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短佛寺
曼短佛寺,位于云南省勐海县境内,据史籍记载,此佛寺始建于公元950年,距今已有1049年,是小乘佛教传入后建的最早佛寺之一。佛寺整体由大殿、戒堂、彭房、僧舍、佛塔和"窝苏"(八角亭)等建筑群组成。主体建筑大殿阔4间,宽约10米,深8间,长约18米。大殿是拍梁、穿斗结合的梁架结构,重檐歇山式屋顶,上下两檐都是五面坡。平面布局不用檐柱,四面偏厦是墙抬梁,墙体与檐口间设有斜撑。殿内外的构件上均有龙、凤花卉等图案的雕刻装饰,形象逼真,原始古朴。曼短佛寺的建筑造型和装饰艺术集中地体现了傣族古代建筑技术和历史文化的精华。[1]
中文名称:曼短佛寺
地理位置:不详
气候类型:不详
占地面积:不详
目录
简介
历史曼短佛寺,以寺院古老、曼短佛寺建筑形式美观而著称。此寺位于西双版纳州西部勐海县勐遮乡曼恩村公所境内,曼短佛寺前有昆洛公路通过,交通方便。 “曼短”是西双版纳傣语村名。“曼”意为村庄;“短”傣语音为“抽鹕”意为观看。“曼短”意为观察宝蜂之寨。传说,古时西双版纳景真八角亭所在之地,有一窝有宝之蜂,蜂巨如鹅可叼婴儿而飞:其时真憨(一傣族武将)到此,指派西双版纳曼短人去观察蜂窝所在,故留下曼短一名。曼短佛寺位于西双版纳曼短寨旁,寺从寨名。
描述
曼短佛寺坐落在曼短寨西侧一座小山包上,西双版纳曼短佛寺东傍村寨,背靠竹林,面对昆洛公路。古老的寺宇立于丘顶。曼短佛寺基座约高1米,长约30米左右,呈白色台阶层层相叠, 曼短佛寺台阶间有横向条沟,有膨有敛,凸凹相间。曼短佛寺宇正面和背面墙壁分为9格,每格间有一突露墙外的花瓶形方柱。柱间墙壁设有窗状方框,西双版纳曼短佛寺墙上有黄色、绿色、白色浮雕。曼短佛寺宇屋面覆瓦,分前、后、左、右4个大面,重檐。曼短佛寺正面与后面的重檐屋面,由5个板块叠盖,有五面坡之称。其中有两个板块布于屋角两边,呈一水平;曼短佛寺上再搭两个板块,又呈一水平;第五板块搭于三、四板块之间。形如五块积木搭成的横向阶状桥体。曼短佛寺上檐亦是五面,形同下檐。中间板块连接的屋脊较高,两侧略低,亦成台状。西双版纳曼短佛寺屋脊正中有座精巧的华盖式小塔立于脊顶,西双版纳傣语称其为“帕萨”。每台脊角上都有一只吉祥鸟翘首而卧,曼短佛寺两旁镶有饰物,使屋脊显得格外美观。
佛寺正面设有两道门户,有五级登门台阶,可拾级而上进入西双版纳傣语称为“维罕”的大殿。曼短佛寺大殿内设有高2米的佛坛,有涂金粉的巨佛盘坐。曼短佛寺佛坛两边挂着许多傣语称为“董”的长幡,每条长幡都织有美丽的图案。曼短佛寺这些用傣家自纺棉线特意织成的长幡,是生者献给亡故之人的天梯。据说,虔诚的佛教信徒辞世以后不下地狱受苦,而是借助长幡升天,进入信徒心目中的“天堂”。
大殿用的柱子,直径约有尺余,以红色为基色,曼短佛寺用金粉加以粉饰,殿内梁柱之上,或画龙,或描凤,或绘有各种吉祥图案,给人以金碧辉煌之感。
寺宇两侧的墙上绘有西双版纳傣族古典壁画,曼短佛寺内容涉及傣语称为“搭萨西乍”的《佛本生经》和众多珍禽奇兽以及优美图案。这座曼短佛寺和其他建筑完善的佛寺一样,建有称为“哄坦”的藏经室,收藏有贝叶经和手抄的许多佛教经典以及与佛教有关的民间文学抄本。同时,还建有僧舍和僧侣学习经文的场所。曼短佛寺内小和尚,既学佛教经典,又在小学内接受教育。
曼短佛寺右侧,建有一座与西双版纳景真八角亭形状相似的八角亭,曼短佛寺前有古榕掩映,后有翠竹作衬,景色秀丽。
近况
2006年05月25日,曼短佛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