉴真带来的经书抄写出来。 虽说鉴真来日本是为了传播戒律,但他原先是天台宗第二代章安灌顶(561-631)的弟子弘景的弟子,也是天台宗僧徒,因而来日本时带来的书物中有许多天台宗经典。 法进,是随鉴真来日的僧人,是天台山沙门。 普照是要求鉴真来日的僧人。最澄诵读了这些华严宗书籍,立志修学天台教学,而且专心研读鉴真带来的抄本。
遣唐求法 延历二十三年(804年)四月,最澄奉诏随遣唐使入唐求法。 延历二十三年(805年)九月一日,最澄自长安出发去台州,因病在明州滞留多日。 九月十五日自明州出发,二十六日到达台州府临海,谒见台州刺使陆淳。 陆淳希望最澄入天台山,请道邃协助。 道邃,系天台宗七祖,为天台宗中兴祖师六祖荆溪大师湛然的弟子,当时是天台山修禅寺座主。 最澄入天台山后,先后师从禅林寺僧修然,得授牛头禅;从国清寺僧惟象,得传大佛顶大契曼荼罗行事。随行的译僧义真和尚,也于延历二十三年十二月七日,在国清寺受具足戒。 最澄后又入天台山佛陇寺,从座主行满学习其他天台教义。 行满也系湛然弟子。最澄在唐求法期间,不仅学习天台教学,还研修禅、大乘戒和密教等佛学。 延历二十四年(805年),最澄结束了在唐求法活动返回日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