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松
影人簡介
丁丁在一篇題為《曹雪松》的文章中寫道:「曹雪松,原名曹錫松,是一位背叛了封建家庭的流浪詩人;他熱烈地愛着自己的表妹吳克茵,卻又深深感到自己沒有能力使對方幸福,內心十分矛盾。他出過一部《松茵情書》,便是兩人的情書集。」曹雪松著有新詩集《愛的花園》,由上海群眾圖書公司刊行,1927年12月初版,1935年9月再版。
他的主要著作還有:《心的慘泣》(1929年大東書局出版)、《詩人的情書》(1933年現代書局出版,系書信體小說)、《火榴》(1928年上海尚志書屋出版,據蘇聯電影《黨人魂》即《伏爾加的船夫》改寫)、《紅橋集》(上海南星書店印行,)、《少年維特》(劇本)、《死者的情書》(長篇小說,上海群眾圖書公司出版)、《詩人的情書》(上海現代書局發行)等。
曹雪松出版的著作不僅限於長篇小說、散文集、詩集,他又是名符其實的劇作家。據《上海影壇話舊》:曹雪松為天一公司編寫過《熱血青年》(1934)、《舞宮春夢》(1934)、《紅樓春深》(1934)等劇本,還改編了張恨水原著的《歡喜冤家》(1934)等拍成影片後都很賣座。當年,天一公司將葉淺予的長篇連環漫畫《王先生》搬上銀幕,曹雪松還扮演過其中的重要角色「小陳」,這部電影給公司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但由於未給他們兌現承諾的報酬,他與另一位主要演員一氣之下另立門戶,接連拍了《王先生的秘密》、《王先生過年》、《王先生到農村去》等影片;但由於資金周轉不靈,最後關門大吉。
《海上藝文散記》一書中的《 追憶影劇老作家曹雪松》一文談到了他的生平。他在退休之前,是上海虹口中學一位普通的歷史老師。[2]
曹雪松:被歷史徹底遺忘的全能型文化名家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杜甫對李白的感嘆也同樣適用於曹雪松,像他這樣一位近乎「全能」的作家,長期以來卻一直被遺忘。不但廣大文學愛好者對他一無所知,近現代文學史對他也不提一字。解放後,曹雪松幾乎再無作品問世,上世紀八十年代退休時,他只是上海虹口中學的一位普通歷史老師。
曹雪松先生對歷史頗有研究,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在虹口中學任歷史教師,負責編寫歷史教師參考書的文化部分,反右時被錯劃為右派。他的晚年生活雖然貧困,但是,仍孜孜不倦地研究歷史和電影創作,終於寫成了電影劇本《楊貴妃》。
為了創作這個劇本,曹雪松閱讀、研究了大量史料,花費了許多心血。完成劇本創作之後不久,就患腦溢血去世了,享年80歲。當他病危之際,還念念不忘這個電影劇本,他對自己的女兒說:我死之後,喪事從簡,在我的墓碑上就寫這麼幾個字:電影劇本《楊貴妃》的作者曹雪松之墓。[3]
作品
年代 | 影片 | 職務 |
---|---|---|
1947 | 滿城風雨 | 編劇 |
1947 | 三女性 | 編劇,音樂 |
1942 | 歡喜冤家 | 編劇 |
1937 | 王先生生財有道 | 演員 |
1936 | 王先生奇俠傳 | 演員 |
1935 | 王先生過年 | 演員,編劇 |
1935 | 王先生到農村去 | 演員,編劇 |
1935 | 王先生的秘密 | 演員,編劇 |
1935 | 鐘聲響了 | 編劇 |
1935 | 熱血青年 | 編劇 |
1935 | 紅樓春深 | 編劇 |
1935 | 歡喜冤家 | 編劇 |
1935 | 舞宮春夢 | 編劇 |
1933 | 二孤女 | 編劇 |
參考文獻
- ↑ 忘不掉的曹雪松上海科技黨建網
- ↑ 曹雪松 Hsueh-sung Tsui豆瓣電影
- ↑ 曹雪松:被歷史徹底遺忘的全能型文化名家衣魚之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