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景陽崗遺址

中文名稱 : 景陽崗遺址

地理位置 : 山東省聊城陽穀縣城東張秋鎮

發現時間 : 1973年

遺址面積 : 約7578平方米

出土文物 : 陶器、瓮、鼎、鬲、盆等

遺址等級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陽崗遺址位於山東省聊城陽穀縣城東張秋鎮。據地方志記載這裡原來崗阜起伏,草密林茂,傳說為「武松打虎」之處,遺址內台基上有始建於明代的「武松廟[1]陽穀景陽崗遺址發現於1973年。1994年,修建景陽崗公園時發現史前城牆遺存,經詳細的調查、鑽探,發現景陽崗遺址是一處龍山時代城址。城址平面呈橢圓形形,東北西南向,城內有大、小兩個台基。大台基位於南部,面積9萬平方米,小台基在北面,面積1萬平方米。1995年秋,為了解大、小台基的關係及其修築方式,大、小台基與城牆的關係及小台基的結構,文物部門對遺址局部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大小台基是與城牆同時修築的,為加固擴大台基,小台基南部還曾進行過三次增修。在小台基上清理的一批龍山文化灰坑中,發現了一些頭骨及狗的前、後肢骨,其中13號坑內有一具比較完整的狗骨架,它們的北部有一長方形活動面,表明古人可能在此舉行過祭祀活動。

977年12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第一提名獎[2],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龍山文化特徵

陽穀景陽崗遺址出土的龍山文化遺物具有明顯的地方性。在陶器中,以灰陶為主,黑陶較少,紅褐陶占有一定比例。紋飾以素麵為主,有較多的籃紋繩紋方格紋。器類以盆、罐、豆、盒、瓮為常見,較少,以罐作為主要炊器之一,鬲部飾繩紋,具有許多異於典型龍山文化的特點[3]。上述特徵顯示這個地區的文化面貌即與魯北地區龍山文化城子崖類型有一定差異,更與中原龍山文化不同,但與它們存在密切的聯繫,似乎代表海岱地區龍山文化的一個地方類型,也為中原與海岱文化區的關係研究提供了新資料。

遺址地點情況

在遺址北部清理出龍山文化灰坑1個、春秋墓1座。灰坑剖面有清晰的文化層,堆積厚約1.5米。上層為耕土,呈灰褐色,陶片、獸骨遍布;耕土層下為漢代商周文化層;最下層為龍山文化堆積。出土了大量龍山文化中晚期的遺物,多為生活器皿。灰坑底部發現一完整牛骨架,似為祭品,對古代家畜飼養的起源、馴用、牲畜祭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另外,還採集有小骨針、蚌刀石刀石斧等。春秋墓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東西長3.5米,南北寬2米,殘深3.2米[4]。墓底中部有一長方形腰坑,坑內殉狗一隻,頭向東。墓內出土遺物有陶器銅器骨器等共1770餘件。1994年,聊城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組織文物勘探隊在配合陽穀縣景陽岡公園開發建設工程中又發現一座龍山文化城址。城址平面近似橢圓形,東北——西南走向,西端較窄,中部弧形凸出,南北長約1150米,北端寬約230米,南端寬約330米,中部最寬處約400米,總面積約為35萬平方米。同年底至1996年冬,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聊城地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又聯合對其進行了鑽探、試掘工作,發掘面積為1200平方米。經挖掘發現,地面已無城垣遺蹟,地下城垣保存完好。古城遺址東北角現有南北向水渠穿過,從水渠西壁可見耕土下即有岳石文化城垣殘基,其外側被東周城垣殘基打破。岳石文化殘垣下壓龍山文化城垣,其頂部到水渠底高1米餘,渠底見水,無法鑽探,估計渠底以下還會有數類以上的城垣。水渠壁上暴露的龍山城垣內側夯層向里傾斜,夯層較厚,不規整,城垣外壁陡直,打破內側城垣的灰坑,屬於龍山文化中晚期。城址中心處並存大小兩個利用原自然岡丘經部分加工而成的台址。大、小台址分上、下兩層,下層主要用純淨黃褐面沙土夯築,上層為灰花土築成。夯具圓棍夯石器夯,夯窩明顯,夯面清楚。

現狀

陽穀景陽崗遺址是魯西北地區發現最早的龍山文化城址,其規模大、規格高,在全國亦屬罕見[5]。城內大、小台基布局清楚,又在小台基上發現了祭祀遺存,這些都為研究龍山時期城市結構、功能及社會形態提出了新的課題和線索。有部分專家認為這裡可能是「舜都」。龍山文化,因最早發現於山東章丘龍山鎮而得名,距今約4350-3950年。龍山文化陶器以灰陶為主,並燒出了薄如蛋殼的黑陶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國制陶史上的頂峰時期。龍山文化遺址中開始出現長方形土台式建築,而且城址開始大量出現,近年在聊城境內古濟水沿岸先後發現了以景陽崗、教場鋪為核心的八座龍山文化城址,形成了一個城址群,這表明當時已經開始跨入文明社會門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