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普呂東

來自 網絡網的圖片

普呂東,(1758~1823)Prud'hon Pierre-Paul法國畫家。1758年4月4日生於法國克呂厄市一個貧苦家庭。父親是個石匠。兄弟姐妹13人,他最小。由於早年失怙,自幼過着孤苦伶仃的生活。靠當地神父的培養,他漸漸愛上了繪畫。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普呂東 [1]

外文名稱 Prud'hon Pierre-Paul

國籍 法國

出生日期 1758年

逝世日期 1823年

職業 畫家

代表作品 《西風神劫走普塞克》、《約瑟芬皇后》

簡介

1774年,拜勃艮第省的第戎畫家德沃熱為師。後來,這位老師成了他的保護人,無論在經濟上還是藝術創作上,都給了這位未來的畫家以巨大的幫助。 1823年2月16日卒於巴黎。早年留學羅馬。藝術上受文藝復興諸名家,特別是L.達·芬奇和科雷喬的影響。作品追求古典美,富於感情色彩。代表作《"正義"與神聖的"復仇"追逐"罪惡"》、《西風神劫走普塞克》、《約瑟芬皇后》3幅均藏於盧浮宮博物館。

《安東尼夫人和孩子們的像》

普呂東是位出色的肖像畫家,他的肖像注重人物的情感表現。在這幅母子三人的畫幅中,動勢和表情可見母子之情意,作為以人物為主體的肖像畫,畫家很在意人像的構圖安排,三個人的頭像在暗背景襯托下很鮮明,聚散仰俯既有疏密動態變化,又有相依母親統一和諧之美。

肖像畫的關鍵在於神貌俱佳,中國傳統觀念稱形神兼備方為高手,普呂東就是這樣的高手。

筆法細膩柔和,素描與色彩融化在形象之中,寫實中隱現理想美的追求。

個人經歷

1780年,普呂東來到巴黎,這裡新鮮的藝術空氣加速了他的成長。在巴黎的三年期間,他接受了古典主義追求"理想美"的思想,終於在第戎的一次羅馬獎繪畫競賽上成為一名佼佼者。隨後他去了意大利,在那裡又受到文藝復興諸大師的畫風的影響,尤其對柯勒喬的作品,他感到分外親近,決心以柯勒喬作為自己追隨的榜樣。

普呂東雖嚮往嚴格的理想美,但在他的許多肖像畫上,往往更注意人物的情感要素。他常採用側面光來加強這種人的情感要素,使形象充滿抒情味。因而有人說他的古典主義是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他的畫明暗渲染趨於協調。為要取得柔和的效果,他畫的神話人物或婦女肖像,都是飄忽不定,如夢一般地處在朦朧的境地。人們管他"法蘭西的柯勒喬",就是由於他的繪畫形象太柔美。

約瑟芬皇后像》皮埃爾-保羅·普呂東" style="float: right;" src="8759287ab4dfc1862f73b37c" data-layout="right" width="435" height="600" owner="" data-imgref="1"/>代表作品

《約瑟芬皇后像》

皇后約瑟芬是拿破崙的妻子,由於畫家得到拿破崙的器重而允許為他妻子畫像。畫家為了表現皇后的美麗、端莊,曾反覆研究畫了大量的草圖,最後於1805年完成這幅傳世肖像傑作。

畫家將皇后安排在馬爾梅松城堡花園一角的樹林間,皇后斜靠在石椅上,左手托着頭陷入沉思之中,她上身着袒胸露肩的透體薄紗長裙,一條紅色鑲着花邊的大氅墊着石椅又翻蓋在膝上,畫家着意描繪皇后修長豐滿圓渾的身體,突出那嬌嫩的肢體和胸部,藉以表現古典美質,但沒有羅可可那種宮廷婦女的華貴氣息。人物面貌和神情及所處的環境,隱含一種冷落感,約瑟芬那深思的面容,似乎在向世人表白她無法訴說的心境。古典主義畫家普呂東在這幅肖像中,表明他已邁向浪漫主義。 《誘拐普賽克》

在人間的一個王國里,有三位姿色出眾的公主,尤其是最小的普賽克美麗絕倫,人們崇拜她勝過美神維納斯,這使維納斯十分嫉恨,就派丘比特去用魔力毀掉她,當丘比特見到普賽克時被她的美貌所感動,而偷偷愛上了她,於是化着精靈與普賽克私下結了婚,並為她造一座宮殿,總在夜晚與情人偷偷幽會。這幅畫就是描繪西風神澤菲爾托着夢鄉中的普賽克,在小天使的簇擁下去見丘比特的情景。畫面上風神和小天使卷着普賽克,冉冉而騰雲駕霧,人物飄忽在宇宙間如夢幻一般,睡夢中的普賽克裸露着玉體,姿態嬌媚而不失端莊。畫家以聚光畫法,明亮的人00體在暗暖色的天空襯托下更加鮮明突出,用飄卷的布幔來增強飛行的風動感。呈現在受光處的少女圓渾豐艷,身體的曲線變化富有流動的韻律感,既充滿青春活力,又煥發出一種脫俗的典雅光彩,體態十分完美。

畫中夢幻景色,體現了畫家追求理想化超自然的意境,這是對達·芬奇和柯勒喬藝術精神的領悟所得。當這幅畫於1808年展出時引起巴黎的鬨動,拿破崙親自到盧浮宮為畫家頒發了榮譽勛位和勳章。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