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水師
明朝水師又稱大明水師,是當時世界第一的中國海軍,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兩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師。在明成祖鼎盛時期的1420年,明王朝擁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戰船,以及駐紮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運糧漕船,其中250艘是遠洋寶船,此外還擁有大量護洋巡江的警戒執法船和傳令船,威名遠揚的鄭和船隊實際上只是強大的明帝國海軍的一支海上機動艦隊而已。其總規模相當於10個西班牙無敵艦隊。
從元末朱元璋渡江戰役和鄱陽湖水戰開始,到鄭成功收復台灣,明朝立國近三百年,明朝水師卻未曾遭遇一敗,可惜中國古代軍事向來重陸戰輕水戰,因此明朝水師的光輝也就因此而淹沒了。事實上明朝水師確實是中國古代史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強大的艦隊,鄭和下西洋的輝煌人所共知如《鄭和碑記》記載:「及臨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蠻寇之侵掠者,剿滅之。」,故大揚華夏國威。明朝中後期海防空虛,但經過戚繼光整頓,明朝水師重新煥發了戰力。
16世紀初葡萄牙殖民者東來,本想將澳門納為殖民地,但明朝水師在珠江口海戰中將其重創,使其打消念頭轉與中國通好。16世紀末日本發動侵朝戰爭,明朝水師在露梁海戰里大敗日本艦隊。即使到了腐敗透頂的明朝末期,明朝水師依然在澎湖之戰與料羅灣海戰中將荷蘭艦隊擊敗,17世紀中葉更是一舉攻占荷蘭控制下的台灣。[1]
目錄
巢湖水師
元末的巢湖水師是大明水師的前身。在巢湖姥山島的渡口邊,一圈亂石突出水面,如果不留心,遊客們很難注意到這是一處有着600多年的歷史古蹟,是元朝末年叱咤風雲的巢湖水師的見證物。巢湖似乎歷來就是出水師的地方,八百里的浩瀚水面為水師的興起提供了天然條件。可以這樣說,明朝的巢湖水師興起於亂世之中。元朝末年,各地起義風起雲湧,元朝統治大廈將傾。
身居一個大動亂時代,巢湖人俞廷玉父子並廖永安弟兄,為保護鄉里聚兵巢湖,在姥山島修船塘,訓練水師。這支最初只為保衛家園的水軍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一支群雄矚目的水上勁旅。當時,最有實力的除了元軍之外,還有陳友諒、張士誠等人領導的起義大軍,參加紅巾軍的朱元璋是後起之秀,崛起於江淮之間。幾支力量在長江中下游流域展開了拉鋸戰,誰能最後勝出,巢湖水師成為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俞氏父子、廖家兄弟是歸附元朝還是倒向義軍,直接影響到中國未來數百年的歷史。1355年,這一年是朱元璋命運的拐點。紅巾軍首領郭子興病死,朱元璋統領義軍。大軍駐紮和縣,朱元璋決定渡江謀取南京,建立穩固的根據地,而攻取南京必經採石,欲渡長江,卻困於水師舟船不濟。
朱元璋起義以後,它主要的部隊是陸軍和馬軍,水師幾乎沒有。沒有水師,如何揮師南下。正在朱元璋焦灼不安之際,俞氏父子和廖永安、廖永忠兄弟致書朱元璋,俞通海三次到和縣,表示歸附的誠意。可以想像朱元璋聽到之後的狂喜,立即講「天助我也」,發出這樣的感嘆,並且親自帶着幾個大將到巢湖(據說是姥山),跟巢湖水師的領袖們進行會商,就是兩個部隊會和,合作組成一個聯軍。自俞氏父子廖氏兄弟歸附之後,朱元璋實力大增,一夜之間擁有一千多艘大小戰艦。
元軍聽說巢湖水師和朱元璋合作,膽戰心驚,立即派出部隊,但被打得大敗而逃,一直追到長江裡面去了,在那裡發生了一次決戰,巢湖水師一舉取勝,所以元軍殘敗的水師部隊退回蕪湖,這樣朱元璋的部隊坐着巢湖水師的戰船浩浩蕩蕩進發採石。隨後,俞通海率部攻克采石磯,向南京進發,很快拿下南京,朱元璋改南京為應天府。但是,他面臨兩大敵人,東邊的張士誠和西邊的陳友諒,一個在太湖,一個在鄱陽湖。巢湖水師和鄱陽湖水師、太湖水師分頭決戰,都把他們戰敗,最後控制整個長江流域,統一南方,建立了明朝的根基。
水師衰落
明朝中期,曾經強盛一時的中國海軍迅速衰落,使明帝國在北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區的國家安全空間急劇萎縮。並由此改變了東半球的力量格局,影響了整個世界近現代史的進程。
明朝初年,中國擁有一支3500艘戰艦的海軍,每一年春天和夏天都要進行大規模巡航,1373年和1374年明朝水師兩次追擊倭寇直至琉球群島,1409年在北部灣擊敗越南海盜。在鄭和的第六次海上遠征中一支中國分艦隊,繞過好望角進入大西洋,直至西南非洲。另一支分艦隊經所羅門群島進入太平洋,直至澳大利亞東海岸。 在馬六甲海峽,斯里蘭卡和蘇門答臘,向中國海上權威的挑戰都被粉碎,三十六個國家的使節向明帝國臣服,中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海洋國家。由此,形成了一個由北印度洋諸貿易要塞,馬來半島和南洋群島以及硫球群島所組成的大明海外帝國。但偉大的霸業在十五世紀中葉開始衰落。
衰落的表現 明朝的水師的衰落始於正統年間,至嘉靖年間廢馳到谷底,明末有所增強。其具體表現為
第一:沿海衛所空虛,水師士氣低落。衛所軍是世襲的職業軍隊,待遇微薄,每一月僅一石,加之受軍官的盤剝,生活困苦。作為軍餉來源的軍屯,由於貴族軍官的侵占日益減少,使糧餉不濟,士兵大量逃亡,如廣州七衛在嘉靖中期缺額達69.8%,福建鎮海衛缺額為76.1%,在數量銳減的同時,士兵士氣低落,戰鬥力嚴重下降,士兵衣食無着,漫無紀律,軍官不知作戰,只知道盤剝士兵,官兵互相視若仇敵,可謂「無用之將統無制之兵」。
第二:艦隊減少,艦船破損。衛所軍的銳減,也導致水師人員的銳減,如福建烽火門水寨缺額達73.7%,銅山水寨缺額達65.8%,各艦隊的艦船數量急劇減少,浙江省船隊原有700艘戰船,1440年已不及一半,新江口船隊400艘戰艦,至1474年僅存140艘,重要水師基地登州衛,曾擁有100艘戰船,1503年,只剩下3艘,同時艦船製造業衰落,鄭和遠征時2000料的寶船在海港中慢慢爛掉,至十六世紀初, 明朝水師所用的最大戰船只有400料,而且都是用舊船的木料建造的。
第三:海防戰略退步,海防線內縮。明初實行進攻型的防禦戰略,針對來自倭寇的海上威脅,明朝每一年都派出上千艘戰艦在南北海域內巡邏,即所謂春巡與夏巡。首先以艦隊巡邏於海上,警戒偵察和尋機殲敵。當倭寇深入內海,則利用報警通訊系統,集中水師與外島守軍協同殲滅。若倭寇登陸,則以水師與沿海衛所駐軍協同殲滅。此外明軍還經常出動艦隊攻擊敵占島嶼,粉碎倭寇的基地。進攻型戰略的頂點是在追擊倭寇的戰鬥中明軍曾到達朝鮮海岸與琉球群島。而為了消除來自東南亞方向的海上威脅,鄭和的船隊曾在馬六甲海峽展開戰鬥。總之,殲敵於海上是海防戰略的核心。
仁宣之後,明朝開始收縮海防線,遠洋船隊被召回,大型艦隻停止建造,島嶼基地被放棄,撤退政策使水師受到重創,海防線被從遠海甚至外洋壓回海岸。
當然海軍的衰落是相對而言的,直至十六世紀中國海軍依舊能在南海三次擊敗橫行印度洋的葡萄牙海軍。抗倭作戰的一度失敗也主要不在裝備和戰術方面,那實際上是在與一支由中國商人裝備和指揮的日本僱傭軍作戰。但海軍的大衰落是無可置疑的,鄭和時代中國曾擁有當今美國海軍所擁有的地位。但到明朝後期,海軍再也找不到海上遠征時的盛況,它已經從一支遠洋海軍衰落成海上警衛隊。
衰落的原因 人員的減少,艦隊的缺損,海防線內縮這些技術層面的表現有着深刻的社會動因:
首先,向海洋擴張的原動力日益消失是促使水師衰落的最明顯的原因。日本海島的海上威脅,海外貿易的高額利潤,人口向東南遷移而引起的對東南沿海防務的重視及消滅張士誠。方國珍的海外殘餘勢力,構成了明初水師發展的動因。
在明朝水師的打擊下,倭寇遭受重創,15世紀中葉倭寇入侵只有14次,其中10次被粉碎,倭寇不敢進犯。加之中日勘和貿易興起,倭寇組織者有了合法的貿易渠道,倭寇的威脅似乎已經不足為慮。
在鄭和的武力鎮壓和明朝的招安下,以東南亞為基地的中國海上流民被消滅,尤其是陳祖義被消滅後,他們或投靠明廷,或銷聲匿跡,自南宋開始形成的南洋華人貿易網被粉碎,已無法構成對大陸的威脅。不管是在海防安全方面,還是在貿易壟斷方面。
海上遠征所帶來的光榮是巨大的,但朝貢貿易的利潤很快便消失了,隨着明朝軍力的下降和紙幣的貶值,明朝廷再也無法用強行壓價和支付紙幣來賺取利潤,1433年明朝能用半貫紙幣買到時價5-50貫的香料,能用50貫紙幣購買一兩黃金,而官方兌換率是400貫。但在1453年當香料市價5-8分白銀時,明廷需付7分現銀,朝貢貿易已無利可圖。
最後,長達三個世紀的向東南沿海的人口大遷移停止,大批人口回流內陸,浙江人口從1050萬降至530萬,福建人口從400萬降至200萬,廣東人口從300萬將至200萬。人口和經濟中心的北移,使向海洋擴張的壓力大大減輕。這一時期的一系列變動使明朝對海洋的興趣減少,但缺乏刺激只是水師衰落的動因之一。
其次,明朝把資源投向其他方面。
倭寇的威脅是巨大的,但絕不是致命的,明朝的最大威脅來自蒙古高原的遊牧騎兵。洪武和永樂時代的遠征,使蒙古人遭到重創,並發生分裂,但當明朝軍隊衰落時,他們發動了對明朝的反擊。1449年,蒙古軍隊俘虜了明朝皇帝並直逼京城,防範來自北方的威脅成為帝國的戰略中心,因此它必然在海洋方向撤退。
大多數明朝官員們不了解水師的重要性,反而挪用本應用於水師的資源。大運河開通後,他們把水師士兵調往運河運輸糧食,水兵變成了運輸工人。沿海的士兵七成以上被派去種地,三成被派去造船,大批水師人員被調往京城修建宮殿,本應用的海防的人力被運輸業,農業和建築業所占用。最可恥的是短視的皇帝們大量挪用水師餉銀。1425年停止海上遠征所節省的經費被用來賞賜皇帝的家屬。1436年,戰艦製造被大大削減,經費被用來修造皇帝的墳墓。
再次,明朝政權的腐化和地緣政治思想的落後,是明朝水師衰落的重要原因
明朝的腐化所帶來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皇帝挪用水師餉銀,宦官動用運輸船隊,軍官剋扣水兵軍餉,並動用戰船進行走私,都造成了水師的疲憊不堪。同時整個明朝陷入黨派之爭,沒有人去關心明朝的海上利益。腐敗的危害是明顯的,但思想觀念的阻礙,確實難以察覺的。
中國古代地緣政治思想,有兩個致命弱點。第一,缺乏海權觀念,是典型的大陸性地緣政治觀。中國並不是缺乏航海傳統的國家,至遲在春秋時代就有了海上運輸和海軍。但卻缺乏對海洋戰略價值的重視,只有鄭和有對海洋的戰略眼光,鄭和艦隊的部分成員擁有海上探險精神,為此他們曾深入前人從未涉足的海域,他們實際上是進入南太平洋和南大西洋的第一批航海家。然而他們悲慘的出身註定他們的努力是失敗的,這些中國古代罕見的航海家都是備受歧視的宦官,他們的成功只能加重主流社會對航海的敵視。明朝官僚們在1422年趁鄭和遠在海外之際,終於讓皇帝放棄了海外擴張的企圖,他們的理由是,外面的世界太大了,它讓我們感到恐懼。不久鄭和被招回,艦隊在海港中爛掉,它的航海資料被兵部銷毀,停止建造遠洋艦船,嚴禁海外私人貿易,將近在咫尺的制海權拱手讓與他人。海權觀念的缺失造成了國防戰略中的大陸軍主義,從而使水師得不到足夠的資源。
第二個致命弱點是半虛構的中國中心論,中國在自古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把其他國家當作蠻夷,沉醉在起初是真實的繼則是虛幻的最後是偽造的世界中心地位中,不願意了解朝貢圈外的世界。由於落後的地理觀,當時認為鄭和已到達整個世界,在海上沒有發現與中國抗衡的力量,因此保持水師也變得沒有必要。中國中心論所帶來的文化優越感,使中國執行了一條世界主義的外交路線,儘管也有地緣政治利益和資源-貿易上的考慮,但更注重價值觀的推行和文化的輻射。這種對外戰略比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要文明得多,但卻容易漠視本國的戰略利益。當鄭和粉碎了來自馬六甲海峽,錫蘭和爪哇的挑戰時,明帝國獲得了控制這些戰略要地的合法性,從而可以控制亞歐國際航路。然而傳統的懷柔政策再次導致坐失良機,否則葡萄牙人根本沒有機會進入遠東。民族國家意識的缺失,造成了明朝海外利益的自動放棄。這一切加在一起,造成一個可悲的結局,當西歐為了建立海軍不惜像威尼斯銀行家借貸時,明朝兵部職方司郎中劉大夏卻將具有重要戰略價值,歷經鄭和船隊數十年捨生忘死才得到的航海資料銷毀,而且受到明朝所有官員的稱讚。鄭和若地下有知,是否會死不瞑目呢?
衰落的影響 一支曾在西太平洋和北印度洋發揮過重要影響的海上力量的撤退,無疑會帶來深遠和複雜的影響,具體論述於下[5]。
一、北印度洋朝貢貿易圈的崩潰
中國商人早在唐宋時期便在印度洋貿易中發揮重要作用,這種影響延伸至十六世紀。如戈雷多曾說他在印度海岸發現許多中國人的商站。另一本葡萄牙著作說據霍爾木茲人講中國船很多,僅一次漲潮就有4000艘中國船進入海峽。在鄭和海上遠征中,通過軍事威懾和和平貿易,使許多印度洋國家成為明朝的藩屬,構成北印度洋朝貢貿易圈。包括孟加拉,斯里蘭卡,印度西南海岸,霍爾木茲,亞丁和非洲東海岸的三座城市:摩加迪沙,孟巴薩,拉瓦爾。這些城市控制着通往西亞,東非和印度腹地的商路。
當時阿拉伯商人壟斷印度洋貿易的時代已經過去,而葡萄牙人要到1498年才能來到,中國有一個世紀的時間控制印度洋貿易,進而使印度洋成為明明朝的內湖。由此大明將在新航路開闢之前成為世界性海上強國,並控制海上絲綢香料之路。西方人將沒有機會建立在亞非的霸權。但這一切都隨着海上遠征的結束化為泡影。儘管朝貢貿易仍在繼續,印度洋上還有許多中國私人商船,但中國已喪失了對印度洋貿易的控制。失去強大的海上威懾力量,外國商人便不願按官方比價買賣並接受紙幣,從事朝貢貿易因此無利可圖而減少,而明明朝與北印度洋各國的外交關係也隨之疏遠。同時,沒有海上護航的商船隊是沒有安全保障的。僅在1511年7月7日一天,便有五艘中國商船在馬六甲海峽遭到海盜搶劫,他們卻得不到祖國的任何保護。
將水師撤出印度洋的明朝已無力保護它的北印度洋藩屬。鄭和遠徵結束不足一個世紀,北印度洋朝貢圈已土崩瓦解。1511年葡萄牙占領拉瓦爾,1520年它吞併了豪巴薩和摩加迪沙,1510年他完成了對印度西南海岸的占領,1511年馬六甲淪陷,1515年霍爾木茲陷落,不久它又吞併了斯里蘭卡西部。至此,除亞丁外明帝國在印度洋的屬國都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曾在印度洋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國商人或被驅逐,或俯首稱臣。由於遭到葡萄牙人的重稅盤剝和海盜掠奪,中國商人在印度洋上處於不利地位。據估計,儘管葡萄牙人在印度洋貿易中沒有任何用有競爭力的工業品和航運能力,但依靠海軍優勢依舊獲得巨額利潤,占其國際貿易總利潤的80%。對此明朝不僅無所作為,簡直一無所知。當馬六甲淪陷後,它只能發布一道詔書,命令葡萄牙撤退,令泰國出兵,因為它在印度洋已無一兵一卒。
北印度洋朝貢貿易圈的崩潰使七次遠征,三十年的經營化為烏有,中國喪失了成為世界性帝國的機會。而且使當地人民成為葡萄牙的奴隸,遭受殘酷的殖民統治。作為唯一能阻止葡萄牙的東方帝國,中國不但沒有負起保護者的責任,而且喪失了海上的軍事屏障和貿易通道,而這是中國成為全球性強國的最後機會。
二、東南亞勢力範圍的萎縮
相對來說,北印度洋朝貢圈實際上只是一些沿海城市,中國除了得到文化優越感外,便只能得到長頸鹿,珍珠和生薑了。這些港口城市的價值在於他們是印度洋的戰略要地,控制它們將控制亞歐國際航路,而中國並非一個致力於海上擴張的商業殖民帝國。
東南亞對中國的意義重要得多,明帝國的主要屬國大部分都在這裡,全部中南半島和大部分南洋群島都是中國的屬國。馬六甲和舊港在名義上還是中國的海外領土。在朝貢貿易中,中國從這裡得到礦產,木材,香料,黃金,珠寶和大米。尤其是從東南亞進口的錫礦石和大米對中國經濟意義重大,前者是製造銅錢的重要原料,後者是供給閩粵居民的糧食來源。而通過向東南亞出口或轉口,中國的制瓷業,紡織業,制茶業和造船業盈利甚巨。財富之巨,「或多致富,而國用亦羨裕」。
除了貿易之外中國移民還在東南亞的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中國通過調節國際糾紛,壓抑爪哇,泰國,越南等地區霸國,建立自己主導下的中國-東南亞體系,將東南亞納入自己的華夷宗藩體系,從而在自己的東南方向建立了一個的巨大的戰略緩衝區。對於東南亞的戰略地位,鄭和曾說:「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來于海,危險亦來自於海上。一旦他國之君奪得海洋,華夏危矣。我國艦隊戰無不勝,可用置於擴大通商,制服異域,使其不敢覬覦海洋。」像鄭和這樣有戰略眼光的人才畢竟很少,明朝不但自身從東南亞撤退,並嚴厲鎮壓東南亞華商集團,破壞了宋元以來的華商網絡。
但華商轉而採取走私貿易甚至海盜貿易,最終迫使朝廷放棄海禁。同時在人口和賦稅壓力下,東南沿海大批居民移民東南亞。華僑在東南亞有自治地位,並擁有武裝,在經濟上擁有巨大實力。「從仁宣時代積極經營南洋,南洋已成為中國一部分,無論在經濟,文化政治上都為中國附庸。南洋之開化,完全屬於中國人之努力。假使明朝能繼續經營,等不到歐洲人的東來,南洋諸國已成為中國之領地。」
鄭和的預言不幸被言中了,由於明朝水師的撤退,中國喪失了東南亞的控制權,中國艦隊撤走後,越南、泰國等地區強國又以強凌弱,東南亞再次陷入了混亂局面,「及鄭和之戰艦有南洋撤回,諸小國及散居各處之島嶼,亦皆立即瓦解,恢復其往昔互哄之狀態」。中國只剩下宗主的虛名,喪失了海上威懾力量,使它無力制止各藩屬國之間的爭霸戰爭,宗藩關係日益空心化,最終成為禮儀性的。安南便曾不顧明帝國的警告,吞併了同屬明藩屬的占城。
水師裝備
隨着火器的大量應用,海軍戰術也隨之發生了重大改變,抗倭名將俞大猷適時提出「海戰不過是以大船勝小船,以大銃勝小銃;以多船勝寡船,以多銃勝寡銃。」,由此可見,明代的海戰很早就進入了近代的模式。在嘉靖年間,明軍的戰船一半的戰鬥人員都使用火器。
主力戰船
明朝水師的裝備,主要以福船為主,誕生於福建沿海的一種船型的統稱,其底尖上闊,首尖尾寬兩頭翹。建材主要為福建的松、杉、樟、楠木。共有六號,海戰用的福船,是指一號和二號。按曾在1560年取得數次大勝的抗倭名將戚繼光云:「福船高大如城,非人力可驅,全仗風勢,倭船自來矮小如我小蒼船,故福船乘風下壓,如車碾螳螂。斗船力而不在斗人力」據《武備志》雲「用火器與浪漕間,起伏蕩漾,未必能中賊。即使中矣,亦無幾何,但可假次以嚇敵人之心膽耳。所恃者有二:發射佛朗機。是惟不中,中則無船不粉,一也。以火球之類於船頭,相遇之時,從高擲下,火發而賊船焚,二也」。由此可見明朝水師船型大,干舷高,在衝撞等近戰場合有明顯優勢。據何汝賓《兵錄》記載,「大福船」長僅九丈,另據《 全浙兵制考》記載,一號福舩九丈,二號福舩八丈。
鄭和艦隊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太監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的龐大船隊遠航,經過南海、東太平洋、印度洋,到達東南亞、紅海和非洲東海岸,訪問了亞洲、非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加深了大明帝國和南海(今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係,史稱鄭和下西洋[2]。每次都由蘇州瀏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鄭和艦隊宣揚了明朝國威,擴展海外貿易,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繫,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中國的海軍縱橫大洋,實現了萬國朝貢,盛世追跡漢唐,並且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繫,向海外諸國傳播了先進的中華文明,加強了東西方文明間的交流,這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件世界性的盛舉,從此,再沒有此類的壯舉。
鄭和船隊是鄭和下西洋所組織的遠航船隊,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一支大規模的遠航船隊,也是一支史無前例的海上特混艦隊。鄭和船隊由200餘艘不同用途、不同船型的遠洋海船組成,將士二萬餘名,規模宏大,人員眾多,組織嚴密。鄭和的船隊是一支以寶船為主體,配合以協助船隻組成的規模宏大的遠航船隊。鄭和船隊規模之大、船舶種類和數量之多是史無前例的。鄭和船隊中最大的海船是寶船,是鄭和率領的海上特混艦隊的旗艦。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現今長度為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掛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啟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
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打過幾次漂亮的仗,全殲了一支人數在五千人以上,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盜集團,把海盜全數或屠或擒。著名的首領陳祖義被俘,後來押回首都正法。這是一支人數在五千人以上的海盜,這一仗打得並不簡單。
而鄭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義上的對外戰爭僅有錫蘭(今斯里蘭卡)一次,而且是在被迫無奈的情況下的防衛性作戰。鄭和在處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動用武力,而且不要賠償,充分體現了鄭和是傳播和平的使者,他傳播的是「以和為貴」的中國傳統禮儀,以及「四海一家」、「天下為公」的中華文明。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軍事組織進行編成的,在當時世界上堪稱一支實力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很多外國學者稱鄭和船隊是特混艦隊、鄭和是海軍司令或海軍統帥。著名的國際學者,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這一時期的世界歷史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中國明朝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中國明朝海軍匹敵。」
鄭和下西洋船隊,是根據海上航行和擔負的任務,採用軍事組織形式組建的。首先,人數多,鄭和下西洋的人數,史料上有明確記載的有4次。鄭和每次下西洋人數在27000人以上。約明朝軍隊5個衛,每個衛5000-5500人;從看到的《武職簿》,主要是來自沿海衛所。
其次,船隊編制,鄭和船隊由舟師、兩棲部隊、儀仗隊三個序列編成。舟師就是艦艇部隊,基本單位戰船,它們被組成編隊,叫前營、後營、中營、左營、右營;兩棲部隊用於登陸行動;儀仗隊擔任近衛和對外交往時的禮儀,莊嚴威武。
明帝國鄭和船隊,在數量規模上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在噸位體積上也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在裝備上更是世界一流的,在航海技術、通訊指揮和人員編制等多個方面都是世界領先的。所以美國學者路易斯·麗瓦塞斯稱鄭和船隊是「一支舉世無雙的艦隊」,這樣的美喻,也只有鄭和船隊當之無愧。鄭和船隊完整地展示了明帝國的實力,當時南洋、西洋諸國看到它的身影,無不顯示出對明帝國富裕、強大的嚮往。
強盛原因
諸多的世界第一成為其雄厚的後盾 耕地面積世界第一在古代,農業是國家的重中之重,耕地的多少跟國力強弱有直接關係。在萬曆年間,明朝的耕地總面積是七百萬頃,明末時達到七百八十多萬頃,此一水平即使是到了後來的康乾盛世都沒有被打破。當時歐洲的傳教士是這樣形容明朝的,中國的耕地像花園一樣井井有條,沒有一塊荒地,中國產的糖比歐洲白,布比歐洲美。 人口世界第一明朝的人口有多少一直存在爭議。在明末清初,因為戰亂,大部份人留離失所,但有戶可查的人口仍然達五六千萬,所以保守估計當時明朝的人口大約在一億左右,在當時位居世界第一。 礦產量世界第一明朝的鐵產量是宋朝的兩倍,萬曆年間達9000多噸,冶金工業極其發達,天工開物對這方面有詳盡記載,後來的兩百多年,世界上都沒有國家能破這個紀錄。 白銀占有量世界第一在16和17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征服了美洲並在那裡得到大量的黃金和白銀。當西班牙和葡萄牙貴族得到這些財富後,他們第一件要幹的事就是向中國買絲綢,瓷器和茶葉,到最後這些白銀和黃金大部份都流到了中國。美國佛蘭克,在《白銀資本》一書種說,在十六和十七世紀,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通過貿易流向了中國。 軍隊數量世界最龐大據記載在明初,明朝有二百萬官兵駐紮在全國各地。到了明末,長江一帶的經濟圈為皇侯和軍閥把持,中央政府出現了財政危機,明朝政府已養不起那麼多軍隊了,在山海關防守後金的官兵常常不足十萬。但根據傳教士的筆記,當時明朝的軍隊數量依然很多,就算把整個歐洲的軍隊加起來也不夠中國多。 軍工產值世界第一明朝軍工業極其發達,一營5000人的士兵中就裝備有霹靂炮一千挺,鳥槍二百枝以及大炮二十門,除此之外明軍還有鬼頭大刀,弓,弩,手雷和火箭等裝備。跟宋朝不一樣,明朝在每代皇帝執政期間,都會發生大規模戰事,所以明朝的軍工業為了應付戰爭所生產出來的武器數量是十分可觀的。 間諜機構世界最龐大明朝的錦衣衛,東西廠,是當時世界上最有組織和最旗幟鮮明的間諜組織,在鼎盛時期人數達到六萬人。在武俠小說裡面,錦衣衛,東西廠常常被描寫成是一群武功高強的殺人機器。但實際上,明朝間諜機構的主要作用是打擊貪污,叛臣,維護國家穩定,但不排除有部份人濫用職權,謀取私利。跟專門從事顛覆敵國政權的中情局和克格勃比起來,明朝的間諜組織其實並不太可怕。 船隻總噸位世界最大在明初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明朝最大的寶船長44丈,寬18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除了寶船外,鄭和的船隊還有二百多艘平均長度達60多米的大帆船。到了明朝中葉,雖然朝廷再沒有進行像鄭和那樣的大航海,但中國的水師卻仍然控制着政個南太平洋,印尼和菲律賓等國家的國王都是在明朝的支持下建國的。對明朝的海上實力,當時歐洲的傳教士是這樣描述的,只要中國的皇帝願意,他們可以一夜之間徵集到從大陸連接致馬六甲海峽的那麼多船隻。到了明末,由於要抗擊倭寇,聯朝抗日,明朝政府無瑕南顧,最後被葡萄牙和荷蘭鑽了空子,把勢力伸展致南太平洋。即使是這樣,荷蘭的殖民者依然要每年向盤踞在台灣的鄭氏政權進貢。 第三產業世界最大據阿拉伯旅遊家記載,當時在中國,幾乎每一座城市都存在第三產業,在北京從事第三產業的工作者保守估計就有近兩萬人。跟歐洲和回教世界不同,當時第三產業在明朝是合法的,官員不以掃蕩第三產業為政績,明朝讀書人又獨愛風花雪月,再加上明朝人口基數巨大,第三產業為世界之最並不奇怪。 防禦工事世界最多明長城是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排第二長的防禦工事,據傳教士記載,中國的城市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多,每座城市都有高十米的城堡保護,城上有大炮,城牆外還有溝,戰爭時灌滿了水,中國人認為那是最好的防禦工事。
經歷戰爭
渡江戰役,元至正十五年春,明太祖駐師和陽,謀渡江,無舟楫。俞廷玉以書來曰;「俞氏父子與諸將將率舟師來歸,強敵阻道未邃,誠乞發兵為援。」太祖大悅,謂幕賓李善長曰:「良應我機。」五月,太祖親督兵至巢湖拔之而出。適元中丞蠻子海牙擁兵阻河口,雙刀趙普勝屯所部於黃墩陰蓄異志。太祖使李文忠來訪,俞氏父子即率死士傾心共謀委身翼衛,戰退蠻子兵。既抵和陽,遂以裕溪口、鱭魚洲等處攻戰有功授萬戶。侍駕渡江,拔採石,取太平,擢管軍總管。又縱火焚敗中丞水寨、樓船,蠻子海牙僅以數舟遁去。再敗淮帥陳也先二十萬之眾於方山陸寨,定策取金陵,太祖據此開基江左。 鄱陽湖之戰,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陳友諒為爭奪南部中國在鄱陽湖水域而進行的一次戰略決戰,決戰以朱元璋的完全勝利而告終。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陳友諒再出兵進圍攻江西洪都(今南昌),水陸兩軍號稱60萬人,陳友諒還動用水陸兩棲作戰,水船使用高大但是遲緩的樓船,卻圍攻洪都不下(守將是朱元璋侄兒朱文正將軍),朱元璋在七月親率20萬人救洪都,出身原元軍水師叛軍的陳友諒於是撤圍,在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選擇所擅長水戰迎戰朱元璋。這次戰役被視為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水戰。此次水戰,從七月二十日開始到八月二十六日結束,前後歷時37天,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投入兵力、艦隻之多、戰鬥之激烈都是空前的。 屯門海戰(或稱珠江口海戰),明正德16年(1521年)由廣東海道副使汪鋐指揮的在屯門地區抗擊佛朗機(中國古代指葡萄牙)人發動的戰爭,是中國第一次抗擊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戰役,以明朝的獲勝而告終。 西草灣之戰(或稱茜草灣之役),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在廣東西草灣明朝水師與佛朗機(中國古代指葡萄牙)海軍發生了一場海戰,以明水師勝利告終,葡萄牙人逐漸放棄用武力迫使明朝開關貿易。 明朝萬曆二十六年十一月(1598年),在明朝萬曆抗倭援朝戰爭中中朝兩國水師同日本水師,在朝鮮半島露梁以西海域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海戰(史稱露梁海戰)。最終全殲日本艦隊,這次戰役給侵朝日軍以殲滅性重大打擊,對戰後朝鮮三百年和平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萬曆三十年(1602年),荷蘭建立東印度公司,開始爭奪東方殖民地。天啟二年(1622年),荷蘭艦隊占領澎湖,明廷下令福建巡撫南居益將荷蘭人趕出澎湖,發動了澎湖之戰。但荷蘭人的戰艦封鎖了漳州海口,明朝水師無法出動。天啟三年(1623年)11月,南居益故意邀請荷蘭人前往廈門談判,在宴會上囚禁荷蘭代表團,並乘機襲擊燒毀了入侵明朝沿海的荷蘭戰艦。天啟四年(1624年)2月,福建巡撫南居益親自乘船到金門,下令明軍渡海出擊收復澎湖。但荷蘭軍隊依仗堅固的工事與戰艦頑抗,澎湖久攻不下。7月,南居益又派出火銃部隊支援,明軍發動總攻,一直打到風櫃仔的紅毛城下,然後雙方又形成僵持的局面。8月,明軍再次兵分三路,直逼夷城,荷蘭人勢窮力孤,不得不撤離占領了兩年的澎湖。明朝取得了澎湖之戰的勝利,成功收復了澎湖。 1633年7月,荷蘭台灣總督普特曼斯率領十三艘荷蘭戰艦,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對明朝沿海發起了進攻。荷蘭人提出中國方面立即停止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貿易,只能與荷蘭人單獨貿易,否則將繼續開戰,此無理要求遭到明朝拒絕,參戰的荷蘭艦隊9艘以及荷蘭招攬的50多艘海盜艦隊全軍覆沒。料羅灣海戰是荷蘭人在遠東空前的慘敗,鄭芝龍的水師最終奪取了從日本到南海的全部東亞制海權,當時凡航行在東亞地區的船隻,都必須花錢購買鄭芝龍的令旗,否則將被搶劫。從此荷蘭人每年向明朝船隊繳納12萬法郎的進貢,才可以保證在遠東水域的安全。這對當時歐洲的海上霸主來說,無疑是一種羞辱。 南明永曆十五年(公元1661年)三月,南明抗清名將鄭成功親率2.5萬名兵將,分乘百艘戰船,從金門出發。他們冒着風浪,越過台灣海峽,在澎湖休整幾天後直取台灣。南明永曆十六年,公元1662年,荷蘭在台灣頭目被迫到鄭成功大營,在投降書上簽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