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昌南镇是现景德镇市,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置景德镇,沿用。由于中国瓷器的盛行全球,昌南(音cina、china)逐步成为了瓷器的代名词,也成为古代中国的代名词。

由于佛教盛行,梵文Cina在印度出现后,向西方传播,经由中亚到欧洲,进入英语,逐步流变为china(也有认为CHINA是秦的音译)。[1]

目录

历史沿革

早在东汉时期,古人就在昌南(景德镇)建造窑坊,烧制陶瓷。到了唐朝,由于昌南土质好,先人们又吸收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创制出一种青白瓷。青白瓷晶莹滋润,有假玉器的美称,因而远近闻名,并大量出口欧洲。 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还不会制造瓷器,因此中国特别是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受人珍爱的贵重物品,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就这样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cina、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ina、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了。在China一词出现前,欧洲对中国的称呼基本上都来自Cina的读音,只是根据不同的语言稍有差异。

语音流变

同时日本等国延用了梵文中CINA的读音,称中国为"支那",有些国家也将CINA或CHINA读音读作"震旦"。近代中日多次交恶,日本人对"支那"一词称代中国,时常带有贬义,或者与贬词连用,例如支那猪、支那人。但是,在日本正式的语境中,支那仍是个中性名词,指中国,例如支那面、支那箱等。[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