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景公
晉景公,姬姓,名獳,一名據[1],是中國春秋時代諸侯國晉國的一位君主。為晉文公之孫、晉成公之子。於前599年繼其父晉成公在位,至前581年去世,共計十九年,之後由其子晉厲公繼位。晉景公曾被楚國打敗,使楚莊王成為霸主,不過晉景公亦曾攻敗齊國。晉景公在晚年將國都由絳遷往新田(今山西侯馬),並改稱新絳。之後又發兵消除專政的趙氏家族,取得了公室對卿族的第一次勝利。
目錄
人物生平
邲之戰
公元前599年(景公元年)的春季,陳國大夫夏征舒殺死了自己的國君陳靈公。
公元前597年(景公三年),楚莊王包圍鄭國,鄭國向晉國求救。晉國派荀林父統帥中軍,隨會統帥上軍,趙朔統帥下軍,郤克、欒書、先谷、韓厥、鞏朔輔佐他們。六月,晉軍趕到黃河。聽說楚國已降服鄭國,鄭伯脫去上衣露出胳膊與楚國結盟,楚軍就回去了,荀林父想班師回晉。先谷說:「總算是來救鄭國的,不到達不可以,否則將帥將要離心離德。」晉軍終於渡過黃河。楚國已經降服鄭國,想在黃河飲馬揚名就離開鄭國。楚晉兩軍大戰,鄭國剛剛歸附楚國,懼怕楚國,反而幫助楚軍進攻晉軍。晉軍大敗,退到黃河邊,士兵爭船渡河,船中有很多被砍掉的手指。楚國俘虜了晉軍大將智。晉軍返回晉國後,林父說:「我是大將,晉軍失敗我應該被殺,請求死罪。」晉景公想答應他。隨會說:「過去文公與楚國在城濮作戰,楚成王回到楚國後殺死了大將子玉,文公才高興。今天,楚國已經打敗了我軍,我們又殺死自己的將軍,這是幫助楚國殺死楚國的仇人。」晉景公聽了這番話才罷手。
公元前596年(景公四年),先谷因為是第一個建議出兵而使晉軍在黃河畔吃了敗仗的,他害怕被殺,於是逃亡到翟,與翟國商量討伐晉國。晉國發覺後就誅滅了先谷整個家族。先谷是先軫的兒子。
赤狄戰爭
公元前595年(景公五年),晉國因為鄭國援助楚國而討伐鄭國。當時的楚莊王很強大,結果在黃河邊挫敗了晉軍。
公元前594年(景公六年),楚國討伐宋國,宋國便向晉國求援,晉國想去援救。伯宗獻計說:「楚國,上天正在使它昌盛,不能阻擋。」於是晉國派解揚謊稱救援宋國。鄭國人抓住解揚把他交給了楚國,楚國賞賜了他很多財物,讓他說反話,以使宋國儘快敗下陣來。解揚假裝許諾,終於將晉君的話告訴了宋國。楚國知道後想殺死解揚,有人勸諫,楚國便放回了解揚。
鞌之戰
公元前592年(景公八年),晉國派郤克出使齊國。齊頃公的母親從樓上觀看而發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郤克駝背,而魯國使者跛足,衛國使者一隻眼瞎,這樣,齊君也派同樣的殘疾人去引導賓客。郤克很生氣,回到黃河畔發誓說:「不報復齊國,河伯來見證!」郤克返回晉國,向晉君請求攻打齊國。晉景公詢問進攻的原因後,說:「你有怨氣,怎麼能夠煩擾國家呢?」晉君沒有聽。魏文子因年邁請求辭職,推薦了郤克,郤克執掌國家政權。
公元前591年(景公九年),楚莊王逝世。晉國討伐齊國,齊國派太子彊到晉國做人質,晉軍才停止進攻。
公元前589年(景公十一年)的春季,齊國討伐魯國,奪取了隆。魯國向衛國告急。衛國和魯國都通過郤克賂晉國求救。晉國就派郤克、欒書、韓厥用八百輛戰車和魯國、衛國共同討伐齊國。夏天,晉國與齊頃公在鞌交戰,頃公受傷被困,於是便與他的護右交換了座位,下車去找水喝,從而逃脫而去。齊軍大敗而逃,晉國追趕敗兵一直達到齊都。頃公獻上寶器求和,晉國不同意。郤克說:「一定要得到蕭桐侄子作人質。」齊國使者說:「蕭桐侄子是頃公的母親,頃公的母親如同晉君的母親,怎麼一定要得到她呢?你們太不講信義了,請求再一次交戰。」結果晉才答應與齊講和而離去。楚申公巫臣偷娶了夏姬逃到晉國,晉君拜巫臣做邢邑大夫。
晉楚爭霸
在晉國大敗齊國後,楚共王興全國之師,並聯合鄭、蔡、許等盟國攻打魯、衛為齊國復仇。魯、衛雙雙求和。楚國便邀魯、蔡、許、秦、宋、陳、衛、鄭、齊、曹、邾、薛和鄫等共計十四個諸侯在蜀(山東泰安東南)會盟。景公為與之抗衡,便向天子獻上齊國俘虜。
公元前588年(景公十二年),景公挾鞌之戰大勝之威,命郤克與衛國聯軍將赤狄最後一部嗇咎如翦滅。冬季,齊頃公到了晉國,想尊稱晉景公做王,景公辭謝不敢當。晉國開始設置六軍,韓厥、鞏朔、趙穿、荀騅、趙括、趙旃為卿。智罃也從楚國返回晉國。
公元前587年(景公十三年),魯成公朝拜晉君,晉君很不禮貌,魯君生氣離去,背叛了晉國。其後晉國討伐鄭國,攻下了汜。
聯吳制楚
公元前586年(景公十四年),梁山發生山崩。晉君詢部伯宗,伯宗認為不值得大驚小怪。
公元前584年(景公十六年),楚國大將子反怨恨巫臣,殺死了巫臣整個家族。巫臣十分氣惱,給子反一封信說:「一定讓你疲於奔命!」於是巫臣請求出使吳國,讓自己的兒子作吳國的行人,教吳國士兵乘車打仗。吳、晉兩國開始有交往,約定討伐楚國。
病重逝世
公元前583年(景公十七年),晉國殺死了趙同、趙括,並滅亡了他們的家族。韓厥說:「怎麼能忘記趙衰、趙盾的功勞呢?怎麼能斷絕他們的香火呢?」於是,晉君又讓趙氏庶子趙武作為趙氏後代,又封給他城池。
軼事典故
景公生病之後,做了一個惡夢。醒來後召桑田巫詢問,巫師認為他將吃不到新麥了。不久,景公病情加重,便向秦國求醫。秦桓公派醫緩前來診治。在醫緩來之前,景公又夢到疾病變成二個小孩,一個說:「那人可是良醫呀,恐會傷到我,需要逃跑嗎?」另一個則說:「我們在肓之上,膏之下,他能將我們怎麼樣?」醫緩來後,直言景公已是病入肓膏,無法醫治(這個故事後來就演變成了成語:病入膏肓)。景公認為他是良醫,並贈以厚禮護送回國。不久,景公想吃麥做的飯,令人獻上新麥,讓桑田巫看到新麥,然後將其殺掉。正準備吃飯前感到腹脹,便去上廁所,但卻掉到糞坑中死亡。此時有個宦官夢見自己背着景公登天,於是在中午由他將景公從茅廁中背出來,並用他來殉葬。
歷史評價
方朝暉所著的《春秋左傳人物譜》中讚揚了景公的霸業成就。認為景公之所以能反敗為勝,一反趙盾專政時代的霸業中衰及諸侯離心。一方面是晉國人材輩出。另一方面,景公本人在邲之戰失敗後,冷靜沉著,既不自亂方寸,沒有大肆對內部問罪;對外也沒有急於雪恥而盲目出兵。且還懂得知人善用,有容人的雅量。
《春秋左傳人物譜》又總結了《左傳》對景公一生所犯錯誤的記載。一是在景公十二年對魯成公不敬;二是為拉攏齊國,強迫魯國歸還汶陽之田令諸侯離心;最後則是晚年以武力壓服鄭國,令鄭國存有背晉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