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智
拼音; zhì
注音; ㄓˋ
部首; 日
筆畫總數; 12
結構; 上下結構
筆順編號; 3113 4251 2511
異形字; 知、࢜�、ࣉ�、ा�、ॏ�、ॏ�
字級; 一級字(2670)
平水韻; 去聲四寘
四角; 86600
統一碼; CJK 統一漢字 U+667A
五筆; TDKJ
倉頡; ORA
鄭碼; MAJK
字源演變
形聲字。甲骨文作從於,知聲。形旁於是竽的象形字,表示智的本義與竽聲可知心跡有關。知是從口、矢聲的形聲字,本義為口之所陳,心跡可識,於智表音,智與知聲韻並同。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道篇》"智慧出"作"知",《戰國縱橫家書》"智能免國"作"知",後乃孳乳分化而為智字。商代智字所從構件或作A(示),乃誤刻,甲骨文中此類字甚夥。至西周時,增加飾件B,同時構件矢訛作大,對表音有影響。
春秋沿襲了西周的作法。戰國時主流結構又回復於從於、知聲、填加的飾件依然保留,多作C或D,《說文》厘定為"從白(zì),從於,從知",,可視為理據重構。其所謂從白,其實是構件之E或F。隸變後楷體作智,是小篆筆勢、筆意變化的結果。或作㉻、叾,是小篆的不同隸定。作㉻、叾,俗體。本義指智慧、才智。毛公鼎:"弘唯乃智。"《老子》:"絕聖棄智,民利百倍。"中山王骨鼎:"事愚女(如)智。"通"知"。G鼎:"今余方壯,智天若否。"雲夢秦簡《語書》:"令吏民皆明智之。族姓。智君子之鑑:"智君子之弄鑒。"戰國晉有智伯 。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七】【矢部】義切
識詞也。從白從虧從知 。
說文解字注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字部】
〔古文〕叼《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知義切。音置。同㉻。或作智。《說文》:識詞也。從白、從虧、從知。
按經典相承作智。《釋名》:智,知也。無所不知也。《孟子》: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荀子·正名篇》:知而有所合謂之智。
按經典或通用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