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明武宗朱厚照:荒唐糗事一籮筐

明武宗朱厚照:荒唐糗事一籮筐,中國歷史故事。[1]

目錄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明武宗朱厚照


明武宗朱厚照是歷史上頗有爭議的一位皇帝。他不住皇宮另建豹房,沉溺酒色,廣收義子,甚至自降身份,封自己為「鎮國公」,可謂荒唐糗事一籮筐。但是應州一戰,武宗御駕親征,大敗蒙古王子。博學多才,精通梵語和佛教精義,可謂文武兼修,實在很難簡單地褒貶。


建豹房,收義子


紫禁城向來是無上皇權的象徵,是眾多野心勃勃之人魂牽夢繞的聖地。但是明武宗卻不喜歡這四四方方的深宮內院。他生性好動,崇尚自由,所以他繼位之後,就廢除了尚寢官和文書房侍奉皇帝的內官,以減少對自己行動的限制。對於每天的經筵講座,明武宗更是找一切藉口迴避逃脫,最後索性連早朝也不去了。


明武宗即位的時候剛剛十五歲,還是個少年皇帝,可是卻很有主見。大臣們為了規勸他好好上朝理政,聯名上奏,甚至以罷官相逼。可是明武宗裝出一副虛心受教的樣子,認真地聽取大臣的意見,並親切地安撫他們。可是大臣們一走,他依然我行我素,絲毫沒有改觀。久而久之,大臣們也就無奈了,加上明武宗雖然貪玩,卻不至於做出什麼傷天害理之事,大臣們也就任由他去了。


因為不喜歡住在宮中受人約束,叛逆的明武宗就謀劃着搬出宮去生活。於是,他就在皇城西北為自己建了一所豹房新宅。豹房其實並不是武宗新創,以前的貴族也有建豹房的。之所以叫做豹房,是因為其中豢養了諸如豹子之類的珍奇猛獸。明武宗的豹房始建於正德二年(1507),至正德七年(1512)共添造房屋二百餘間,耗銀二十四萬餘兩。豹房建好之後,明武宗就直接搬了進去,從此便更不願意回宮了。所以,明武宗的豹房並非單純意義上的遊樂場所,而是供其生活和處理朝政的行宮。


這所精心修建的豹房構造複雜,形同迷宮,裡面除了豢養大量猛獸之外,還建有妓院、校場、佛寺等等。所以,有人認為當時的豹房才是真正的政治中心和軍事總部。豹房之中除了野獸、僧尼、歌伎之外,還有很多武宗的義子。廣收義子也是武宗的一個怪癖,他在位短短的十幾年間,曾收有幾百個義子,甚至在正德七年(1512)一次就將一百二十七人改賜朱姓,真是曠古未聞。


在眾多義子當中,武宗最寵愛的是錢寧和江彬。錢寧自幼被賣給一個姓錢的太監,他古靈精怪,很善於逢迎,又擅長騎射,很得武帝歡心。由於武帝經常和錢寧形影不離,官員們去豹房找武帝,只要看到錢寧出來,就知道武帝肯定在裡面。另一個義子江彬原本是一名驍勇善戰的邊將,只因在一次覲見時大談兵法,深得武帝讚賞,便被收為義子,留在身邊。有一次,武宗在豹房裡和老虎玩,不知怎麼回事,老虎突然撲向武宗。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江彬不顧生命危險,挺身救駕,制服猛虎,由此更得武宗信賴。


營建「鎮國府」,自封「鎮國公」


有了豹房之後,生性不羈的明武宗還是嚮往更廣闊的世界。這時候,義子江彬就常常鼓動武宗離開京城到西北游幸,並且向武宗吹噓邊軍如何英勇善戰,引誘武宗將邊軍與京軍互調,藉以鞏固自己的勢力。按照明朝的祖制,邊軍和京軍永遠不能互相調換。因為邊軍承擔着拱衛邊境的重任,如果受到削弱,蒙古騎兵便會趁機入侵。所以輕易調換邊防,是非常危險的舉措。可是明武宗不聽大臣們的強烈反對,執意打破祖制,將邊軍調入京城,設東、西官廳,由江彬、許泰統率。


多次巡遊邊地之後,明武宗開始幻想着建立豐功偉業,像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一樣名垂青史。於是,明武宗在北方重要的軍鎮宣城修建了一座鎮國府,並且自封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一個皇帝,卻自封為將軍,甚至改名朱壽,實在是亘古至今頭一遭。他不但自封為將軍,還在往來公文上蓋上「威武大將軍」印,並令兵部存檔,戶部發餉。簡直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又當皇帝又稱臣,還給自己發餉,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是明武宗做的荒唐事兒多了,也不怕別人嘲笑非議。他很喜歡宣府的鎮國府,甚至稱那裡為「家裡」。正德十三年(1518)立春,武宗在宣城舉行迎春儀式,甚至親自設計指導,命人準備了數十輛馬車,上面滿載婦女與和尚。行進之時,婦女手中的彩球就與和尚的光頭相互撞擊,彩球紛紛落下。看着自己別出心裁的傑作,明武宗甚為高興。


為了常駐邊疆,明武宗命人大肆修繕鎮國府,並且把豹房的珍奇異寶和美女、僧人都搬了過來。這樣一來,他既可以密切關注北方動靜,又可以逃避朝臣對自己的規勸和進諫。所以,直到駕崩,明武宗也沒再回紫禁城住,而是在豹房和鎮國府兩地樂不思蜀。


「立地皇帝」劉瑾


明武宗之所以這麼沉溺玩樂,做出很多離經叛道的荒唐事兒,除了自身的個性之外,當然少不了身邊近臣的蠱惑。除了上文提到的義子之外,明武宗身邊還有很多親信的宦官,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八虎」。這「八虎」其實是八個太監,以劉瑾為首。他們整天鼓動着武宗玩這個玩那個,並且從各地搜刮奇珍異寶,供武宗玩樂。劉瑾善於逢迎,知道武宗喜歡自由,便偷偷帶他出宮去玩樂,所以深得武宗的寵信。仗着武宗的寵信,劉瑾便藉機逼迫地方官員向自己進貢,名義上是為武宗尋找奇珍異寶,實際上是為自己聚斂錢財。很多官員因為無錢或不願進貢,竟被他活活逼死。所以,朝廷官員對他又恨又怕,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立地皇帝」。


多行不義的劉瑾招致的怨恨越來越多,到了正德五年(1510),寧夏安化王反叛,起兵的名義就是清君側,滅劉瑾。可是劉瑾為了自保,把檄文藏了起來,並且讓楊一清與太監張永領兵前去鎮壓,很快就平息了戰亂。但是,劉瑾一直怕「八虎」中的其他太監奪走自己的地位,便一直對其他幾個人嚴加防範,並抓住一切時機在武宗面前詆毀他們。


楊一清就利用這個機會,趁機拉攏太監張永。張永本來就受過劉瑾的陷害,險些被逐出宮去,一直想伺機報仇。在楊一清的挑撥之下,張永決定除掉劉瑾,取而代之。


於是,同年八月,張永、楊一清剿滅了寧夏安化王的叛亂,班師回朝。在慶功宴結束之際,張永突然從袖中取出彈劾劉瑾的奏章,奏明劉瑾違法犯紀十七事,指出安化王造反皆因劉瑾,說劉瑾有反叛之心,圖謀不軌。武宗也知道劉瑾素來所做之事,便裝作酒醉的樣子問道:「劉瑾果真負我?」周圍的馬永成等人也趁機歷數劉瑾不法之事。武宗便當場命令抄家,果然在劉瑾家中搜出私刻玉璽一枚,穿宮牌五百,以及盔甲、弓箭等違禁物品若干,又發現他平時所用的摺扇裡面竟然藏有兩把鋒利的匕首,顯然有伺機弒君自立的嫌疑。於是,威風一時的劉瑾便被關押在菜廠,後被凌遲處死。據說行刑之時,許多平日遭到劉瑾迫害的人,還花錢買劉瑾被割下來的肉吃,以解心頭之恨。


御駕親征,打敗蒙古小王子


明武宗素來尚武好戰,雖然行事荒唐,卻也期望能夠在自己在位期間立下一些顯赫的軍功。他一直很崇拜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所以不惜把自己的行宮設在邊遠的宣城。終於,在正德十二年(1517)十月,明武宗期盼已久的機會來了。


蒙古小王子率兵來襲,和明軍大戰應州,殺得難解難分。眼看明軍被蒙古軍分割包圍,漸漸處於下風,明武宗作出一個大膽決定,要御駕親征,和蒙古兵一決勝負。這場御駕親征絕非作秀表演,明武宗在整個作戰過程中與士兵們同吃同住,還親手殺敵一人,這種身先士卒的精神使得明軍氣勢大振,很快就扭轉了局勢。最後,蒙古小王子只得引兵退去,明軍大勝。這場戰役讓一直渴望立功的明武宗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想當年明英宗率五十萬大軍卻在「土木堡之變」中成了蒙古軍的俘虜,而此次武宗率五六萬人抗擊四五萬人的蒙古軍取得了完勝,使蒙古兵在之後很長時間內不敢侵擾明朝。這的確是一場來之不易的勝利,明武宗在這場戰役中表現出來的指揮才能和作戰技能都讓眾人刮目相看。


死亡之謎


明武宗的死亡一直是解不開的謎團。據史書記載,在正德十五年(1520),明武宗在清江浦(江蘇淮安)南巡,釣魚的時候不幸落入水中,受了驚嚇,自此之後便落下病根。第二年,明武宗就病死在豹房中,享年三十一歲。按理說,明武宗熱衷遊獵,身體還算健壯,年紀輕輕的他怎麼會由於落水就一命嗚呼呢?於是,也有史學家考證是明武宗的義子江彬害死了武宗,但也沒有可靠的憑據。所以這個生前荒唐不羈的皇帝死後依然是一個謎。終其一生,雖然做了很多令人詬病的荒唐事兒,卻也不完全是無道的昏君。他的一生總的來說就是離經叛道,充滿傳奇色彩的,也正因此才能成為後世議論不斷的話題。


武宗熱衷佛教


明武宗不僅會帶兵作戰,還喜歡研究宗教,試圖以佛老之學來彌補儒學的不足之處。據史書記載,他精通梵文和阿拉伯語,所以可以看懂佛教原典和伊斯蘭教經典,對佛教和伊斯蘭教都頗有研究。他在位期間,也曾經大興土木建造寺院,並寵信星吉班丹、羅竹班卓、三竹拾刺等藏僧,和他們談玄論經,甚至自稱為「大慶法王西覺道圓明自在大定豐盛佛」,命禮部鑄造金印,以皇帝和大慶法王的雙重名義簽署詔誥敕令。由此可見他對佛教的熱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