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明代皇陵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為了推崇皇權,恢復了預造壽陵的制度,並且對漢唐兩宋時期的陵寢制度作了重大改革。這些改革表現在很多方面。首先,陵墓形制由唐宋時期的方形改為圓形,以適應南方多雨的地理氣候,便於雨水下流不致侵潤墓穴。所以這一時期非常講究棺槨的密封和防腐,墓中的屍體一般都保存較好。其次,陵園建築取消了下宮建築,保留和擴展了謁拜祭奠的上宮建築。相應取消了陵寢中留居宮女侍奉亡靈的制度。這是對陵寢制度的重大改革。它說明,隨着社會的發展,陵寢中原始迷信的方式逐漸廢止,這樣就更加突出了朝拜祭祀的儀式。[1]

[]

目錄

簡介

隨着南方 園林建築藝術的發展,明代陵園建築的藝術風格比較以前歷代都有較大的突破,形成了由南向北、排列有序的相對集中的木結構建築群。這是明清陵寢制度的一個顯著特點。 明成祖遷都 北京以後的明代諸皇帝的陵墓區大都集中在北京的天壽山,統稱為「 明十三陵」。

明代前期,由於皇權專制,從 明太祖朱元璋起就嚴禁后妃參政,這個政治特點在葬制上也有所體現。在 明英宗以前,除 皇后附葬帝陵以外,其他宮妃大多殉葬而死。據史書記載,在宣宗的嬪妃殉葬的隊伍中,有一名宮廷女官叫郭愛,擅長詩文,入宮才二十天就被迫去 殉葬。她臨死寫了一首絕命辭曰:「 修短有數兮,不足較也。生而如夢兮,死則覺也。先吾親而歸兮,慚予之失孝也。心淒淒而不能已兮,是則可悼也。」據《李朝實錄》記載:殉葬的那一天,殉者先要赴宴,宮內擺設宴席,這時哭聲震天,她們被迫站在小木床上,將早已準備好的繩索套在脖子上,活活吊死,慘不忍睹。明朝這種殘酷的 人殉制度,一直到 明英宗後才被廢除。

明代對陵寢的保護,比以前更加 嚴密和制度化。比如,圖謀要毀山陵的,以「大逆」罪論,不分主謀從謀一律凌遲處死;偷盜大祀神祇中御用的祭器、帷帳等東西一律斬首;山陵內盜砍樹木的斬首,家屬發配邊軍。另外,明代專門設有神宮臨軍,專門掌管陵寢保衛。還設有一衛駐兵屯軍保衛陵寢外部。真可謂壁壘森嚴

明十三陵

明 十三陵位於 北京市 昌平縣北十公里天壽山南麓,是明朝最大的陵墓群,十三陵有成祖 朱棣的 長陵、仁宗 朱高熾的 獻陵、宣宗 朱瞻基的 景陵、英宗 朱祁鎮的 裕陵、憲宗 朱見深的 茂陵、孝宗 朱佑樘的 泰陵、武宗 朱厚照的 康陵、世宗 朱厚熜的 永陵、穆宗朱載後的 昭陵、神宗 朱翊鈞的 定陵、光宗 朱常洛的 慶陵、熹宗 朱由校的 德陵、思宗 朱由檢的 思陵。陵區範圍約四十多公里,東、西、北三面群山聳立,重巒疊嶂,如拱似屏。南面為 蟒山、虎峪山相峙扼守,氣勢磅礴的 大宮門坐落在兩山之間,為陵區的門戶。整個陵區得天獨厚,雄偉壯觀。從 明成祖朱棣選為陵址開始,一直到明朝滅亡,歷經二百餘年,陵園經過不斷修建,成為一座規模宏大、建築完美的陵墓建築群

長陵 長陵是燕王朱棣與 徐皇后合葬的墓。

長陵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布局合理。為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傑作。陵園縱貫南北,又三個院落組成。第一院落從石碑坊到棱恩門。石碑坊位於十三陵神道最南端,為漢白玉雕刻而成,晶瑩光潔。六根大柱排空屹立,上系藍天,下接白雲,遠遠望去猶如天地間浮沉的一朵彩雲,好似神化傳說中的南天門

石碑坊北是大紅門,它是陵園的門戶,坐北朝南,共三洞,丹壁黃瓦,單檐歇山頂,莊嚴雄偉,渾厚端莊。黃色的琉璃瓦頂與朱紅色的門牆交相輝映,色彩協調,誘人遐想。

大紅門北面是長陵碑亭,有一通龍首龜跌石碑,記敘了明成祖一生的簡歷。都是歌功頌德之詞。十三陵中,唯長陵碑亭有文字可訓,其他諸陵皆無。碑亭四角各有一個華表,底座和表身浮雕蟠龍紋和流雲紋,叫做「望天吼」,又叫「望君歸」。其意是希望君王不要貪戀深宮,應該走出去了了解民情,又盼望君王不要在外面流連忘返,早日歸朝,免得國事無人處理。

第二院落是棱恩殿。這是 十三陵中最雄偉的建築,它是「藏衣冠几杖,起居薦藏物」的地方。大典全部用珍貴的楠木所造,經過五百多年風雨剝蝕,尚未傾斜變形,這表明了 中國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築技術。

第三院落由內紅門與明樓等組成。內紅門是棱恩殿和 寶城之間的一座門樓,因為接近朱棣的陵墓,所以內紅門的彩繪色調顯得深沉、肅穆,使謁陵的官員走進門內即產生一種誠惶誠恐的感覺。

長陵建築雄偉、肅穆幽深,它以獨特的建築藝術反映了明代初年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一個側面。

獻陵 獻陵的營建是在仁宗死後開始的。仁宗臨終曾遺詔:「朕既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從洪熙元年七月興工,到八月玄營落成,埋葬仁宗,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地面建築也陸續營建。八月,行在工部奉命營建門樓、享殿、左右廡配殿和神廚。正統七年(1442年)十二月建造明樓,次年三月,陵寢建築全部完工。

建成後的獻陵,陵寢制度確實比較儉樸。其 神道從長陵神道北五空橋北分出,長約1公里。途中建有單空石橋一座。路面為中鋪城磚,兩側墁碎石為散水,十分儉樸,並且沒有單獨設置 石像生、碑亭(現存碑亭為嘉靖年間增建)等建築。陵宮建築與長陵比較,同樣非常儉樸。其朝向為南偏西200占地僅4.2萬平方米左右。其陵殿、兩廡配殿、神廚均各為5間,而且都是單檐建築;門樓(祾恩門)則僅為3間;方城、明樓不僅不像長陵那樣高大,而且城下券門改為更簡單的直通前後的形式。照壁則因之不設於券洞內而設於方城之後,墓冢之前。上登明樓的礓石察 量路則改為設於 寶城之內的方城左右兩側。由於獻陵陵制不追求奢華,所以,前人在述及明陵時有「獻陵最朴,景陵最小」之說,它為此後的明陵建築樹立了楷模。

景陵 位於 天壽山 東峰(又名 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與 皇后孫氏的合葬陵寢。 明宣宗朱瞻基,仁宗長子,建文元年(1399年)二月三日生於燕 王府。 永樂九年(1411年)十一月十日,立為 皇太孫;二十二年(1424年)仁宗即位,十月十一日,立為 皇太子。 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十二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宣德。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初三日,逝於乾清宮,享年37歲。諡「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六月二十一日葬景陵。

裕陵 明裕陵,位於 明十三陵天壽 山西峰 石門山南麓,是 明朝第六位皇帝 明英宗朱祁鎮和 皇后錢氏、周氏的合葬陵寢。  明英宗 朱祁鎮, 明宣宗長子。 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生,三年(1428年)二月六日立為皇太子,十年(1435年)正月十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 正統。

茂陵 明茂陵,位於 明十三陵 明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是明朝第八位皇帝 明憲宗 朱見深和王氏、紀氏、邵氏三位 皇后的合葬陵寢。 明憲宗朱見深,初名見浚。英宗長子, 正統十二年(1447年)十一月二日生,十四年(1449年)八月二十二日立為皇太子。 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二日廢為沂王。天順元年(1457年)三月六日,復立為皇太子,改名見深。八年(1464年)正月二十二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 成化。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二十二日去世,年41歲。諡「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同年十二月十七日葬茂陵。

泰陵 明泰陵,位於 筆架山東南麓,這裡又稱「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朱佑樘及 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 明孝宗朱佑樘,憲宗第三子,成化六(1470年)七月三日生,十一年(1475年)十一月八日立為皇太子,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六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弘治。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七日逝於乾清宮,享年36歲,諡「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十月十九日葬泰陵。

明太祖孝陵

孝陵是是 明太祖朱元璋和 皇后的合葬陵,位於 江蘇省 南京市 紫金山獨龍阜玩珠峰下。 紫金山巍峨峻秀,從 六朝以來就流傳有「 鍾阜龍盤,石城虎踞」的詩句,所以有「 虎踞龍盤」之說。玩珠峰下泉壑幽深,紫氣蒸騰,雲氣山色,朝夕多變。朱元璋登基不久,就選中這裡為陵址。

孝陵規模宏大,建築突出了獻殿,以示推崇皇權,企圖達到鞏固封建統治的目的。

陵園最前面是下馬坊,碑刻「諸司官員下馬」六個大字,是陵寢威嚴的標誌,陵前的 神道兩側排列着 石像生十二對,有石 獅子、石 獬豸、石 駱駝、石 麒麟、石 狗和石 馬各兩對,相立對峙,造型生動,比唐宋帝陵的石雕體態顯得更為壯觀。其中石象和石 駱駝最為高大,是明初石雕藝術的代表作。陵前還有四對 石翁仲,體態高大,身手不及腰。它們和石獸一起威然列隊,長達一公里,象徵着朱元璋生前擁有的儀仗和侍衛,有「 石馬嘶風翁仲立,猶疑子夜點朝班」的詩句。

孝陵的 神道,由 石望柱開始北拐,呈月牙形,半抱一座小山,名曰「孫陵崗」。 神道轉彎,這在 帝王陵寢中是不多見的。 明孝陵的 神道之所以饒過孫陵崗,是因為崗上有 三國時吳大帝 孫權的陵墓。根據史籍記載,修陵時,有人曾建議將 孫權墓遷走,但朱元璋未准,說:「孫權也是條好漢子,留為門主。」這樣, 神道只好繞行而過。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