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朝陽市第十五中學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朝陽市第十五中學位於朝陽開發區,始建於1969年,是一所農村標準化學校,朝陽市名校,學校占地53000m2,操場占地17760m2,建築面積[1]4783m2,現有19個教學班,921名學生,教職工68人,中學高級教師43人,中級教師24人,初級教師1人,學校黨政工領導班子健全,教師結構好。

目錄

學校簡介

學校的教學、生活、運動、三產、綠化五區明晰,微機、語音、電教、實驗、多媒體會議中心,衛星閉路電視系統等設備先進,為高質量教學提供了有力保障。多年來,十五中及十五中人為朝陽的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我們的校訓是「規範、勤奮、求實、進取」,以「律己、愛生、嚴謹、奉獻」的教風,憑「博學、善思、刻苦、進取」的學風[2],形成了濃郁的校園人文氛圍,為高素質人才的培育,提供有力保證。

教師隊伍

學校實施生動、開放的校本培訓,有力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幾年來,我校有1人被評為省專家型教師,5人被評為省級骨幹教師,21人被評為市級骨幹教師,40人被評為區級骨幹教師,1人被評為市名師,1人被評為市功勳教師,3人評為市級課改新星。 由於各項成績顯著,我校於2000年被評為朝陽市唯一的一所「標準化的農村初中」,2003年獲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朝陽市教科研先進單位」(朝陽市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2001年獲「朝陽市模範學校」的光榮稱號(朝陽市僅10所),2003年被評為「朝陽市名校」,並先後被評為「遼寧省教育改革先進單位」,「省落實《中小學日常行為規範》先進單位」、「省綜合治理先進單位」、「朝陽市五星級學校」、「朝陽市體育工作先進單位」、「龍城區名校」,尤其在近三年的中考中,我校的中考成績全區領先。在2002—2003學年度中考中,我校升入重點高中人數,占全區升入重點高中的64%;在2003—2004學年度中考,我校學生升入重點高中人數,占全區升入重點高的的58.5%,其中統招生占77.8%;2006年中考我校共考入重點高中58名,其中統招生35名,定向生23名。

管理理念

歷代十五中人,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以科學的發展觀統領全局深化教育改革,推動教育創新,堅持以引導廣大教職工教育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核心,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興校」的管理理念,堅持以課程改革為突破口,處處體現「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提高質量,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的教育思想,以推進創新教育為主線,以「兩類新三片」工作為重點,牢固樹立為家長,為學生服務的意識,創新實踐,培養特色,實現學校重點工作有新突破,各項工作有新發展。

工作目標

1、切實把「兩類新三片」工作落到實處,穩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我校的可持續發展,學生髮展性綜合評價合格率98%以上,輟學率控制在1%以內,犯罪率為0。

2、以建設「一流的領導班子和建立以學習為基礎的研究型教師隊伍」為核心,着眼於幹部隊伍和教師隊伍的整體優化,師德優秀率達98%以上,教師教育教學優秀率達60%以上,不合格率為0。

3、盡一步加強對新課程教學的指導與管理,繼續探索「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策略,推動各項工作的改革與發展。

4、堅持科研興校,科研興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在「人人有科研有課題」全面參與的局面下,進一步加大研究的廣度與深度,堅定不移地走教育科研之路。以科研求發展,有效推動我校的改革與發展。

5、安全工作目標:交通安全無事故,飲食安全無中毒,財產安全無失盜,環境安全無火災,師德師風無投訴,人身安全無傷害。

6、教學目標:2007年中考成績確保區內三甲行列,七、八年級同步測試,各科成績在原有基礎上,明顯提升。

7、紮實做好九年備考工作,力創中考成績優異。

8、堅持以人為理念,他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國家級的示範中學是新一代十五中人的更高的要求。

8、開展「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加強學生養成教育,規範學生日常行為。

9、加強藝術、體育、衛生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0、加強學校的硬件建設,精心布局校園環境藝術化工程,力爭建成「綠化、美化、淨化」式學校。

外界評介

自從趙悅任校長以來,堅持學習教育管理理論,加強自身養,辦學思想端正,作風正派,清正廉潔,銳意進取,贏得了廣大師生的信賴,在教職工中享有很高威望。學校注重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着力培養骨幹力量,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科學管理,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校園環境,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加快發展為目標,以強化管理為槓桿,堅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創建了一個和諧美麗的校園。

發展前景

十五中人將高舉「改革」和「創新」兩面大旗,堅持以人為本,以一流的環境,一流的條件和一流的業績迎接新的挑戰,創造更加輝煌的明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