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智者大師

 

 

 

目錄

智顗

智者大師一般指智顗 智顗(公元538年農曆2月16日-公元597年農曆8月3日),中國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實際的創始者。 俗姓陳,隋代荊州華容(今湖北監利市)人,祖籍穎川(河南禹州)。 世稱智者大師、天台大師七歲即好往伽藍,諸僧口授普門品一遍,即誦持之。 年十八,投果願寺法緒出家。 未久,隨慧曠學律藏,兼通方等,後入太賢山,誦法華、無量義、普賢觀諸經,二旬通達其義。 陳天嘉元年(公元560年),入光州大蘇山,參謁慧思,慧思為示普賢道場,講說四安樂行,師遂居止之。 一日,誦法華經藥王品,豁然開悟。 既而代慧思開講筵,更受其付囑入金陵弘傳禪法。 於瓦官寺開法華經題,從而樹立新宗義,判釋經教,奠定了天台宗教觀之基礎。 概述內容主要引自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人物生平

父親是梁朝的官吏。 十七歲時,值梁末兵亂,家庭分散,顛沛流離,遂在荊州長沙寺佛像前發願為僧。 十八歲投湘州(今湖南長沙市)果願寺法緒出家,授以十戒; 師叫他去慧曠律師處學律,二十歲受具足戒。 這時他已精研律學,深好禪觀。 陳文帝天嘉元年(560),聽說慧思禪師從北方南下,居於光州(今河南光山縣)大蘇山,他就前往請益。 慧思為他演說四安樂行,他日夜勤習,造詣甚深。 二十三歲拜慧思為師,修習禪法,證得法華三昧。 陳光大元年(567)慧思臨去南嶽時,囑他往金陵(今南京)弘傳禪法,他就和法喜等二十七人一同東下,到達陳都講禪。過了兩年(569),受請主瓦官寺開講《法華經》,樹立新的宗義,判釋經教,奠定了一宗教觀的基礎。 智顗住瓦官寺前後八年,除講《法華經》而外,還講《大智度論》和《次第禪門》(即《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寫出《六妙法門》等。 陳太建七年(575)離開金陵,初入天台山,於北面山峰,創立伽藍,栽植松栗,引入流泉。又往寺北的華頂峰,行頭陀行,晝夜禪觀。 陳至德三年(585)三月,智顗再到金陵,住靈曜寺。陳少主請於太極殿講《大智度論》,又講《仁王般若經》,慧暅、慧曠、慧辯等名僧都奉命參加討論。 後移居光宅寺,講《法華經》。弟子灌頂隨聽隨記,錄成《法華文句》。 此後智顗所講經義,多由灌頂筆錄成書。陳亡,智顗上廬山隱修。 隋開皇十一年(591),晉王楊廣為揚州總管,遣使到廬山堅請智顗往揚州傳戒,他即前去為楊廣授菩薩戒,受到「智者」的稱號。次年(592)他回到故鄉荊州,於當陽縣玉泉山創立玉泉寺。 此後兩年(593—594)在寺講《法華經玄義》《摩訶止觀》

開皇十五年(595)春,智顗又從楊廣之請,再到揚州,撰《淨名經疏》,九月,辭歸天台,重整山寺,習靜林泉,這時他已五十八歲了。 以後兩年(597),會稽嘉祥寺沙門吉藏,曾奉書天台邀請他到嘉祥寺講《法華經》,他因病未能前往。 過了些時,他在病中對弟子們口授《觀心論》。 十月,楊廣遣使入山迎請,他仍勉強出山,走到石城,疾亟不能前進,不久入寂,世壽六十歲,僧臘四十。 智顗生平造寺三十六所,入滅後,晉王依照他的遺願在天台山另行創建佛剎,後於大業元年(605)題名為國清寺。 印光大師雲:智者大師,釋迦之化身也。 臨終有問:「未審大師證入何位?」 答曰:「我不領眾,必淨六根(即十信位,獲六根清淨,如法華經法師功德品所明)。 損己利人,但(只,僅)登五品(五品,即觀行位,圓伏五住煩惱,而見惑尚未斷除)。」 (下略)實恐後人未證謂證,故以身說法,令其自知慚愧,不敢妄擬故耳。(印光大師《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人物成就

智顗廣弘教法,創五時八教的判教方法,發明一念三千,三諦圓融的思想,成立天台宗的思想體系。 他成為中國佛教宗派史上第一個宗派——天台宗的始祖,也是實際的創始者。 因智顗晚年居住天台山,故稱為天台宗。 因以《法華經》為主要教義根據,故亦稱法華宗。 他強調止觀雙修的原則,發明一心三觀圓融三諦一念三千的道理。 在傳承系譜上,尊龍樹為初祖,以北齊慧文為二祖,慧思為三祖,智顗是四祖。 自智顗以來,代代相傳。十一世紀初,因爭論智顗《金光明玄義》廣本的真偽,分為山家和山外兩派。 山外不久衰微,今所傳者都是山家派。 因隋煬帝授予他智者之號,故世稱『智者大師』。 著有《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各二十卷及四教義等著作,生前度僧四千餘人,傳業弟子三十二,以灌頂、智越等最著名。 智顗弘法三十餘年,其著作小部分是親自撰寫的,大部分由弟子灌頂隨聽隨錄整理成書。

人物年表

智顗大師年譜 公元538年(梁大同四年),一歲。 大師生於荊州之華容。 父陳起祖,學通經傳,談吐絕綸,梁元帝時,為散騎常侍,封益陽侯。 54年(梁大同十年),七歲。 聰明好學,喜往伽藍,有脫俗志,能背誦《普門品》。 552年(梁承聖元年),十五歲。 欲出家,二親不許,乃刻檀像禮誦 554年(梁承聖三年),十七歲。 於時政局動盪,權力變更,又父母雙亡,遂於荊州長沙寺佛像前,發願,誓為沙門。 555年(梁泰紹元年),十八歲。 在郡守王琳資助下,二親服訖,堅辭兄出家,從湘州(今湖南長沙)果願寺法緒和尚為沙彌,法名智顕,字德安 557年(陳永定元年),二十歲。 受具足戒,並從慧曠學大乘法,初通《無量義經》、《法華經》和《觀普賢經》 560年(陳天嘉元年),二十三歲。 至光州(今河南光山縣)大蘇山從慧思受業心觀,了悟法華三昧。 561年(陳天嘉二年),二十四歲。 章安灌頂大師誕生 567年(陳光大元年),三十歲。 率法喜等二十七人東下,到達陳都金陵講禪。 569年(陳太建元年),三十二歲。 朝庭禮請主瓦官寺、宏開講論,先後講述《法華經》、《大智度論》和《次第禪門》,撰述《六妙法門》, 為判釋經教樹立一宗教觀,奠定基礎。 575年(陳太建七年),三十八歲 大師初入天台山,住石樑石橋庵(方廣寺前身) 576年(陳太建八年),三十九歲 至華頂拜經台,建降魔塔。 577年(陳太建九年),四十歲。 陳宣帝下詔,割始豐縣調,以充眾費 578年(陳太建十年),四十ー歲。 大師創寺新成,朝庭賜名修禪寺 同年,南嶽慧思圓寂。 581年(陳太建十三年),四十四歲。 講《金光明經》,建放生池。收章安為弟子 584年(陳至德二年),四十七歲。 永陽王伯智,禮請大師開講《法華經》。 585年(陳至德三年),四十八歲。 陳後主遣七使詔大師返金陵,住靈曜寺,於太極殿講《大智度論》、《仁王般若經》 586年(陳至德四年),四十九歲 為皇后沈氏立法名,為皇太子受菩薩戒。 587年(陳禎明元年),五十歲。 於光宅寺講《法華經》,弟子章安預聽,集合成《法華文句》。 589年(隋開皇九年),五十ニ歲。 陳亡,大師以時方喪亂,遂杖策荊湘,往憩廬山。 590年(隋開皇十年),五十三歲。 隋文帝下詔問侯 591年(隋開皇十一年),五十四歲 晉王楊廣出鎮揚州,致書延屈。又於總管金城殿設千僧齋。大師為楊廣授菩薩戒,並命名為「總持」。楊廣則贊大師「智者」稱號。 592年(隋開皇十二年),五十五歲。 於當陽(荊州)玉泉山創立玉泉寺,及重修十住寺 593年(隋開皇十三年),五十六歲 於玉泉講《法華玄義》,由章安集成。 594年(隋開皇十四年),五十七歲。 於玉泉講《摩訶止觀》。由章安集成。 595年(隋開皇十五年),五十八歲。 從楊廣請,再赴揚州,止禪眾寺。以《淨名經疏》初卷奉楊廣,並辭歸天台。 596年(隋開皇十六年),五十九歲。 大師離天台已十二載,寺久荒蕪,人蹤斷絕,遂重整山寺。 597年(隋開皇十七年),六十歲 四月立御眾《製法十條》。 八月會稽嘉祥寺沙門吉藏與僧眾百餘人奉疏請大師講《法華經》,因身體不適不赴。 口授《觀心論》隨語疏成。 十月,楊廣遣高孝信入山再次奉迎,師隨使出山。 十ー月,行次石城,有「疾」。 圓寂於石城(今新昌大佛寺)彌勒像前,尊遺言葬於佛隴   [1]

參考文獻

  1. 智者大師, 搜狗影視-v.sogou.com- 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