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易县摆字龙灯

易县摆字龙灯

易县摆字龙灯已有三百余年历史,起源于守陵村忠义村。起初是整龙,清乾隆年间为纪念雍正在位十三年文治武功,将整龙断为十三节,每节用细绳和三个竹环相连,另加领龙绣球一个,因此又称为“十三节龙”。该龙每一节可作为汉字一个笔画,绣球为“点”,舞动中可摆出十三画以内的汉字,因而还称为“文龙”。易县摆字龙灯既能舞出中国传统龙鲜活灵动、翻江搅海、振兴图腾的气势,又能摆出“国泰民安”、“中华巨龙”等变化多样的造型字句,更能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体现创新精神,内涵更为丰富。该龙灯集艺术性、观赏性一体,在众多舞龙队中独树一帜,备受关注。易县摆字龙灯由马建民先生赞助传承。[1]摆字龙灯因龙体内置灯,并可用龙体摆出各种字形而得名,又因龙体分节而有“节龙”或“段龙”的别名。是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又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年11月,《易县摆字龙灯》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项目传承人为郑庆坤、刘宝琪。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名:易县摆字龙灯

所属地区:河北省

级 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又 称:十三节龙

历史起源

摆字龙灯产生的年代无文字可考。据传,摆字龙灯原是清朝乾隆年间成立泰陵衙门时由承德避暑山庄带来的,距今已有280余年的历史。当时是整龙,为纪念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而断成十三节,节节断开且用细绳和三个竹环紧紧相连。从清朝乾隆年间到民国初年,摆字龙灯是西陵守陵衙门拜年时的表演,舞龙者均为守陵人员。摆字龙灯也时常进皇宫表演,并多次受过皇封,慈禧太后曾赏赐龙衣两套、红蜡烛三箱。20世纪20年代以后,清西陵守陵机构瓦解,守陵人员转为农民,摆字龙灯才真正成为表达农民意愿的舞种。

表演形式

摆字龙灯由13节龙身组成,另加领龙绣球1个。每节龙身(又称龙节)长1.2米,直径约0.5米,节中央固定一个把手,内设三环套月式蜡烛签3个。蜡烛签设置精巧,舞动时烛火始终朝上不灭。龙身外罩为绘有龙鳞、龙爪的龙衣。摆字龙灯由14人表演,即蜘蛛(引龙人)一人领舞,另13人分别持龙头、龙身、龙尾摆字。蜘蛛动作灵活、滑稽,蜘蛛和其他龙灯的绣球相同,只是在绣球上画蛛网和黑蜘蛛,有降妖避邪的内涵。表演常在晚上进行,舞动时先把周围的光线全部暗下来,伴随着锣鼓镲铙的伴奏,如一条火龙翩翩起舞,不断变换队形摆出汉字,组成吉祥祝福的词句。如“天下太平”、“安居乐业”、“立(利)见大人”、“正大光明”、“中华巨龙”等等。龙灯队形丰富,有龙摆尾、地卧龙、天卧鱼、龙塔垛、跑八字等。其龙尾别具一格,可以单独行动。每摆好一字时,龙尾都要绕场一周,再到达应去的位置。[1]每个字的最后一笔,均由龙尾完成,显得活泼风趣。

继承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易县摆字龙灯没有发展起来,出现了断代。抢救、保护易县摆字龙灯是清西陵文化资源挖掘、保护的一项具体内容,对于弘扬满族文化传统、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具有着的推动作用。对此,西陵镇把抢救、保护易县摆字龙灯做为清西陵文化资源挖掘、保护的一项具体内容,做了许多工作。

荣誉记录

2018年11月,《易县摆字龙灯》入选河北省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项目传承人为郑庆坤、刘宝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