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楚爭霸戰爭
簡介
其主要戰役有前632年城濮之戰晉勝,前597年邲之戰楚勝,前575年鄢陵之戰晉勝,並稱晉楚三大戰役。鄢陵之戰時晉國俘獲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隻眼睛;楚國的盟軍鄭將唐苟為保護鄭成公敗逃而戰死。此後還有前557年的湛阪之戰,晉國再次擊敗楚國,並第三次攻入楚國本土,迫使楚國參加弭兵之會。雖然晉國在城濮之戰、穎北之戰、鄢陵之戰、湛阪之戰等戰役中先後擊敗楚國,並在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焦夷之戰和湛阪之戰多次攻入楚國本土,迫使楚國不斷退卻,但晉國因國內六卿專權,互相爭鬥,不得已對外罷兵。同時中原各國連經戰火之苦,疲睏不堪,公元前546年,由宋國出面促成晉、楚之間的弭兵大會,與會各國(共晉、楚、宋、魯、衛、陳、鄭、曹、許、蔡等十四國參加)奉晉、楚兩國為共同霸主,形成了表面的平分霸權,實際晉國占優勢的形勢。
評價
晉國、楚國分別位於中原地區南北,各自側後均有一些較為落後的部族和小國,具有廣闊的開拓地域。晉國一開始位於今山西南部,春秋初期因公族內爭,發展不大。至曲沃武公時統一全晉。其子獻公繼位後,擴一軍為二軍,開始向外擴展,先後擊滅、征服霍、魏、耿、虢、虞等小國,成為北方強國。晉文公執政後,擴二軍為三軍,並因平王子帶之亂有功,獲得黃河北岸戰略要地南陽(今河南沁陽以南溫縣、孟縣地區),建立了晉南下擴張的基地。晉國境內城鎮密布,人口眾多,經濟發達,坐擁華夏文明起源地的河東鹽池,鐵、銅、煤等礦產資源豐富。晉國鼎盛時期,地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陝西省東部與北部、河北省中部與南部、河南省北部、西部、山東西北部與內蒙古一部分的廣大地區。 楚國一開始在湖北中西部,在春秋擴展至越章(大別山南、長江以北地區)及鄂(今湖北鄂城)。鄂位於長江中游,銅礦資源豐富,是楚國東方戰略要地和重要的兵工基地。春秋初期的楚國,實力不斷增強,楚君熊通自尊為王(楚莊王)。至成王時(公元前671—前626年),國都由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遷郢(今湖北江陵,一說在今湖北宜城東南),已占有江漢流域及其以南廣大地區,吞併了權、羅、盧、占、鄧、申、息等小國。當楚國北向中原擴展時,受到中原霸主齊桓公之遏制。因雙方均無必勝把握,遂訂立召陵之盟,各自退兵。楚北上受阻,遂轉向東方,相繼吞併了弦、黃、英等小國。齊桓公死後,齊霸業衰落。楚再度向中原擴展勢力。此時,宋襄公亦企圖繼齊稱霸,但在泓(今河南拓城西北)被楚擊敗(參見泓水之戰)。於是,中原各小國相繼附楚。楚國也直接面對另外三個大國的勢力範圍,即東方之齊國、西方之秦國及北方之晉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