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在東和禪寺的入口,是臺灣臺北市市定古蹟。狀似城門,這原是日本桃山及江戶時期流行的建築風格,至二十世紀,形成近代和風建築。。[1]
目录
地理位置
構造風格
- 興建時位於東和禪寺大殿前,其功能為該寺的迎接殿。
- 後興建青少年育樂中心時,原計劃拆除該鐘樓,在文化人士的爭取下,該鐘樓獲得保存,並成為市定古蹟。如今成為禪寺的南面入口。
- 結構上為鋼筋混凝土建物,屋頂形式為單簷歇山式,並使用日式黑瓦,脊頭處設有鬼瓦。一樓現有一大兩小三門洞,拱門造型,並設有樓梯可供上樓。一樓使用粗面的大石塊,屬於日本桃山時期至江戶時期的建築流行風格。二樓整修後改漆為白色外牆,內部懸有銅鐘一口,外面有緣廊,廊邊有出挑平座欄杆。
- 鐘樓周圍設有石宮燈,並改鋪草地、石板步道、石牆,配合建築整體造型。原泰北中學的廣告看板,改掛與鐘樓相關的資料;青少年育樂中心的通風口,則以一刻有「東和禪寺」的石狀物遮蔽,讓鐘樓顯得靜穆莊嚴。
禪寺現況
歷史沿革
- 「曹洞宗大本山別院」於1908年在當時台北城東門町(現仁愛路與林森南路口)外建立,是今臺灣少數具有日本禪宗風格的佛寺。1920年,禪寺本堂動工重建,直到1923年完工。當時多數日本人所建佛寺,均建為日式風格,禪寺本堂亦不例外。當時本寺僅供日籍人士參拜,寺方因為考量吸引本地信徒的需要,在1914年由台籍禪師於正殿之右興建難得一見的閩式建築佛殿─觀音禪堂。1930年,進行改建。
- 1916年禪寺附設佛教學校,提供僧侶與信眾的子弟就讀,校名「私立臺灣佛教中學林」。1922年改名「私立曹洞宗臺灣中學林」並收併「私立臨濟宗鎮南中學林」;1922年收併「私立國學院」;1935年改名為私立台北中學,從佛教學校轉型為一般學校。日治時期結束後,再度改名成為今日的「泰北中學」。
- 1945年後,日治時期結束,禪寺改歸中華民國政府管理。1950年代,禪寺部份建物包括大殿,受軍隊及民眾長期佔住遭到破壞毀損,被違章建築所包圍,需要走過數條小巷後,才能進入規模較原本來得小的禪寺。1985年,禪寺土地撥交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籌建青少年育樂中心。
- 2000年,台北市政府整頓丹陽街,將該街打通成為現貌,並拆除部份違章建築。碩果僅存的殿堂,除鐘樓外僅剩下原觀音禪堂,即今日的禪寺。今青少年育樂中心,原本亦為該寺用地,市府收回用地後改建為今貌。現禪寺座東向西,面向原泰北中學城區部用地,後為私立東和幼稚園。現廟埕有南北兩入口。
- 現鐘樓為禪寺的南入口;穿越鐘樓後,沿青少年育樂中心與原泰北中學城區部用地間小徑,即為禪寺。建物由原碩照明設計顧問公司進行整體設計後,於2002年11月7日點燈啟用。
- 北入口即位於丹陽街旁,唯入口不明顯,故設計上除利用燈光照明步道銜接丹陽街與廟埕,改變北面出入口外,南邊與鐘樓間小徑也使用適度的燈光照明,建立起與鐘樓間的聯繫。並利用打光,強化屋頂、牆壁等建築特色,並改善室內照明,對禪寺整體印象,加分不少。
- 2006年7月21日,銅鐘經數十年仿古修復後,正式再度響起。
- 2011年8月23日,泰北中學校友返回鐘樓敲平安鐘,發現名稱有誤,其名應為「曹洞宗大本山台灣別院」。泰北高中校友向台北市議員林瑞圖陳情此事。林瑞圖研究室調查發現,古蹟導覽告示牌(註明原稱「曹洞宗大本山別院」)、鐘樓前石碑(註明原稱「曹洞宗大本山台北別院」)也全都有錯。2012年4月18日,林瑞圖指出,因考據不周,曹洞宗大本山台灣別院長期被誤植為「東和禪寺」,所有告示導覽內容也都誤用,應正名尊重歷史;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劉維公回應,「東和禪寺」名稱確實不正確,更名已成定局。[2]
- 2012年3月,泰北中學城區部拆除。2012年6月5日,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告,鐘樓為市定古蹟。2018年7月10日,臺北市青少年發展處公告,鐘樓為該處經營管理之市定古蹟,鐘樓之樓梯及二樓不對外開放。
- 2019年5月8日,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重新公告,擴大古蹟的定著土地範圍[3]。
外部連結
視頻
參考資料
- ↑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文章日期
- ↑ 周志豪. 告示牌全錯了…東和禪寺要正名. 台北: 聯合報. 2012-04-19 [2014-05-14].
- ↑ 北市文化文資字第10830171271號
- 蔡倫會 編,《台北城的故事》(Taipei Story),台北市,2005
- 泰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