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教
成語典故
原文
公孫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之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譯文
公孫丑說:「君子不親自教育自己的兒子,為什麼呢?」孟子說:「因為情理上行不通。(父親)教育(兒子)必然要用正確的道理;用正確的道理行不通,接着便會動怒。一動怒,就反而傷了感情了。(兒子會說:)『你用正確的道理教育我,而你自己的做法就不正確。』這樣,父子之間就傷了感情。父子之間傷了感情,就壞事了。古時候相互交換兒子進行教育,父子之間不求全責備。相互求全責備,會使父子關係疏遠,父子疏遠,那就沒有比這更不幸的了。
成語解釋
易:交換。交換孩子進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