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薛瑄傳
明史·薛瑄傳出自於《明史》,此史是二十四史最後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277年的明朝歷史。其卷數在二十四史中僅次於《宋史》,其修纂時間之久、用力之勤則是大大超過了以前諸史。[1]
目錄
原文
薛瑄,字德溫,河津人。性穎敏,甫就塾,授之《詩》、《書》,輒成誦,日記千百言。補鄢陵學生,遂舉河南鄉試第一。明年成進士。以省親歸。居父喪,悉遵古禮。宣德中服除,擢授御史。三楊當國,欲見之,謝不往。出監湖廣銀場,日探性理諸書,學益進。以繼母憂歸。
正統初還朝尚書郭璉舉為山東提學僉事首揭白鹿洞學規開示學者延見諸生親為講授才者樂其寬而不才者憚其嚴皆呼為薛夫子王振語三楊:「吾鄉誰可為京卿者?」以瑄對,召為大理左少卿。三楊以用瑄出振意,欲瑄一往見,李賢語之。瑄正色曰:「拜爵公朝,謝恩私室,吾不為也。」其後議事東閣,公卿見振多趨拜。瑄獨屹立。振趨揖之,瑄亦無加禮,自是銜瑄。
都御史王文承振旨,誣瑄及左、右少卿賀祖嗣、顧惟敬等故出人罪,振復諷言官劾瑄等受賄,並下獄。論瑄死,祖嗣等末減有差。系獄待決,瑄讀《易》自如。會刑科三覆奏,兵部侍郎王偉亦申救,乃免。
景泰二年,推南京大理寺卿。富豪殺人,獄久不決,瑄執置之法。召改北寺。蘇州大飢,貧民掠富豪粟,火其居,蹈海避罪。王文以閣壁出視,坐以叛,當死者二百餘人,瑄力辨其誣。文恚曰:「此老倔強猶昔。」然卒得減死。屢疏告老,不許。英宗復辟,拜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閣預機務。帝數見瑄,所陳皆關君德事。已,見石亨、曹吉祥亂政,疏乞骸骨。
瑄學一本程、朱,其修已教人,以復性為主,充養邃密,言動威可法。嘗曰:「自考亭以還①,斯道已大塑,無煩著作,直須躬行耳。」有《讀書錄》二十卷,平易簡切,皆自言其所得,學者宗之。天順八年六月卒,年七十有二。贈禮部尚書。諡文清。弘治中,給事中張九功請從祀文廟,詔祀於鄉。已,給事中楊廉請頒《讀書錄》於國學,俾六館誦習。且請祠名,詔名「正學」。 (節選自《明史·儒林傳》)
譯文
薛瑄,字德溫,河津人。天資聰敏,初上私塾學堂,就攻讀《詩》、《書》,並能背誦。其父薛貞任滎陽教諭時,瑄亦隨行,這時年僅十二歲。所做詩賦受到滎陽監司的讚賞。當得知高密魏希文、海寧范汝顥精於理學時,薛貞把他二人聘為薛瑄師傅。從此,瑄將所做詩賦全部焚毀,潛心於探究程顥、朱熹學說的淵源,以至於廢寢忘食。後來其父調鄢陵為官,瑄成為鄢陵生員,永樂十八年(1420),參加河南鄉試,中第一名,第二年又中進士,因省親歸家。父親去世,瑄完全按照古禮守喪。宣德年間守喪期滿,授任御史。這時,楊士奇、楊榮、楊溥執政,想招見他,他不肯去。出朝監湖廣銀場,每天研究理學著作,學問更有進步。因母親去世,歸家守喪。 正統初回朝,尚書郭..舉薦為山東提學僉事。他首先向學士宣布白鹿洞學規,親自為學生講課。有才學的人感到他很寬厚,不肖者則懼怕他的嚴厲,都稱他為「薛夫子」。王振問三楊「:吾鄉誰可為京卿?」三楊提出薛瑄。於是召瑄為大理寺左少卿。三楊明白用瑄是王振的意思,欲要瑄去見王振,由李賢把這意圖告訴薛瑄,瑄嚴肅地說:「朝廷拜官授爵,卻去向私家謝恩,這樣的事我不干。」其後凡在東閣議事,公卿們見振多打躬作揖,唯獨薛瑄屹然不動,振去向他施禮,瑄也不還禮,從此王振對瑄懷恨在心。
某指揮去世,其妾美貌,王振的侄子王山欲納為妾,指揮之妻不允,妾便誣陷指揮之妻毒殺親夫,下都察院審訊,屈打成招。瑄及同僚為指揮之妻申冤,三次都被駁回。都御史王文秉承王振的旨意,誣劾瑄及左、右少卿賀祖嗣、顧惟敬等故意製造王山的罪名。王振又暗示諫官彈劾薛瑄等受賄,均被下獄,論瑄死罪,祖嗣等減刑懲處。瑄在獄中等待處決時,仍讀《易》如故。薛瑄有三子,一子願代父死,另二子願充軍以減父罪,均未被允准。瑄行刑前,王振家奴在廚房哭泣,問他何故,他哭得更厲害,邊哭邊說:「聽說今日薛夫子將要處斬。」王振為言所動。經刑科三次陳奏及兵部侍郎王偉的援救,免去了薛瑄的刑罰。
景泰二年(1451),瑄被推舉為南京大理寺卿。有一富豪殺了人,但久不判決,瑄依法處置。朝廷招他回京任北京大理寺卿。蘇州發生饑荒,貧民搶奪了富豪糧食,焚燒了他們的房屋,逃往海上。王文以閣臣職務巡視江南,定蘇州饑民以反叛罪,擬處死二百餘人。薛瑄竭力為饑民辯護,王文憤怒地說「:這個老頭還是像往日一樣倔強。」然而還是減了蘇民的死刑。薛瑄多次告老還鄉,不准。
英宗復辟,拜薛瑄為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內閣參預機務。王文、于謙下獄,英宗令群臣討論文、謙二人的罪行,石亨等主張對他們施以極刑。瑄見石亨、曹吉祥等敗壞朝政,上疏呈請辭官歸家。英宗內心本器重薛瑄,但嫌他年老,也就准予退休。
薛瑄之學本於程朱,修身教人,以恢復人之本性為主,修養很深,言行均成典範。他曾說:「自考亭朱熹以後,天理已十分明白,無須再有什麼著述,只要身體力行就是了。」著有《讀書錄》二十卷,其文簡明扼要,均是講自己的心得,學者甚加尊崇。瑄於天順八年(1464)去世,終年七十二歲。朝廷贈禮部尚書,諡文清。弘治年間,給事中張九功奏請供奉於文廟,朝廷則詔令瑄故鄉建祠祭祀。不久,給事中楊廉清頒《讀書錄》於國學,讓六館學習。還請朝廷恩賜祠名,朝廷詔名「正學」。[2]
作者簡介
張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時曾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康熙末年,整治鬆弛的吏治,後又完善軍機制度。先後任《親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聖祖實錄》副總裁官,《明史》《四朝國史》《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總裁官。死後諡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