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昌黎地秧歌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的傳統舞蹈,是一種體現農民生活情趣、舞蹈風格鮮明獨特的秧歌形式,它反映了農業社會、農村生活的部分特徵和農民樂觀詼諧的精神風貌。

2006年5月20日,昌黎地秧歌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2018年11月,入選河北省第五批省級非遺項目,項目傳承人為常建明侯海波楊常青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昌黎地秧歌

地 區:河北

申報地區:河北省昌黎縣

遺產類型:傳統音樂

傳承人:常建明、侯海波、楊常青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編號:05—0043、05—0044、05—004/5

批准時間:2018年11月

非遺級別:省級

戲劇特性

昌黎地秧歌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民間舞種之一,分布在河北省昌黎盧龍撫寧樂亭灤縣等地。它最早產生於元代,一直流傳至今。昌黎地秧歌以在地面上輕快自如、自由靈活地扭動,做出比較細膩、風趣的戲劇性表演見長。

秧歌溯源

昌黎地秧歌作為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流傳至今,已有千餘年的歷史。昌黎先民,為祈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而藉助無拘無束的手舞足蹈,來抒發情感,磨鍊性格,寄託美好生活的嚮往,這就是昌黎地秧歌的雛型。她歷經昌黎人民世世代代不斷地繼承和發展,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從一地攤到舞台,而逐步形成了一個較完善的藝術種類。多少年來,凡遇年節或喜慶日子,地秧歌隊伍遍及昌黎城鄉,群眾自我娛樂,自我演出,自我表現已成為昌黎人民世代相沿的傳統習俗。

昌黎地秧歌產生之初,男女角色均由男性扮演,追至元代,由於蒙古族女性較為開放,出現了由女性扮演的"妞"、""等角色。又由於秧歌可即興參演,所以又出現了戴"纓子帽"的丑角,這一蒙古族的服飾,在昌黎地秧歌的表演藝術中一直保留至今。以前的昌黎地秧歌,不是單純的舞蹈,而是有舞有唱、舞唱結合。直至清末民初,"唱"的部分轉向了"蓮花落"、"二人轉"、"評劇"等舞台藝術,"舞"的部分,逐步演變為現存的純舞形式。

由於昌黎在地理上的位置及戰爭、移民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昌黎地秧歌在發展中融進了其它民族和地區的民間藝術。如在秧歌開始和演出行進中,耍"少林棍"打場開道,所唱的《秧歌調》中揉有《鳳陽歌》的韻律,即與山東、河南而來的大量移民有直接關係。再如;"丑"角的晃肩動作,即帶有明顯的蒙古舞蹈特點。地秧歌中出現過"踩寸子"的"妞"角,即是受滿族服飾影響的產物。

昌黎秧歌

昌黎地秧歌的演出分場子秧歌和排街秧歌兩種形式,場子秧歌即固定於某一場所進行演出,排街秧歌則人數較多,沿街串巷,行進演出,樂隊由打擊樂和嗩吶組成,人數雖少,但聲音洪亮,行進方便。

藝術特點

昌黎地秧歌以行當表演為主。主要分妞(類似戲劇中的旦角),丑(類似戲劇中的丑角), (類似戲劇中的彩旦和滑稽老旦)。在表演形式上分排銜秧歌和場子秧歌,可即興表演,又可表現某一故事情節的小出子。妞、丑角的道具以扇子為主,角的道具以棒捶或團扇為主。各行當的表演各具特色,但總的要求是都要具有體輕、氣提、腿沉、腰柔、肩活、腕靈、眼有神等藝術特點。

伴奏為大喇叭加鼓、杈等打擊樂。昌黎地秧歌的表演內容,除平秧歌無固定情節外,大多數"出子"反映當地的風土人情、生活風貌和戲曲、電影、故事中的片段,取材廣泛,敘事性較強。

昌黎地秧歌的道具大多為勞動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如棒槌、煙袋、扇子、手帕等,這充分體現了昌黎地秧歌來自於平民百姓;是群眾自娛性較強的一種舞蹈藝術。

昌黎地秧歌產生之初,各行當均由男性扮演。在角色、結構、服飾上受蒙古族文化影響,現在地秧歌中"丑"角所戴的"纓子帽"就是從蒙古族服飾發展而來的。昌黎地秧歌與當地的民間歌舞、小戲有密切聯繫,表現形式活潑、內容豐富,呈現出角色化、行當化的藝術特徵,能深刻地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豐富細膩地表達動作意圖,這在民間舞蹈中顯得十分突出。

表演形式

大多是前邊有兩個武生打扮的人物(有的扮成武松、魯智深),手舞花棒,開路打場,後跟提花籃、佛塵的童子及田公、漁婦、樵夫、書生等角色。在行當上分「妞」(少女或小媳婦)、丑(詼諧、幽默的滑稽角色)、擓(kuai)(中年或老年婦女)、公子(文質彬彬的書生)。表演上的共同特點是腳下步伐上下顛顫,結合肩部與腰部扭動和雙手搖擺為主,就好象鳳擺楊柳一般。手中的道具根據人物性格,分別手持彩扇、花絹、團扇、撥郎鼓、棒槌、煙袋等,手部的基本動作以八字翻花為主,上下左右,前後抖動扇花,變化萬干,如雙雙對對的彩蝶在花叢中飛舞,既抒情、優美、典雅,又火爆、潑辣、熱情、歡快,富有詼諧、幽默、質樸健康的生活情趣。伴奏以悠揚的大嗩吶為主,配以中、小釵作打擊樂。大多習慣於吹奏《滿堂紅》、《句句雙》、《柳青娘》等喇叭牌子曲,易於表現樂觀、歡快、喜悅的節日氣氛。地秧歌中的妞、丑((文丑、武丑)、公子等各種人物的舞姿動作非常細膩,富於表現力,能在地秧歌的「小場子」、「小出於」中,塑造各種不同人物的藝術形象,善於表現有故事情節的雙人舞、三人舞和小舞劇。

創新發展

昌黎地秧歌在發展、演變過程中,主要是注重揉進了戲劇性,由傳統的歌、舞結合變成了舞、戲結合,突出了秧歌的戲劇表演特點。這樣,昌黎地秧歌的角色,最注重的是刻畫人物的戲劇形象,而不是單純地紅火、招人。同時,昌黎地秧歌藝人集思廣益,把不少戲劇片段移植到秧歌表演中,並把生活中有戲劇性的小故事編排成秧歌「出子」,使地秧歌的表演幾乎"戲"連"戲",成為啞劇味道極足的秧歌戲的大薈萃。昌黎地秧歌中的成名之作:跑驢,就是根據傳統地秧歌《傻柱子接媳婦》推陳出新,改編而成的。這個節目把北方人鍾愛的小毛驢引入秧歌表演,顯得異常新穎、活潑。

相關資料

秧歌,是中國(主要在北方地區)廣泛流傳的一種極具群眾性和代表性的民間舞蹈的類稱,北方諸民族盛行的娛樂舞蹈形式。它原為模仿稻作勞動的一種原始舞蹈,後來成為農閒或年節時間的化妝表演。對秧歌的稱謂分為兩種:踩蹺表演的稱為"高蹺秧歌",不踩蹺表演的稱為"地秧歌"。近代所稱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歷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介紹的民間舞隊中就有"村田樂",清代吳錫麟的《新年雜詠抄》中明文記載了現存秧歌與宋代"村田樂"的源流關係。 中國秧歌按地區分位六大類:河北昌黎地秧歌、山東鼓子秧歌、山東膠州秧歌、山東海陽大秧歌、陝北秧歌和撫順地秧歌,還有許多小地方秧歌,福客網將逐一進行介紹,本期我們介紹聞名中外的昌黎地秧歌。

傳承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著名的昌黎地秧歌藝人周國寶、周國珍和張謙等人,將內容換成表現一個翻身農民送媳婦回娘家的故事,表演格調也煥然一新,充分體現了地秧歌表演特有的風趣,幽默、滑稽的舞蹈動作,紅火、熱烈的表演場面,鮮明、亮麗的人物形象,產生了不同凡響的喜劇效果。1953年,這個節目在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匯演大會一舉奪魁,被評為優秀節目,並拍成電影,推向全國。1956年,中央歌舞團帶着周國寶等人傳授的跑驢節目,參加了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辦的世界民主青年聯歡節,榮獲銀質獎章。

昌黎地秧歌中著名的秧歌小戲有《撲蝴蝶》、《鋸缸》、《王二小趕腳》、《傻柱子接媳婦》、《跑驢》等。昌黎地秧歌的舞蹈強調身體各部位的相互配合,肩、胯、膝、腕扭動靈活,表現詼諧有趣。以著名民間藝人周國寶為代表的周派、張謙為代表的張派、盧鳳春為代表的盧派等幾種地秧歌的風格流派各具魅力,家喻戶曉。

昌黎地秧歌的動作,簡單易學,扭起來紅火奔放,歡樂開心。村村戶戶有不少秧歌世家,他們年年活動,代代相傳,全家人一塊兒扭秧歌,既是藝術享受,又是天倫之樂。較有影響的名秧歌藝人有周國寶、張謙、秦煥、魯鳳春等人。他們曾被全國部分藝術院校、文藝團體聘請任教傳藝。

昌黎地秧歌藝術於解放後發展到鼎盛時期,通過專業群藝工作者與民間藝人相結合,對昌黎地秧歌藝術進行了幾次大規模的挖掘整理和改革創新,使得昌黎地秧歌節目屢次參加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並多次獲獎。

近幾年,昌黎地秧歌經過進一步革新,越扭越火,接連在亞運會帆板賽區開幕式、瀋陽國際秧歌節、全國廣場舞比賽等重大活動和賽事中獲得殊榮。1996年,昌黎縣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傳說遺產

昌黎地秧歌是一種體現農民生活情趣、舞蹈風格鮮明獨特的秧歌形式,它反映了農業社會、農村生活的部分特徵和農民樂觀詼諧的精神風貌。但由於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藝人高齡化等原因,昌黎地秧歌的傳承面臨着嚴峻形勢,亟待搶救和保護。

榮譽記錄

2006年5月20日,昌黎地秧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8年11月,《昌黎地秧歌》入選河北省第五批省級非遺項目,項目傳承人為常建明、侯海波、楊常青。[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