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攝影
日系攝影
日系「小清新」照片近來開始在國內流行,而且似有延續不衰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膠片相機「找感覺」或是用數碼相機做後期處理。這種帶有小情節、小情緒和生活氣息、溫情柔和的「小清新」照片,其中的淺景深效果、每一個小細節以及少少過曝的光線,都透着攝影的魅力。[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 日系攝影 | 定義 | 帶有小情節、小情緒和生活氣息、溫情柔和的「小清新」照片 |
出處 | 日本 | 類型 | 攝影 |
來源 | 日本 | 風格 | 小清新 |
代表人 | 嶋本麻利沙川內倫、為代表等 |
關於日系攝影
以樸素淡雅的色彩、略有過曝的光線處理及刻意的虛焦效果等深受一部分擁躉的喜愛。日本小清新風格攝影師以川內倫子、小林紀晴、為代表。每一下快門仿佛都是漠不關心的指尖觸碰,但照片中卻藏着一種神經質般的敏感,好像青春期的小情緒,猝不及防的便將我們吸入到一個淡淡的世界中。[2]
川內倫子作品
川內倫子,1972年出生在日本的女生。1993年,畢業於SeianWomen'sCollege,2004年以Aila攝影作品出名,在美國、日本畫廊展出,前後發表過很多個展,更獲得2002年第27回木村伊兵衛寫真獎,擅長用6×6的方畫幅展現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事物,而這些細微特寫似乎都籠罩在一層朦朧的薄膜之中,色調柔和得接近慘白。
川內倫子慣常使用一台祿萊雙反,在拍攝時大量運用閃光燈,削減了自然的光影效果,使得畫面更多傾向平板、刺目,形成了川內獨有的影像風格。她將日常生活用柔和地色調細微地表現出來,她的作品意在表現特有的質樸憂鬱和韌性,有種抓人的魅力,這種魅力不是從第一眼就把你牢牢抓住那種,但在連續看過大量她的作品以後,你不會審美疲勞,倒有些意猶未盡。"淡淡的"是她形式操作很重要的一環,這種淡色調下面卻藏着意想不到的衝擊力,用「低色調高能量」來形容比較合適。
她的圖片就像是"輕薄的假象"透着淡淡迷人的幽雅。因為這層薄霧包藏着"禍心",讓人沉溺在輕柔且淡雅的氛圍里,而事後上演的,卻是一幕幕驚悚的恐怖片。這也只是她較為深層的觀察能力。最精彩的部分還在於她成功地展現出了日本兩個不同端點的極致文化氛圍。
小林紀晴作品
小林紀晴,1968年出生於日本長野縣。東京工藝大學短期學部攝影科畢業後,進入報社擔任攝影師工作。1991年離職,出發前往亞洲六個國家旅行。1995年發表《ASIAJAPANESE》,以鮮烈的黑白肖像與延展度極高的語言生動地捕捉了在上述旅行中所邂逅的日本年輕人之樣貌。首部問世的作品引起了新世代強烈共鳴,之後小林以攝影師、作家身份,積極投入新作,深受各界矚目。寫真集《DAYSASIA》獲得1997年的日本寫真協會新人獎。尚着有《ASIANJAPANESE2》、《亞洲旅行物語AsianGeneration》、《ASIAROAD》、《東京裝置》、《Homeland》、《亞洲少年》、《TokyoGeneration》、《河內之犬、曼谷之象、恆河之火》、《ASIANJAPANESE3》、《暗室》等。小林紀晴從故鄉長野到大都會東京,從日本到亞洲各國,週遊一圈後,回到日本,用一年的時間從南端的沖繩,行到極北的北海道。途中遇到的年輕人,各自抱着自己的目標,有的已經出去繞了一圈,有的正整裝待發。
經過旅行回望:自身與他者,現下與回憶,地方與都會,故鄉與他方,母國與異鄉彼此間的差異與變化,都是自旅行中比對出來,感受得到。對小林來說,到自己國家,一個「應該」熟悉的地方,切入角度不是「觀光」,而是「觀看」。這種熟悉與陌生間的距離拉扯,耐人尋味。因此,與其說是旅行,不如說是移動。但從,一個異鄉旅者的角度來看我們–即使只是去觀光–本書所呈現的片段在旅程,或行程的窗外,也不少見:就某種意義來說,這些才是真正我們在旅途中會看到的人事物。更何況,基於台灣與日本的特殊關係,相信書中諸般景象台灣讀者來說既熟悉,亦陌生。猛看覺得似曾相識的景物,卻讓人清楚地「感覺」到(而非知道),那是日本。而途中遇見的諸人對生活的思索關心,在現在的台灣讀來,又另有一番滋味。
拍攝技巧
拍攝
- 使用膠片機:底片機的顏色層次還有寬容度相當好,使用底片機是拍出清淡日系風格照片的一個重點。當然數碼照片也是可以透過後期處理得到類似的結果,但是仔細看還是會發現數碼在處理高光部分的時候很容易曝掉,清淡照片當然是不可以高光曝掉的咯。
- 使用手動對焦:隨着數碼單反的普及,自動對焦鏡頭也多了起來,使用AF鏡頭的結果就是一切對焦都非常精準,對眼睛半按快門就對焦到了眼睛,縮小1-2級光圈就整個臉都清楚了,其實照片不一定非要對焦對得如此精準,適當的失焦或者些微的脫焦反而令人覺得非常雋永迷人,而MF鏡頭就是關鍵。
- 挑選多雲的天氣:多雲的天氣光線呈現漫射光,照片的明暗反差不會太大,剛好落在底片寬容度裡面,而且顏色對比以及飽和度會比較低。
- 使用負片:負片寬容度高,調性比較高,而正片(反轉片)調性較低,因此負片最適合淡雅風格的拍攝需求
- 建議柯達200負片:柯達的色調偏黃,富士的偏綠,當然色調也跟實際拍攝場景的色溫關係很大,不過根據最近兩次拍攝的經驗,10元人民幣一卷的柯達200 Color Plus最好用。
- 使用Vuescan掃描:拍攝完的負片,使用Vuescan選擇對應的Kodak200片基掃描,最容易一次達到自己想要的色調。別再讓店掃毀掉你的心血了。使用120或6×6相機:120負片能比135負片捕捉更多的細節,層次豐富,而6×6給人一種很協調,均衡,恰如其中的感受,不會有太大的壓力,看起來最舒服。
- 使用曲線處理照片:掃描完成之後,在PS裡面適當地使用曲線(Ctrl+M)。使用曲線處理的時候,把暗部的部分稍微往上提一下,會讓照片有點高調的感覺,必要的話也把亮部的高光部分壓一下,就會更接近了。
- 注意畫面的均衡、協調:從簡單的構圖開始練習,哪怕只是拍一片西瓜,只要一次抓住一個重點,就不會覺得照片凌亂,感覺就會出來了。
- 欣賞大量的日系照片:經常閱讀一些攝影名家的作品會讓自己在運鏡的時候較為接近這些日系風格的手法。
後期處理
- 數碼相機也可以經過後期處理出清淡日系照片的色彩。
- 在色彩方面,在調整圖層中用飽和度工具降低飽和度。
- 用曲線調整圖層減少對比度,並提高整體亮度,對於過曝或高調區域可下拉曲線,注意是沿着右邊輸出線下拉。
- 選取拍攝內容時,可留心明度高的色彩,組合成畫面。
- 當然你可以給照片加入淡淡的藍色或是少許溫暖的黃色,洋紅色輕微加入也可有種膠片的色彩感覺,都可用曲線工具。
- 照片風格設為中性,反差減一格,飽和度減兩格,色調減一格;使用大光圈,在光線均勻,明亮時拍攝,構圖取景應均衡,適當留白。還有很多時候會逆光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