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秋日(孫文波詩歌)
作品原文
深紅色的地毯房間裡,工作的氣氛
在午休後重新來臨。我的目光
卻朝向大街上,風正以掃帚的方式刮過,
發黃的落葉飄起,一些被卷到街角,
一些像閃光的徽章粘上了行人的衣裳。
我揣測就在此時,天空中的冰,
正像靈貓一樣活躍,而我在南方的
親戚們,會慶幸他們的不在。一種分離的
生活給予了生活新的意義。使我
比過去更了解祖國的內涵。一條名叫
天安門的大街,從這裡我看見了
整個國家:女人們不禮貌的聲音。
定時供應的熱水。突然鳴叫的汽車喇叭。
由於太多的經濟問題,如果
我要到另外的街區,只能登上擁擠
的公共汽車,像沙丁魚一樣,
一邊忍受着搖晃,一邊使勁地大口喘氣。
作者簡介
孫文波1956年出生,四川成都人,當代詩人,是中國少有幾位從八十年代開始寫詩到2000年後仍然保持旺盛創作力的實力詩人之一,而且越寫越有高度。對年輕一代詩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
童年曾在陝西華陰農村生活,在成都讀完中學,當過「知青「,服過兵役。1979年退役回到成都。現居杭州。1985年開始詩歌寫作。1990年以後亦從事詩歌批評的寫作。作品被翻譯成英語、西班牙語、荷蘭語、瑞典語等多種語言,1996年獲首屆」劉麗安詩歌獎「。1998年6月受邀參加第29屆荷蘭」鹿特丹國際詩歌節「。著有詩集《孫文波的詩》(人民文學出版社)《地圖上的旅行》、《給小蓓的驪歌》,文論集《寫作、寫作》等。 主編《中國詩歌評論》(人民文學出版社)、與蕭開愚合編《九十年代》、《反對》……。2011年獲首屆暢語詩歌獎。[2]
他說:我個人曾經很輕率地看待過像北島、芒克、舒婷這樣的詩人,或者更輕率地看待過徐志摩這樣的詩人,對他們的成就,或許是對他們的詩歌觀念不以為然,認為有些簡單和促隘,不足以體現出某種詩歌的精妙。但是,到了今天我發現那是不對的,不是一種具有歷史主義態度的作法。現在我理解到存在於他們身上的寫作的不足,並不是那種寫作才能的大小——他們誰不是恃才傲物,覺得自己是有大才華的啊——而是文學的歷史局限性。在這裡面不光是形式本身的,還有着思想方法上的問題。現在,的確是現在,我需要給予他們更多地我個人的敬意。儘管這或許並不是文學內部意義上的,甚至與文學無關。不過什麼又是文學內部意義上的,什麼又是與文學有關的呢?而如果我說從來就沒有單純地文學內部意義上的東西存在,我是對的嗎?我相信我是對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