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路街道
概況
1959年2月建立街道,以普陀路命名。辦事處設在江寧路1235號,下轄17個居民委員會,共有居民1.2萬餘戶,4萬餘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1萬餘人。解放後,先後興建長壽路橋、昌化路橋、西康路橋,改建江寧路橋,擴建多條道路,改善了與吳淞江北岸、閘北區及鐵路上海站的交通。今境內有主要道路12條,其中長壽路、江寧路為溝通市區的主要交通幹道,人流量與車流量均很高,有13條公交線路經過設站停靠,交通便捷在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方面,修繕、擴建了原有里弄住房,並在江寧路、宜昌路、西康路等處,新建多幢多層住宅樓房。境內大部分工廠、商店、醫院都進行了整修、擴建,興建多幢高層辦公大樓和廠房。。陀路街道於1982年、1984年2次評為市衛生先進集體,1985年、1986年2次評為市文明衛生單位。長壽路於1984年9月被市命名為文明街。江寧路(境內段)於1990年亦被評為文明街。1991年10月4日,調整行政區劃,撤銷普陀路街道和膠州路街道,合併新建長壽路街道。
歷史人文
昔時,地處吳淞江下游泛濫改道的主要地區,明代中葉,吳淞江在境東北奪其支河宋家浜流入黃浦江,在境北界形成一個大河曲。19世紀末,徐公浦、東蘆浦縱貫南北,草長浦橫穿中部,3水分支密布全境。沿江有小沙渡、潭子灣渡、潘家灣渡和檳榔路渡等渡口溝通兩岸交通。全境為農村水鄉風貌,有草鞋浜前浜(村)、後浜(村)、陳家橋等村落。該地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被擴占為公共租界,20世紀初,租界工部局在境內闢築戈登路(今江寧路)、勞勃生路(今長壽路)、小沙渡路(今西康路)、澳門路等。民族資本家首先在境內興辦榨油廠、麵粉廠。日商自清宣統三年(1911年)起,在吳淞江南岸興辦的10多家大型棉紡廠中,街道內占7家。民族資本家也陸續興建工廠,至30年代,境內除紡織、麵粉業外,興辦了輕工、機械、電機、造紙、印刷等工業。著名的有申新九廠、申新二廠、統益紗廠、日商內外棉諸紗廠及阜新麵粉廠、福新煙廠、中華書局上海印刷所等。其中棉紡織業的紡錠、織機數約占全市的四分之一,麵粉業產量為全市之冠,是滬西老工業區的主要地區。隨着工業的發展,境內河道均被填沒,東北部為工廠集中地區,南部為居民聚居的大街小巷,間有一些工廠,勞勃生路與戈登路、小沙渡路交匯一帶,商業日漸興盛。民國34年(1945年)建立區建置時,即為其轄地。
社會事業
境內有市屬工廠40家,覆蓋面積占街境面積54%。其中有20家職工人數在千人以上具有50年以上廠齡的國家骨幹企業。另有區屬工廠8家,商店180多家,街道所屬集體企事業單位80多個,菜場2個,集貿市場3個。與膠州路街道相連的長壽路、西康路一帶,店肆集中,行業齊全,是區內最早的商業中心。隨着長壽路商業街的改造,調整網點,整修門面,擴大經營範圍,提高商品檔次,市面日趨繁榮。1984年,街道以飲食、旅館等第三產業起步,至1987年向第二產業發展,建成一些創稅利較高的骨幹企業。永生五金電器廠生產的冰箱門封條質量好,暢銷國內。1990年,街道集體經濟營業總額達2107.3萬元,利潤244.6萬元,上繳稅金105.9萬元。境內有中學1所、小學5所、幼兒園5所、街道文化中心、圖書館各1所,衛生醫療機構有區婦嬰保健院、利群醫院、上海紡織局第一醫院和街道醫院等。這裡又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運動的發源地之一。境內人民革命鬥爭遺蹟有:上海第一工人補習學校、滬西工友俱樂部、烈士顧正紅生前革命鬥爭和生活的地方、二二抗暴鬥爭的申新九廠等。著名的玉佛禪寺坐落在安遠路、江寧路口,每年接待大量信徒和中外遊客。以該寺為中心的旅遊配套設施的開發工作已列入區的八五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