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朝霧級護衛艦

朝霧級護衛艦(日語:あさぎり型護衛艦,英語:Asagiri-classdestroyer)是日本海上自衛隊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建造的一型反潛為主的多用途護衛艦[1]。本級艦是先前初雪級護衛艦的後續艦。與初雪級相較,朝霧級的武裝雖然不變,但在聲納、雷達、艦體材料與輪機控制等方面有所改良。命名方面,本級艦依照「天文地理名」中的「霧部」加以命名。

目錄

基本設計

朝(zhāo)霧級是繼旗風級驅逐艦之後,日本海自第一種採用複合燃氣渦輪與燃氣渦輪(COGAG)動力系統的艦艇 ,由四具Spey SM-1A燃氣渦輪(授權川崎重工生產)驅動雙軸螺旋槳(初雪級則是結合高速大型燃氣渦輪與低速巡航燃氣渦輪的COGOG);此外,也是第一種取消輪機室、將輪機操作部位整合到艦橋里的日本艦艇。有別於初雪級將四具燃氣渦輪集中於一間輪機艙,朝霧級將四具SM-1A燃氣渦輪機安排在兩個機艙 中,每艙裝有一組(兩具)燃氣渦輪,即便一個機艙受損也不一定會波及另一個機艙 ;每組燃氣渦輪分別帶動一具推進器,巡航時每個機組各使用一具渦輪,高速航行時則四具渦輪全開。兩機艙分別位於艦體中段底部左前與右後方,因此艦體中段一前一後的兩具煙囪也配合機艙的布置,前煙囪偏向左舷,後煙囪則偏右側。1980年代之前,各國艦艇多半以輕巧的鋁合金材料做為上層結構建材,但記取1982年英阿福島戰役中英國謝菲爾德號(HMS Shefield D-80)導彈驅逐艦被阿根廷飛魚導彈擊中鋁合金制上層結構後引發無可收拾的大火,在燃燒數日後沈沒的教訓,從1980年代中期起日本海自新造的艦艇便不再以質輕但燃點低的鋁合金材料建造上層結構,改以鋼鐵建造[2],朝霧級自然也不例外。相較於前四艘朝霧級,後四艘朝霧級做了些許改良,排水量也因此增加了50噸。

船電設計

作戰系統方面,前三艘朝霧級配備OYQ-6作戰系統,此系統也被阿武隈級護衛艦以及經FRAM改良後的榛名號(DDH-141)直升機驅逐艦採用 。OYQ-6是初雪級的OYQ-5的改良型,以一具美制UYK-7大型主計算機為核心,同時配備一具UYK-20中型計算機 ,搭配UYA-4顯控台,並整合Link-11/14數據鏈,其運算能力自然遠高於以一部UYK-20小型計算機為核心的OYQ-5。在1991年SH-60J反潛直升機進入日本海自服役後,OYQ-6也整合了一套ORQ-1直升機資料傳輸系統(美國SQQ-28的日本版) ,以接收從直升機上的ARQ-44/SRQ-4數據鏈傳來的聲納浮標信號。而朝霧級從四號艦天霧號(FF-154)起則換裝OYQ-7作戰系統, 這是也被經FRAM改良後的比叡號(DDH-142,第二艘榛名級)直升機驅逐艦採用。OYQ-7以兩具美制UYK-43主計算機為核心,搭配 輔助的UYK-44中型計算機;此外,顯控台也由以往的UYA-4,改成UYQ-21/OJ-194彩色顯示器,此外也同樣整合了美制Link-11/14數據鏈以及ORQ-1直升機數據鏈。朝霧級的電子戰裝備包括NOLR-6電子支援裝置、NOLR-9C電子對抗系統、兩具美制MK-36Mod12 SRBOC干擾彈發射器以及一套美制AN/SLQ-25A魚雷對抗系統。在前三艘朝霧級上,NOLR-6電子支援系統的資料直接送入OYQ-6戰鬥系統處理,但NOLR-9電子對抗系統則直接控制OLT-3電子對抗發射機,獨立於OYQ-6之外。

武裝設計

以反潛為主要任務的朝霧級配備齊全的反潛偵測裝備與武器,包括B炮位的74式八聯裝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發射器(美制MK-112發射器的日本版)、兩具三聯裝68式324mm魚雷發射器、OQS-4艦首主/被動聲納與OQS-1(日本版的SQR-18)被動式拖曳陣列聲納等,艦尾並設有直升機甲板與一個直升機庫,最初操作一架HSS -2B海王式反潛直升機,爾後則換成SH-60J。雖然編制上至操作一架直升機,但朝霧級的直升機庫經過擴大,實際體積足以容納兩架直升機,而日後海自建造的通用護衛艦(初雪級護衛艦、高波級護衛艦等)也繼續保持這種設計;不過,由於艦上只有一套RAST直升機輔助起降滑車,因此雖然朝霧級有額外收容一架直升機的能力,但不算是真正具備同時操作兩架直升機的能力。朝霧級的直升機庫較初雪級更大,必要時可容納兩架SH-60J。朝霧級的反艦導彈發射器位於艦身中段,發射口分別朝向左右兩舷,比初雪級的安排合理多了。這兩組發射器最初裝填魚叉反艦導彈,後來已經換裝日本自製的90式反艦導彈(魚叉導彈的日本版)。後四艘朝霧級做了一些改良,例如以新型的三菱電機OPS-24 3D電子掃瞄對空搜索雷達取代前四艘本級艦所使用的OPS-14C 2D對空搜索雷達,而此型先進雷達亦被後來的村雨級護衛艦使用。

視頻

朝霧級護衛艦 相關視頻

海上自衛隊朝霧級驅逐艦護衛艦
日本海上自衛隊「朝霧」級驅逐艦4號艦 「天霧」號出港畫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