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與黎明
內容簡介
《巨人的隕落》作者肯•福萊特重磅新作!
全球讀者平均2個通宵讀完!
- 2020美國亞馬遜年度圖書
- Goodreads罕見萬人4.48超高分推薦,98%好評率!
- 登頂10國暢銷書榜,霸占《紐約時報》暢銷榜84天
- 英國殿堂級作家肯•福萊特的36部小說,以33種語言狂銷80國,總銷量超1.7億冊!
- •黑暗野蠻的時代 •波雲詭譎的權謀 •暢快淋漓的復仇
- 只要堅持內心的原則,就能活得純粹而快意!
- 內含作者採訪、原版地圖和精美插畫
公元997年,英格蘭大地陷入無邊黑暗——
維京海盜肆虐橫行,君王貴族分庭抗禮,神職人員貪色縱慾,戰俘奴隸遍地哀號。
造船匠埃德加,因海盜侵襲被迫遷到蠻荒之地,生活稍現轉機卻接連痛失所愛;
諾曼貴族之女蕾格娜,滿懷憧憬遠嫁英格蘭,卻發覺聯姻是場蓄謀已久的騙局;
修士奧爾德雷德,懷抱不凡夢想,試圖肅清淫邪之風,卻意外卷進主教的陰謀。
本來毫無交集的三人,因對正義與公平的渴求,命運緊緊交織……
媒體評價
1、《暗夜與黎明》生動再現了處於中世紀轉折點之上混亂而黑暗的英國,以及身處其中的人物的命運。不管是肯•福萊特的忠實粉絲,還是從未讀過他作品的讀者,都會喜歡這本書——《書單》
2、黑暗時代保留下來的歷史資料較少,為後人留下了很多臆測和爭論的空間,肯•福萊特對這一時期的再創造栩栩如生且通俗易懂。——《華盛頓郵報》
3、一個包羅萬象、跌宕起伏的故事,肯•福萊特是一個超級小說大師。——《科克斯書評》(星級評論)
4、戲劇衝突和歷史真實被如此生動地展現,引人入勝,肯•福萊特是真正的大師!——《紐約時報》
作者簡介
肯•福萊特(Ken Follett)
現象級暢銷小說大師,愛倫坡終身大師獎得主,英國皇家文學學會會員。
36部小說被譯成33種語言,在80多個國家出版,累計銷量超1.7億冊。在歐美出版界,肯•福萊特這個名字就是暢銷的保證。1978年,他憑藉懸疑小說《針眼》獲得愛倫坡獎,聲名鵲起,從此專職寫作。2010年,獲得國際驚悚懸疑大師獎。2013年,獲得愛倫•坡終身大師獎。
肯•福萊特擅長用現代的筆觸描摹歷史的厚重恢弘,用虛構的人物揭示命運的跌宕起伏。在創作《暗夜與黎明》前,他耗時3年輾轉歐洲多地進行考據,如巴約掛毯博物館、維京海盜船博物館、薩頓胡等,只為給讀者重現一個個波瀾壯闊的歷史現場。
譯者簡介
上冊譯者:鄧若虛,曾任《好奇心日報》記者、《環球銀幕》和中信出版社編輯,為多家媒體撰稿。譯有《了不起的蓋茨比》《你以為你是誰?》等。
下冊譯者:汪洋,畢業於北京大學,長年從事英、日文文學翻譯和編輯工作,代表譯作有《百年法》《人類滅絕》《電幻國度》《呼嘯山莊》《霧都孤兒》《簡•愛》等。
原文摘錄
要是哪天,溫斯坦想,我不再殫精竭慮了,我家裡的其他人會不會像農夫走掉之後的一群笨牛一樣,傻站在那裡不知所措呢? 埃德加匆匆沿着河岸往前跑,急不可待地推開擋路的灌木和矮的樹枝。他走近看,內心充滿恐懼。那捆東西是個人,一半在水裡。棕色的破爛衣服里是個女人,臉朝下,但身體的形狀熟悉得嚇人。 女人沒有動。 埃德加在她身旁跪了下來,慢慢地轉過她的臉。他看到的正是他害怕的一一這是媽媽的臉。 媽媽沒有呼吸。埃德加的手放在她的胸口。沒有心跳埃德加在雨中低下了頭,手仍然放在那僵硬的身體上。他哭了。 過了一會兒,他開始思考。她被淹死了。可是,為什麼呢沒有理由要到河裡去。除非…… 除非她是故意要死的。她殺了自己,是為了讓兒子們能有足夠的東西吃嗎?埃德加感覺噁心。 埃德加的心裡仿佛被灌進了一塊沉重而冰冷的鉛。媽媽走了。他能夠想到她的理由 她生病了,也不能再幹活了,在這世上也活不了多久。她每天只不過是在吃掉家裡需要的食物。她為了他們犧牲了自己,也許,尤其是為了她的孫女。如果她把這些想法告訴埃德加,他會激烈地反對;所以,她只在心裡想了想,然後邁出了可怕的、符合邏輯的一步。
書評
讀完後,我最強烈的感受可能和一些豆友得出的不一樣。有人會認為這部歷史小說寫的是「大女主」。我倒覺得:肯·福萊特通過《暗夜與黎明》,向我們折射出的,反而是一部人類女性的苦難史。而,能直視女性苦難的男作家,是寶藏!
我一點也感覺不到女主人公蕾格娜有多麼「大女主」,反倒鬱悶地認為她很「狗」,中期簡直太慘了。但同時,我也十分佩服肯·福萊特,因為,他作為一位男性作家,居然在自己的歷史小說中,把諸多驚艷絕倫的「戲份」,留給了女性角色。甚至,我會認為女性角色在這部小說中的光輝程度,要超越絕大部分男性角色。
肯·福萊特是個有很強人文關懷的作家,他用大篇幅的對中世紀女性境遇的描寫,去直視女性群體所遭逢的苦難——有些痛楚即便在今日,或許被科技和社會的發展所減輕,但它們從未消失,傷疤也從未彌合,反而仍然直指今日之女性所面臨的困境,以及諸多同兩性有關的社會議題。
《暗夜與黎明》中的女性角色,幾乎涉及了那個年代的所有階層——有王后貴婦,有農婦修女,有侍女女僕,甚至還有女奴隸。她們無論身處社會的哪層階梯,幾乎都承受着相同的苦難,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一般的存在。我作為一位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女性讀者,本以為自己不容易去理解當時那個時代對女性的諸多規約,但實際上閱讀的隔閡很小很小,以至於我會覺得作者不過是以另一種筆法描繪今日之女性——她們並沒有完全被從幾千年的奴役中解放出來,至今仍然飽受壓榨、漠視和苛求。
比如,最典型的,就是「生育的風險」。
肯·福萊特在描寫男主埃德加的母親米爾德麗德時,是這樣寫的:「她是個強悍的女人。她今年四十歲,很少有女人能夠活到這個歲數,多數女人在她們成婚之後到三十五六歲之間的黃金生育年齡死亡。但男人有所不同。爸爸四十五歲,很多男人的年紀比他更大。」
米爾德麗德在家園被毀後,帶着三個孩子在一片貧瘠的土地上謀生,堪稱強悍。但也就是一年左右,她的身體就垮掉了,而這在中世紀的女性中,已經算是有壽數了。和我們當代女性平均壽命高於男性有很大不同。中世紀的歐洲,在落後的醫療手段以及成熟的避孕技術缺失的條件下,殺死女性的最大「兇手」,不是貧窮不是疾病,而是「難產」,以及接連不斷的無節制生育。
書中的老工具人,國王埃塞爾雷德二世,故事設定中,大概有三十七八歲,剛迎娶了第二任妻子諾曼底的艾瑪。而他的第一任妻子約克的艾爾佛基弗,年齡大概率不會比他大,卻經歷了十一次生育,早早離開了人間。女主蕾格娜,在孕期向國王提出「請求權力認定」的申請,也要考慮到自己生育是否平安的問題——如果她因為難產而死,即便國王認可她有代替兒子攝政的權力,權力本身也會發生轉移;這一考量在當時是正常的,側面反映出女性難產死亡率之高,甚至會對權力移交產生影響。
女性生育帶來的風險,放在今天,我們陌生嗎?並不。
比如至少在東方社會,醫學界一直對生育帶來的對女性身體的危害避而不提,反而迎合着人口政策,鼓勵女性多生育,而忽視了女性可能因生育而導致各種病症、產後抑鬱的負面效應;這就更不用提因生育而喪失掉工作和社會勞動機會了——就後一點看,我們和書中的中世紀女性的區別,不過在於,她們失掉機會的方式,不是失去工作,而是失去生命。
以及,《暗夜與黎明》實際是把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描述的「女性被男性奪權」的過程,以小說的形式,向讀者呈現出來。
女主人公瑟堡的蕾格娜,不但擁有美貌財富,更兼具智慧。她在書中的出場亮相,是以「英明和公正」作為主基調的。作為瑟堡領主的女兒,蕾格娜替父兄履行一部分統治職能,這包括收稅以及去領地視察、調解糾紛。蕾格娜主線甫一開始,其形象是何等的明亮——她以理性的裁判、犀利的談吐、公正的態度,贏得了治下屬民對她的認可和愛戴。
然而最開始蕾格娜有多「大女主」,後期她就跌得有多慘多疼,被男人們踐踏得有多狗。
先是,她盲信所謂「愛情」,嫁給了英國貴族威爾武夫,從「自己的主人」,跌落為「他人的妻子和奴隸」。威爾武夫雖然是個英明的郡長,但作為丈夫,是渣得一塌糊塗一言難盡。他對蕾格娜很難說沒有愛情,但他考慮更多的,是這樁婚姻對自己帶來的政治經濟好處(你看,在婚姻決策上,男性永遠是傾向於理性的)。在確定娶蕾格娜的好處,要大過於娶別人的好處後,威爾武夫「果斷地擱置」了現任妻子(嗯吶,他當時已婚),並且刻意向蕾格娜隱瞞了自己已婚的事實。這還不算,他還當着蕾格娜的面,今天和前妻睡睡,明天和別的女人睡睡,不但違反了婚禮誓約中的「忠誠」義務,還告訴蕾格娜他想睡誰就睡誰,蕾格娜必須服從他……小說讀到這裡,講真我真的想先yue為敬了。
後來,更要命的,是蕾格娜有了四個孩子——前三個的父親是威爾武夫,而第四個,則是威爾武夫的兄弟威格姆,以QJ為手段讓蕾格娜生出來的。如果說作為某人之妻,蕾格娜還有可能逃跑,但在具備了「母親」這一身份後,她立刻喪失了自主能力和理性判斷力。威爾武夫死後,只要蕾格娜不聽話,想要奪回屬於自己的財產和權力,威格姆就用武力和言語威脅她同孩子母子分離。蕾格娜迫於壓力,只得嫁給威格姆,婚後她受盡毆打折辱,卻為了孩子忍氣吞聲,直到威格姆倚靠和她的婚姻穩定自身地位後,她才被威格姆「擱置」,重獲自由。
一些男人利用女性的生育過程和孩子,來奪取權力和財產,是一個慣常的套路。蕾格娜在生育時,威爾武夫的同父異母兄弟威格姆,就衷心期盼着蕾格娜能難產而死,最好母子俱亡,因為蕾格娜繁盛的生育力,是擋在威格姆獲得郡長身份前的攔路石,用生育本身剷除蕾格娜,這是奪取繼承權的天然武器。而後續威格姆殺掉威爾武夫,QJ蕾格娜,為的也是通過蕾格娜的生育,為自己獲得毋庸置疑的、繼承兄長權柄的地位。
這些事,今天我們陌生嗎?也並不呀。
有多少離婚,都是丈夫以爭奪孩子的撫養權作虛晃一槍,而妻子則在這種卑鄙的威脅之下,乖乖吐出夫妻共同財產中合法屬於自己的那部分,也要把孩子留在身邊。又有多少存續中的婚姻,通過從夫居和孩子從夫姓,讓女人憑藉勤勞的雙手獲得的勞動成果,一點一滴注入到男方的家庭中。《暗夜與黎明》中蕾格娜所面臨的人生困境和性別苛待,今天的女性就不再面對?我是真的真的不這樣認為。這就更不用說書中隨處可見的、對妻子們的毆打辱罵了。哪怕日子過到今天,家庭暴力,不仍然是時刻都有登上熱搜的「潛能」的社會熱點嘛?
我佩服肯·福萊特這位作者,正在於,他不但能夠直視女性所面臨的人生苦難和傷痛,他還敢於用自己的小說去描寫、去揭露、去毫不留情地批判。另一性的痛,在他富有同理心的筆下,變得真切而傷感,你會為一個個美好女性的隕落而痛心,你會為她們的飽受欺凌而憤怒,你會為她們在重重重壓下、卻依然堅守抗爭的堅毅和勇敢而動容。
將「女人當作人」去描寫,對於很多小說家,尤其是東方文化圈的男性小說家,並不容易。就拿我國來說,很多男性小說家描寫女性形象,要麼是當做花瓶,要麼是當做純粹的「被侮辱者」,要麼則是缺失,不會寫就乾脆不寫。他們描寫比較出色的女性角色,更多時候,出色的點,還局限於「奉獻」上。一提到奉獻,那就脫離不了母性、妻性、女兒性、姐姐性、情人性……具有這些性質的女人們照顧男人,幫助男人走上事業巔峰,她們可以是任何「他者」,卻唯獨不是她們自己。
拋開主流文化圈,在網文圈,那就更糟糕了。網文圈有句話叫:男看贅婿,女讀總裁。講的是兩種比較熱的網文分類。前者的套路一般都是平凡男憑藉自己現實中根本不具有的能力,一邊吃着軟飯,一邊翻身農奴把歌唱;而後者我就不用多說了,一大堆「霸道總裁」、「一胎N寶」大家都很熟悉。而這兩類熱文,無論是哪種,說到底也就只有一個精神:物化女人。
物化,就是不拿你當人。你不過是身攜巨額財產人生目標是精準扶窮小子貧的工具人,你不過是誕生下一胎N寶讓總裁大人們後悔返身來追的生育機器,好一些的,你也不過是個寵物,男人們在電視劇里喊幾句「男女平等」來逗你開心,然後直着腰把改編劇的錢賺了,然後你和一群同性一邊揮淚說這劇演得真好下個月我還要續費hui員,然後你在現實中依然因為性別歧視找不到工作,然後你卻幻想有個男人能帶着絕世神兵駕着七彩祥雲來救你於水火把你呵護得無微不至……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真的少讀點總裁文吧真的,腦子會讀成蘑菇看不到溝回的啊!成了戀愛腦,就更看不到腳下所謂的某些愛情之路其實是鋼絲繩,而一旦掉下去則是萬丈深淵了啊!
我是真的希望我們能多出一些肯·福萊特這樣的作家(比如冰與火之歌的作者馬丁大神,他筆下的女性們也都很棒),在他們的作品裡,固然每一性都有自己一定會面對的苦難,但這些作家們至少是抱着一種對他人的同理心在寫作——寫苦難本身,但,並不歌頌它們。
因為沒有人,亦沒有哪一性,生來就deserve這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