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曾廉

[图片网址 来自搜狗网 的图片]

姓名 = 曾廉 出生日期 =(1856~1928) 国籍 =中国 职业 = 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大学士徐桐赏识。 知名作品 =

曾廉(1856~1928),字伯隅,号藕青,别号非斋,又号蠡庵[1]湖南宝庆邵阳县今湖南邵东县石牛山人(今汪塘乡境内)[2] 。当时研究元史专家。他长期在家乡湖南邵阳教书,思想极端保守,反对戊戌变法[3]

目录

生平简介

3岁就能沿街招牌、对联,10岁能属文,15岁而为《田家杂兴赋》,20岁考入县学,后选入岳麓书院。课馀,常向书店求借典籍,傍柜阅览,片刻读完乙店主试问书中内容,曾对答如流。

上疏力谏,攻击康、梁

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光绪二十四年,官迁国子监助教兼会典馆详校,参与编修《大清会典》,光绪二十五年,受徐桐提拔,擢迁知府,后上奏移都长安,颇受赏识

擢升陕西候补道,曾以“党庇源匪”而罢职,逃隐贵州锦屏,梅屏山下。1898年戊戌维新时,他上疏力谏,攻击康有为梁启超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

教”之徒。时雀塘铺(今新邵县境内)人樊锥在邵阳组织“南学会”反旧教,倡新学。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倡邪说,背圣教”,将其驱逐出邵阳。

支持义和团而获罪

清末,列强入侵,日寇占琉球,蚀高丽(朝鲜),进而图犯辽边,“国将不国”。曾慷慨陈词,反对乞和,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力拒外敌,以固边疆。八国联军侵华

(1900),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兵败,李自杀,曾投江为部卒营救。后调任陕西候补道,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


光绪二十八年(1902)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遂隐居贵州锦屏县的梅屏山下,筑“掘阅园’’从事教学与著述。

著成《元书》102卷

1902年客居贵州后从事于改编元史,著成《元书》102卷,1911年刊行,另有《元史考证》4卷。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元史新编》为蓝本,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

力于广搜中外史料、考订史实以补正《元史》者全然不同,自称欲继孔子作《春秋》之志,申明纲常大义。

宣统二年(1910),曾返故乡,长杨塘书院。其时已废科举,兴学堂,曾仍力倡旧学,尚孔孟之道,以“仁学”自勉。民国2年(19.13)邀同仁筹募钱粮,建立“岩畔村积谷会”,解饥民之困。民国17年农历六月初三日逝世。著有《元书》等书传世。

一生著作较丰,辑为《蠡庵集》共二十八卷。 [4]

曾廉的诗词全集:

《浣溪纱·送别》 《贺新郎·红杏吊宋尚书》 《贺新郎·长安对景》 《念奴娇·谷雨》 《浣溪纱·仪栈茅屋》 《雪狮儿·花寒》 《一丛花·江南》 《满江红·戴角披毛》[5]


《浣溪纱·送别》

日日行人过灞桥。

乞君留柳两三条。

休教瘦尽小蛮腰。

当鸟语时花簇簇,动人情处水迢迢。

忆初相识到今朝。

《浣溪纱·仪栈茅屋》

露坐庭除琐琐谈。美人环列两还三。汲江瀹茗比泉甘。

一带板桥看锦袖,几闲茅屋出金篸。从来风物说江南。 >

《贺新郎·红杏吊宋尚书》

春意幐芳陌。

倚斜阳、墙头盼望,杏花红拆。

何限才人多情兴,偏喜嫣红淡白。

只半臂、轻寒休惜。

绣幕珠帘重重地,况蓬山、无复珠帘隔。

恩宠重,拜鸾掖。

锦官城上明蟾夕。

看堂皇、青娥排就,金壶珊格。

画戟门开如椽烛,叠叠绮罗芗泽。

正长夜、歌筵人寂。

班马高名南狐笔,到而今、石室馀残碣。

挥翰处,草齐额。


《贺新郎·长安对景》

莫道秦风恶。

漫扬鞭、人家十里,飏开帘箔。

天气看看清明近,忙了秋千绳索。

正傍取、水村山阁。

送上佳人青霄去,笑人闲、无此飞腾乐。

宜彩蝶,恋衣角。

人生何苦分今昨。

叹瞢腾、一场春梦,楼台林壑。

燕瘦环肥今安在,惟有鸟啼花落。

有八水、空环城郭。

汉殿唐宫倾颓尽,曲江头、非复先池泊。

锄碧藕,种藜藿。


《念奴娇·谷雨》

赤眉铜臭,欲扬州骑鹤,槐安城里。

卷地东风吹梦破,须有大原公子。

玉立裼裘,风驰杖策,商略澄清计。

长天人困,江头黄鹄呼起。

不道夫子关西,诸生蜀郡,同此花时会。

菽乳菘菹肥且白,况有椒葱红鲤。

惆怅檐前,海棠已落,待牡丹舒紫。

都应牢记,今年谷雨天气。


《一丛花·江南》

一声晓唱杏花担。宝镜正开函。水如碧玉山如黛,这风景、只有江南。

六代风流,不言金粉,此味少人谙。

篾篷小艇破晴蓝。嘉客可清谈。诗筒茗椀高僧伴,白司马、仍是青衫。

何处清歌,发声袅袅,恍惚旧何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