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楼古建筑群
望江楼古建筑群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东南部,九眼桥东南1公里,府河西岸。传为唐代女诗人薛涛(759-831)旧居而著名。现存望江楼古建筑群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建,以崇丽阁为主,还有吟诗楼、浣笺亭、五云仙馆等,总称望江楼。
崇丽阁壮观秀美,全木结构,高30多米,四层,上两层为八角,下两层为四角,鎏金顶、黄屋脊、绿瓦朱柱,檐角高翘[1],取晋代左思《蜀都赋》中“既丽且崇”之意命名。
中文名: 望江楼古建筑群
地理位置: 四川省成都市区东南部
景点级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占地面积: 面积176.5亩
始 建: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
编 号: Ⅲ-420
目录
历史发展
望江楼古建筑群最宏丽的建筑是高39米的崇丽阁,其名取义于晋代文学家左思的《蜀都赋》:“既丽且崇,实号成都”一句。因崇丽阁矗立在锦江岸边,民间称之为“望江楼”。崇丽阁于1886年开建,1889年建成。崇丽阁共4层,上两层平面为八角形,下两层为四方形。每层的屋脊等处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崇丽阁木结构的古建筑,以雄浑华丽著称,长期以来,为成都市的标志性建筑。崇丽阁、濯锦楼、五云仙馆、吟诗楼这些古建筑与泉香榭、枇杷门巷、清婉室、浣笺亭等构成纪念性建筑群,布局精巧,构思奇特,是四川古典园林的代表作之一。这一个古建筑群占地并不大,但看起来十分疏朗,并无壅塞之感,这与古建筑群的空间布局艺术有很大关系。2006年望江楼古建筑群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市东门外九眼桥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园内岸柳石栏,波光楼影,翠竹夹道,亭阁相映,主要建筑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在此建起来的。民国时辟为望江楼公园,成为市内著名的风景点。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建筑
由望江楼(古称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组成,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在此建起来的。
建筑特色
望江楼(古称崇丽阁),是望江楼公园最宏丽的建筑,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楼高27.9米,共四层,下两层四方飞檐,上两层八角攒尖,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朱柱碧瓦,宝顶鎏金。因楼身位于锦江边,故名“望江楼”。望江楼本名“崇丽阁”,取晋人左思《蜀都赋》中的名句“既丽且崇,实号成都”而命名,现已成为成都市的标志物。
濯锦楼,位于崇丽阁西侧,两层三间,略似船形,因汉代成都的织锦户常把织好的锦放入锦江中濯洗,因此锦江又名濯锦江,濯锦楼因此得名。楼呈船形,据说是纪念薛涛在船上为密友元稹送行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崇丽阁,又名望江楼,得名于晋代文学家左思《蜀都赋》“既丽且崇,实号成都”。崇丽阁是成都望江楼公园的主体建筑,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标志建筑,高27.89米。在平面布局上,大胆地将正方形的尖角对着江对岸从狮子山进城的主要通道。这样,崇丽阁不仅成为从东面旱路进城的主要对景,也成为从江上进出成都的主要景观。
进入望江公园内,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崇丽阁,为木构四重檐八角攒尖琉璃瓦屋顶,下面两层为四方形,上面两层为八角形,结构精巧,造型和比例协调,每层的瓦脊,撑弓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像,翘角尖端挂有铜铃,微风吹过,铿然有声,阁楼内有木梯可直上顶端,眺望蓉城景色。
以崇丽阁、濯锦楼、吟诗楼、浣笺亭等构成的古建筑群布局自由,彼此呼应,步移景异。吟诗楼因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典雅精致,体现一代才女的气质,濯锦楼形似船舫,但不刻意追求船形,颇具匠心。从建成至今,一直是蜀中人们最具代表的城市标志。建筑群之间,清代所植的银杏、椿树、罗汉松等,树干斑驳,古雅苍劲,与古朴典雅的建筑群浑然一体,展现了四川园林开阖有致,曲径增幽的特色。
所获荣誉
望江公园崇丽阁古建筑群历史悠久、风格典雅、造型秀丽,是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是四川古典园林建筑的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06年05月25日,望江楼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