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泽洲
曲泽洲(1914—1988),果树学家、园艺教育家、枣树专家。毕生致力于农业高等教育和果树科学研究。主编了《果树栽培学》等教材,编译出版了《现代果树科学》、《果树环境论》等著作。他对中国的枣树研究成绩卓著,提出了枣树起源于中国,酸枣为枣的原生种的论点。主编了《中国果树志·枣树卷》。
目录
人物经历
曲泽洲,1914年3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同年,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研究生院学习,1938年6月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农学院、东北大学农学院任教。1949年后任河北农学院(1958年改为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主任、副教务长、教学实验农场副场长、副校长、中国枣研究中心主任及北京农学院副院长等职。
曾任中国园艺学会理事,河北果树学会理事长,北京市果树学会理事长,中国农史学会顾问,农业部科委委员,农业出版社顾问,北京市政府果树顾问团团长;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北省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常委,河北省科委副主任、顾问,“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委员,“九三学社”农牧渔业部副主委、“九三学社”保定分社副主委等。1985年7月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学术研究
曲泽洲早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就立志要研究中国的枣树,并发表了“北京枣品种研究”等学术论文。半个世纪以来,他在枣树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认识枣
曲泽洲在研究了大量古代文献的基础上,并经过多年的实际调查,发现酸枣的类型中均有介于酸枣与枣的中间型,果实比酸枣果大、核小、肉厚、味酸甜,如甜溜溜老虎眼、牛奶子、蓬蓬籽等过渡型酸枣品种。此外,他还分析了大量出土文物中发现的棘(酸枣)的果实和核。例如,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及湖北江陵西汉墓出土的标有棘的果实与核,根据现在的分类依据,其果形为卵圆形,核为纺锤形,先端有3—4毫米长的突尖,认为在2000多年以前,当时所称的棘(酸枣)即是现在的栽培枣,说明当时的酸枣已开始向栽培枣演变了。古代从野生酸枣中逐级选优而演进为栽培枣。为证明这一推论,他带领研究生对枣和酸枣的染色体、同工酶以及花粉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酸枣的染色体数目、同工酶酶带以及花粉的形态等均与枣近似,提出了酸枣为枣的原生种的论点。 曲泽洲认为,从植物区系及其起源看,酸枣本属于稀树草原树种,属于泛热带植物类型。山东临朐发现了距今1200~1400万年中新世酸枣叶化石,说明至少在1200万年以前我国就有酸枣的分布。据《诗经》(公元前约10世纪)等文献记载,我国枣的栽培历史至少在3000年以上,汉代枣的栽培已遍及我国南北各地。70年代在河南密县莪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碳化枣核和干枣,据14C测定其年代至少有7240±80年,说明我国早在7000年前就已采集利用枣果了。而罗马时代塞坤杜斯(Gaius Plinius Secundus,公元23~79)的《自然历史》(Historia naturalis)中才始有枣的记载,这比我国古文献枣的记载至少晚了10个世纪。另外,其他欧洲各国文献也认为中国枣树栽培最早,据此,曲泽洲提出枣起源于中国无可非议。
主编《中国枣树志》
曲泽洲认为,果树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从1950年开始,他就率领师生跋山涉水,调查河北省的果树资源,并主编了《河北省果树志》梨树卷及苹果卷。1959年,他为主编《中国枣树志》,曾组织了由全国18个省市40多个单位参加的全国枣树资源调查,并在1983年《中国枣树志》审稿会上,对国内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品种进行了核对及澄清。根据对全国18个省市的调查,我国枣的品种为749个,并有近百个酸枣类型和品种。在此基础上,由全国百余名枣树科技工作者参加编写的《中国枣树志》于1992年出版发行。作为《中国枣树志》的主编,曲泽洲虽未能亲眼见到该志书出版,但他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枣树研究
从50年代开始,曲泽洲对枣树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他研究了枣树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及年周期的生长动态、枣的枝芽类型及枣树的花芽分化。报道了枣树花芽分化的特点为当年分化、多次分化和随生长随分化。在枣树开花特性研究中,发现枣品种间的开花时间分昼开型和夜开型,枣的花粉发芽气温为24~26℃,相对空气湿度在70%~80%,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枣树的授粉受精。调查了枣的座果率,认为枣花量大,但座果率低,增产潜力大。在枣的果实发育研究中,提出枣的果实发育分为迅速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及熟前增长期。研究了枣树生长发育规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认为枣为喜温树种,表现为萌芽晚、落叶早;枣树抗旱耐涝、抗风,在pH值5.5~8.5的土壤中均能良好生长。研究了枣树与光照的关系,提出枣为喜光树种,在相同管理条件下,同龄品种间植株产量的构成决定于光合强度。通过对枣树年龄时期的调查,他把枣树的一生划分为生长期、生长结果期、结果期、结果更新期和衰老期。枣树的经济寿命可达80~100年。通过对枣树生长发育的研究,为枣树的丰产栽培技术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栽培技术
自50年代起,曲泽洲就对枣树的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80年代又研究了枣树的需肥需水规律,提出枣树施肥的关键时期为秋季基肥及早春追肥,枣树的需水临界期为花期。通过对枣树修剪反应的研究,提出了枣树对修剪钝感,修剪量要轻,冬夏结合修剪有利枣树的丰产稳产。研究了提高枣树座果率的技术措施,如花期喷赤霉素,适期“开甲”可提高座果率。在研究枣树丰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在“六五”和“七五”期间,他主持了“枣树丰产林标准”的制定和“枣早实丰产技术的研究”等国家攻关项目,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培养人才
曲泽洲自1938年至1988年的半个世纪中,一直从事农业教育。他学识渊博,勇于实践,始终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没有自己的果树专业教材,当时引用前苏联库林金(И.И.КурЪЫИН)等编著的《果树栽培学》为教学参考书,不太切合我国的生产实际。1959年,曲泽洲组织华北地区有关农业院校,编写出了我国第一部高等农业院校教学参考书《果树栽培学》,因教材理论联系实际,受到大专院校师生、科研和生产单位的好评,后改为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80年代,又由他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果树栽培学总论》及《果树栽培学各论》(北方本),使我国果树专业有了全国的统一教材。教材充分反映了国内外科研生产的新成就。
教学科研
曲泽洲认为,农业教育必须面向生产、面向农村,脱离实际的教学培养不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人才。1950年,他亲自设计并指导施工,在河北农学院教学实验农场建起了2000亩果园,成为教学生产实习及科学研究主要基地。他经常带领青年教师和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结合生产进行教学。自1952年至1956年,他带领师生进行资源调查,基本上摸清了河北省的果树资源。在他担任系主任期间,制订的教学计划中特别强调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他经常深入到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现场,与学生、工人同吃同住。他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他在果园一干就是十几天,给广大教师和学生树立了榜样。他谢世前一年,在访问美国后回来的汇报中,他建议学校把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成果再提高一步,强调对大学生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多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多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他要求研究生和科研课题组对科研工作要严肃认真,尊重客观实际,只有这样,科研成果才有真实性,才能指导生产。他要求青年教师和学生,既要注意基础理论学习,又要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他教育青年教师和学生,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曲泽洲在半个世纪的园艺教育工作中,培养了上千名大学生和十几名研究生,不少人在教学、科研、生产以及行政管理中成为骨干力量,其中李锡文成为中国植物唇形科、樟科权威,植物分类学家。曲泽洲晚年在兼任北京农学院副院长期间,为北京农学院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深入生产第一线
曲泽洲经常深入生产第一线为果树生产服务,他走遍了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山山水水,调查研究,指导果树生产。1964年,他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邀请,前去考察果树生产情况。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他跑遍了天山南北,先后到了乌鲁木齐、库尔勒、吐鲁番、鄯善、阿克苏、库车、喀什、石河子、玛纳斯、奎屯、伊宁等地。每到一地他都要调查适宜的树种、品种、栽植距离、水肥管理状况、修剪反应、病虫害种类等,最后写出了3万字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果树生产考察报告,在树种品种的发展、园地的选择、栽培技术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受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自治区领导的好评。
曲泽洲十分强调群众观点,每到一处,不辞辛苦先到现场调查研究,了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群众座谈果树生产情况,然后再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他语言朴素,深入浅出,深受群众欢迎。1974年,定兴县举办果树冬季修剪培训班,请他讲课,他利用两天时间走遍了河北省定兴县的主要果产区,调查了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他平易近人,熟悉群众,无论在果园,还是在群众的炕头上,所到之处,均留下欢声笑语。最后在南旺果园,他结合定兴县果树冬剪中存在的问题讲解应采取的措施,群众一致反映:“说到我们心里去了”。虽然仅有四天的技术培训时间,但当他在返回学校时,广大果农则依依不舍,夹道欢送。
曲泽洲晚年虽患心脏病等多种疾病,但他仍不辞辛苦,深入生产第一线。1979年,他随农业部果树考察团访问日本。考察了日本的着色系富士的生产情况,并引进了日本的着色系红富士,为我国苹果品种的更新换代做出了贡献。1986年到邢台地区考察果树生产,途中因痔疮发作大量便血,当地领导劝他就地休息,但他仍坚持工作,圆满的完成了考察任务,使当地领导和科技干部十分感动。他常常乘车往返于山区果园,道路颠簸,对于一个心脏病患者十分不利,同志们劝他少外出工作,他却表示,为了事业,即便倒在工作岗位上也是值得的。直到他生命垂危的前夕,仍在病榻上坚持完成一部大型日英拉汉园艺大辞典的编纂工作,正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个人曲泽洲先生简历
1914年3月1日 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1935年 北京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毕业。
1935—1938年 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研究生院攻读生产园艺。
1938—1939年 辽宁省安东林科高级中学任教。
1939—1946年 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教授、系主任。
1946—1948年 任东北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教授、系主任。
1949—1988年 任河北农学院教授、农学系主任、园艺系主任、副教务长、农场副场长、副校长等职。
1986—1988年 任河北农业大学中国枣研究中心主任,兼北京农学院副院长。
1988年6月13日 在北京逝世。
主要论著
1 曲泽洲.王永蕙.枣生物学特性观察.河北园艺创刊号,1957.
2 曲泽洲.几种山区果树根系的研究.河北园艺,1958(1).
3 曲泽洲.枣树丰产的基本经验.中国果树,1959.
4 曲泽洲主编.果树栽培学(上卷).总论.北京:农业出版社,1959.
5 曲泽洲主编.河北省果树志(总论)(一)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1959.
6 曲泽洲主编.河北省果树志(梨)(二).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1959.
7 曲泽洲主编.果树栽培学(下卷).各论.北京:农业出版社,1960.
8 曲泽洲主编.果树栽培学(农学、植保专业教材).北京:农业出版社,1961.
9 曲泽洲主编.果树栽培学(果树、果蔬专业教材,上册).总论.北京:农业出版社,1962.
10 曲泽洲主编.果树栽培学(果树、果蔬专业教材,下册).总论.北京:农业出版社,1962.
11 曲泽洲.枣树年轮的生长与年龄的关系.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2,1962.
12 曲泽洲.查霞娟.不同果树和砧木抗涝性的初步观察.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2,1962.
13 曲泽洲.王永蕙等.枣果实发育与细胞分裂和生长的关系.河北农业大学学报,(3):1,1963.
14 曲泽洲.王永蕙等.枣和桃等落叶果树果实发育的研究,山地果树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
15 曲泽洲.我国古代枣树栽培.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2,1963.
16 曲泽洲,王永蕙,周吉柱等.放射性同位素(32P)在枣树体内的分布.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1,1963.
17 曲泽洲,王永蕙等.枣花芽分化观察初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1,1963.
18 曲泽洲,张润身,侯美荣.苹果树体内磷素营养运转和分配的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2,1963.
19 曲泽洲,杨文衡,李克志译.果树营养生理(日).北京:农业出版社,1964.
20 曲泽洲,王永蕙.桃生物学特性观察.河北农业大学学报,(3):2,1965.
21 曲泽洲主编.果树栽培学(果树专业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6.
22 曲泽洲,杨文衡等编译.矮化栽培译丛(专集).中国农科院情报所,1978.
23 曲泽洲主编,果树栽培学实验实习指导书.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24 曲泽洲主编,果树栽培学(果树专业用)总论.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25 曲泽洲主编,果树栽培学各论(果树专业用)北方本.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26 曲泽洲,王永蕙等.枣花芽分化观察.河北农业大学学报,(4):2,1981.
27 曲泽洲.日英汉园艺词汇.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28 曲泽洲,王永蕙等.枣花芽分化观察(第3版).河北农业大学学报,(5):4,1982.
29 曲泽洲,杨文衡等译.现代果树科学(英).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30 曲泽洲,冯学文译.果树环境论(日).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31 曲泽洲,刘汝诚译.苹果的研究(日).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32 曲泽洲主编.河北省果树志(苹果,三).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33 曲泽洲,王永蕙,吕增仁,闫桂军.枣和酸枣染色体数目的观察.园艺学报,(13):2,1986.
34 曲泽洲,王永蕙等.关于枣树的起源问题——再谈酸枣的演进和枣树的起源问题.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校庆专刊(中国枣研究专辑),1987.
35 曲泽洲,王永蕙,吕增仁,闫桂军.枣和酸枣粗线期染色体形态的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校庆专刊(中国枣研究专辑),1987.
36 曲泽洲,王永蕙,张润身,彭士琪.光照对枣树生长结果的影响.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校庆专刊(中国枣研究专辑),1987.
37 曲泽洲,王永蕙,张凝艳.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栽培枣和酸枣的亲缘演化关系.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校庆专刊(中国枣研究专辑),1987.
38 曲泽洲,彭士琪,周吉柱等.赤霉素、乙烯利及萘乙酸纳对枣树花蕾量的影响.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校庆专刊(中国枣研究专辑),1987.
39 曲泽洲,王永蕙,刘孟军.高等植物环核苷酸研究进展.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校庆专刊(中国枣研究专辑),1987.
40 曲泽洲,李树林.枣果实表面形态、结构与贮藏关系的初探.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校庆专刊(中国枣研究专辑),1987.
41 曲泽洲,陈四维.果树生态.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42 曲泽洲,孙云蔚主编.果树种类论.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43 曲泽洲主编.北京果树志.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44 曲泽洲,张建光,韩其谦编.英汉果树学词汇.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45 曲泽洲主编.《中国果树志·枣树卷》.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此条目缺少页面分类。请协助为此条目补上适当的页面分类。参见页面分类入门。(2019年12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