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星毛杜鵑

中文名稱:星毛杜鵑

拉丁學名:Rhododendron kyawi Lace et W. W. Smith

界屬:植物界、杜鵑屬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亞科:合瓣花亞綱、杜鵑花亞科

目科:杜鵑花目、杜鵑花科

亞屬:常綠杜鵑亞屬

星毛杜鵑(Rhododendron kyawi Lace et W. W. Smith)為杜鵑花科杜鵑屬的植物

常綠灌木,高約5-10米;枝條粗壯,葉多密生於枝頂,薄革質,長倒卵形或長橢圓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總狀傘形花序,有花10-15朵;花冠鍾狀,深紅色,花葯小,子房圓柱形,蒴果圓柱狀,花期6月,果期9-10月。

產雲南西部。緬甸東北部也有分布。

目錄

信息

種中文名:星毛杜鵑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kyawi Lace et W. W. Smith

國內分布:產雲南西部。生於海拔2000--3000米的針闊葉混交林中。

國外分布:緬甸東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水采自緬甸。

命名來源:(雲南植物研究)[not .bot .gard. edinb . 8: 216. 1914]

中國植物志:57(2):259

亞組中文名:星毛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Parishia Sleumer

組中文名:常綠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亞屬中文名:常綠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1]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約5—10米;枝條粗壯,幼時被星狀毛及腺頭剛毛,以後脫落至無毛;老枝灰白色,有層狀剝落。

葉多密生於枝頂,薄革質:長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8—20厘米,寬3.5—8厘米,幼時兩面被星狀毛,以後脫落僅在下面的毛宿存,先端鈍圓,微有小尖頭,基部圓形或寬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中脈在上面下陷,呈淺溝紋,在下面顯著隆起,側脈在兩面均微現, 約15--16對; 葉柄圓柱狀,長1.5—4.5厘米,幼時被星狀毛及腺體,以後光滑。

總狀傘形花序,有花10—15朵;總軸長2.5—4厘米,被星狀毛及腺頭剛毛;花梗長1.5—3厘米, 有密集的腺頭剛毛; 花萼杯狀,有5齒,萼片成寬三角形,頂端銳尖,長1毫米,紅色花冠鍾狀, 長4—5.5厘米, 口徑4--4.5厘米,基部寬闊,直徑1.2厘米,深紅色,有5個深色的密腺囊,外面有稀疏的長腺毛,5裂,裂片近圓形, 長1.5厘米,寬2厘米,頂端無缺;雄蕊10,不等長,長約3—3.5厘米,細瘦,僅下部1/2被短絨毛,其餘光滑,花葯小,長僅2.5毫米;子房圓柱形,長約5—7毫米,直徑約3毫米, 密被砧狀短絨毛及垃枘腺體; 花柱長 3.5—4.5厘米,與花冠近等長,下部1/2有少許腺體,稀光滑;柱頭膨大成頭狀。

蒴果柱狀,長2--2.5厘米,直徑約6毫米,密被星狀毛及腺體,成熟後頂端6裂。 花期6月,果期9--10月。[2]

本種提示

本種葉片,枝條及花的各部有毛為其主要特徵,長達5.5厘米。花萼小,長僅2毫米,葉長約20厘米等特徵可以與其他種相區別。[3]

本組概述

Sect.Ponticum G.Don,* Gen.Hist.3:843.1834.—— Sect.Leiorrhodium Rehd.In Journ.Arn.Arb.15;269.1934. 組的特徵同亞屬。 Sleumer in Bot.Jahrb.74(4):542—550.1949.將本組分成21亞組(Subsection), 而Cullen & Chamberlain in Not.Bot.Gard. Edinb.36.37. 1978—1979.將本 組改分成24亞組(Subsection).本書綜合了以上兩種意見,略有調整,分成13亞組 (Subsection)將Subsect.Venator Chamb.仍放入星毛杜鵑亞組Subsect.Parishia Sleumer內。 本組共有267種,主要分布於北半球,亞洲東南部,少數種類分布於歐洲及北美洲。 我國有251種,多集中分布於西南部,少數種類向東分布至台灣;在我國西南部山區,海 拔2 000—3 500米的中山地帶,常有純杜鵑林分布,在貴州西部、黔西、大方及畢節三 縣,更是杜鵑林連成一片,綿延百餘里,成為我國特有而著名的「百里杜鵑林」.每當春末 夏初,各種杜鵑花爭相開放,千姿百態,色彩繽粉,匯成花海,持續達一月之久,景色十 分壯觀。組的模式種:Rhodendron ponticum Linn.本組的杜鵑花、葉常綠,花形較大,色彩艷麗,是世界著名的觀賞花卉,各國已廣泛引種栽培,尤以英國、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最為普遍。我國的廬山植物園、四川灌縣的華西樹木保護中心、昆明植物園及杭州植物園栽培較多,有一定規模。此外,其木材細密可以用於製造器具及精細雕刻。產於青海的隴蜀杜鵑R.przewalskii Maxim、產於華南的嶺南杜鵑R.mariae Hance的葉可以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產於長江流域各省的羊躑躅R.molle G.Don有毒,也可以做藥用。大白杜鵑R.decorum Franch的花在滇、川、藏的少數民族地區可以做蔬菜供食用。 [4]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杜鵑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岩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於疏林下散植。杜鵑也是花籬的良好材料,毛鵑還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杜鵑專類園極具特色。在花季中綻放時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牆或屏障。

藥用價值

根(杜鵑根):酸、甘、溫。活血,止痛,祛風,止痛。用於吐血、衄血,月經不調,崩漏,風濕痛,跌打損傷。葉(杜鵑葉):酸,平。清熱解毒,止血。用於癰腫疔瘡,外傷出血,癮疹。花(杜鵑):酸、甘,溫。活血,調經,祛風濕。用於月經不調,經閉,崩漏,跌打損傷,風濕痛,吐血,衄血。

【佤藥】歹哩啞:花、果實治療月經不調,閉經,跌打損傷,風濕痛,吐血,衄血;根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崩漏,腸風下血,閉經《滇藥錄》。

經濟價值

有的葉花可入藥或提取芳香油,有的花可食用,樹皮和葉可提制烤膠,木材可做工藝品等。高山杜鵑根系發達,是很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