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哲宗
朝鮮哲宗(韓語:조선 철종/朝鮮 哲宗 Joseon Cheoljong;1831年-1863年),朝鮮王朝的第25代君主,1849年至1863年在位。諱李昪(韓語:이변/李昪 Yi Byeon[1]),字道升(韓語:도승/道升 Do seung)。號大勇齋,初名元範(韓語:원범/元範 Won beom)。 1831年6月17日,出生於朝鮮首都漢城,父親是李㼅,母親是龍潭廉氏, 朝鮮英祖的玄孫。從小就生活困難,終日以砍柴伐木為生,時人稱為「江華道令」 1849年6月6日朝鮮憲宗去世,沒有子嗣,被安東金氏扶植,以王室旁支身份指定為繼承人,1849年6月9日行冠禮,即位於昌德宮之仁政門。1851年9月娶金汶根的女兒,是為哲仁王后,安東金氏藉此對王室更進一步的控制。在位時,安東金氏專權,朝政更加腐敗,「 三政紊亂 」現像開始蔓延,1862年「壬戌民亂」的爆發,不得不下令設立「三政釐整廳」,承諾改革三政。從此朝鮮內外部的危機四起,社會動蕩不安。 1863年12月8日因病在昌德宮大殿猝然離世,享年33歲。廟號哲宗,諡號熙倫正極粹德純聖欽命光道敦元彰化文顯武成獻仁英孝大王。[1] 1897年,朝鮮高宗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哲宗亦被追封為哲宗章皇帝,而哲仁王后亦獲追封皇后的封號。
目錄
人物生平
繼承王位
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年,朝鮮純祖三十一年)六月十七日(陽曆7月25日),朝鮮哲宗李昪出生於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慶幸坊私第。他的父親是李㼅(哲宗即位後追尊為全溪大院君),母親是龍潭廉氏(哲宗即位後追尊為龍城府大夫人)。哲宗的原名叫李元范。
李元范的祖父恩彥君李䄄是莊獻世子李愃(朝鮮莊祖,朝鮮英祖的世子)之子,是朝鮮正祖李祘同父異母的弟弟。李元范這一支向來命運坎坷,莊獻世子被英祖關入米櫃中活活餓死,恩彥君則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因向商人借債被英祖得知,被流放到濟州島,後雖獲赦還,但又在正祖年間因其子常溪君李湛捲入洪國榮的逆謀,恩彥君一家又被發配到江華島。嘉慶六年(1801年),恩彥君受到「辛酉邪獄」的牽連而被賜死,包括李㼅在內的他的家屬遭連坐而被監禁於江華島。道光十年(1830年),恩彥君的家族被赦還漢城,次年李元范出生。李元范是李㼅的第三子,他還有兩個哥哥——李元慶(哲宗即位後追封懷平君)和李元羲(哲宗即位後封為永平君,改名李昱,後又改為李景應)。朝鮮憲宗在位時,閔晉鏞企圖推戴李元慶為王,事泄後閔晉鏞等人被凌遲處死,李元慶亦被賜死。包括李元范在內的家屬被株連,流放到喬桐島,後又改配到江華島,此時李元范年僅14歲。
李元范少年時代正值勢道政治時期,王室宗親在外戚勢道的專橫下處境非常艱難。李元範本人又是庶出,其母廉氏出身卑微,且很早離世,甚至連本貫在哪裡都不清楚(以至於後來他即位後一度弄錯母親本貫,直到1861年才更正 )。再加上李元范的家族又屢出「逆賊」,因此他從小就生活困難,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只在4歲時念過《千字文》。 被流放到江華島後,李元范的生活更加落魄,終日以砍柴伐木為生,時人稱為「江華道令」(「道令」即公子或少爺之意)。今天江華島上的龍興宮就是當年李元范流落時的居所。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朝鮮憲宗病危,沒有子嗣,宮廷圍繞王位繼承而暗潮湧動。當時朝鮮兩大外戚集團——豐壤趙氏和安東金氏各有打算,豐壤趙氏主張立德興大院君的宗孫李夏銓為新王,繼承憲宗大統;安東金氏則物色到流落江華島的李元范,主張立他為王。安東金氏的理由是在英祖的血脈中,正祖、純祖、翼宗一系單傳下來的男性後代已經斷絕,只能上溯到莊獻世子的其他各子中去尋找繼位者,莊獻世子長子懿昭世孫李琔早死,次子正祖一支已經絕嗣,所以依據長幼順序,莊獻世子第三子恩彥君李䄄的孫子才有資格,且根據宗法制「長子不為人後」的規定,只能選定幼子李元范為王位繼承人。這年六月六日,憲宗去世,純宗妃純元王后金氏匆忙下教旨,指定李元范為王位繼承人 ,並派判中樞府事鄭元容前往江華島奉迎李元范入宮。史載當時的李元范「總角居村野,貧甚,躬耕織屨。元容等奉旨來迎,舉家驚懼,不敢登途,元容懇告(純元)王后之意,遂偕歸」。 六月八日,李元范入宮,改名李昪,封「德完君」。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六月九日,行冠禮,即位於昌德宮之仁政門。同年十二月,宗主國清朝派使臣瑞常、和色本赴朝鮮主持冊封儀式,李元范正式成為朝鮮國王,是為哲宗。
政局混亂
哲宗即位後,追尊其父李㼅為大院君,稱「全溪大院君」;他的祖父恩彥君李䄄、伯父常溪君李湛、兄長李元慶等政治犧牲品也即刻得到平反昭雪。此外,哲宗被過繼給純宗,繼承其統,到咸豐七年(1857年)又將「純宗」的廟號升格為「純祖」。而與他競爭王位的李夏銓則在同治元年(1862年)被安東金氏放逐到濟州島,最後賜死。 哲宗李昪影視形象 哲宗李昪影視形象(7張) 朝鮮哲宗原本生活落魄,個性軟弱,一夕之間被安東金氏扶上王位,註定了他將一直被安東金氏玩弄於股掌之上的命運。他即位後,拜純元王后為大王大妃,雖然哲宗已19歲,但因學識不足而每日前往經筵學習,國事則交給純元王后垂簾聽政,長達兩年半之久。而扶植哲宗的安東金氏眾臣如金左根、金洙根、金汶根等人則壟斷朝政,壓制豐壤趙氏,將安東金氏的勢道政治推向頂峰。咸豐元年(1851年)九月,金汶根的女兒嫁給哲宗,被冊封為朝鮮王妃,是為哲仁王后,安東金氏藉此進一步加緊了對王室的控制。 隨着安東金氏勢力的膨脹,不僅王室的勢力十分衰弱,而且國家也日益崩壞。「錦繡江山春似海,鶯花巷陌日中天」,這是哲宗初年的一句讚頌太平盛世的詩,然而現實卻與此完全相反。哲宗在位時,朝政更加腐敗,文恬武嬉,賄賂公行,地方年年告災,民不聊生。「三政紊亂」現象開始蔓延,最終導致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民亂」的爆發,此時朝鮮南部到處農民起義,政局日益動盪不安。哲宗在派兵鎮壓起義的同時,不得不下令設立「三政釐整廳」,承諾改革三政。 [5] 同時,瘟疫也在哲宗時不斷爆發,最大的一次是咸豐十年(1860年)流行霍亂,全國死亡人數達數十萬。哲宗時民間盛傳禁書《鄭鑒錄》,宣揚鄭氏將取代李氏,民心騷動可見一斑。
外部威脅 哲宗年間的危機不僅來自朝鮮國內,更有外部歐美資本主義的威脅。哲宗時,歐美列強已經相繼打開了中國和日本的國門,對朝鮮構成巨大威脅,朝鮮國內人人自危,對西洋侵犯充滿恐懼。特別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英法聯軍打敗清朝、圍攻北京,火燒圓明園,咸豐帝逃亡熱河,這一系列消息傳到朝鮮時,造成了舉國巨大的震動,而《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關於允許自由傳教的規定也引起了朝鮮的注意。太平天國起義的不斷發展客觀上加劇了朝鮮的社會矛盾和階級對立。哲宗對此非常憂慮,說:「夫以天下之大,猶不能抵敵,則其鋒銳之剽悍,推可知也。第念燕京之於我國,即唇齒之比也,燕京若危,則我國豈晏然乎?且聞彼之所講和雲者,不徒交易之計而已,以其蔑倫悖常之術,欲為傳染於四海者也。然則我國亦難免其害,況舟楫之利,一瞬千里者乎?苟其然者,將如之何可乎?預備之策,不可不講究。」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哲宗派出了以趙徽林、朴珪壽為正、副使的慰安使團,前往熱河慰問咸豐皇帝,同時探聽消息。臨行前哲宗對他們說:「今番使行,即皇城有事之故也。此時異於他時,送卿等之予心,亦甚系變,必須善為往還也。皇城賊匪未知近復何如,而先來便詳細探知,從速出送,則可以知中國之信息,可以知卿等之安否矣。」 可見哲宗對中國局勢的關心。 隨着這些消息的傳入與蔓延,朝鮮國內一片恐慌,各種流言盛行,京城貴族紛紛落鄉,逃往山中避難,甚至朝中大臣也有私自離職外逃者,這從哲宗與左議政朴晦壽的的對話中便可看出。 史書記載:「英法陷北京之報至,上下大驚,移老稚婦女及重器於外,大徵兵士,以備陰雨,而市民往往胸掛十字架,示其為天主教徒,欲以媚西人而免禍」。 崔濟愚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背景下,為了對抗西方文化侵略,而創建了新的宗教——東學道。但朝鮮鑑於清朝太平天國的影響,對東學道這種民間宗教嚴加禁止,這使朝鮮的官民對立更加尖銳。不過,哲宗時代雖然依舊嚴禁天主教,但已經是流於形式,安東金氏一直對天主教持寬容態度,朝鮮政府對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而天主教在這一時期飛速發展,信徒達到數十萬之眾。 西方國家侵犯的恐慌不僅是來自中國傳來的壞消息,也有實際的行動。道光三十年(1850年),一艘國籍不明的外國船炮擊朝鮮江原道蔚珍、竹邊,咸豐元年(1851年),法國和美國的商船分別出現在濟州島的大靜縣和東萊府的龍塘浦,咸豐四年(1854年),沙皇俄國軍艦駛入元山到圖們江口一帶。咸豐五年(1855年),法國軍艦對釜山到圖們江口沿海進行測量。咸豐六年(1856年),數百名法國士兵搭乘軍艦在忠清道洪州長古島登陸,鳴槍放炮,燒殺搶掠,隨後又竄到黃海道豐川一帶。這些小騷擾使朝鮮的警惕和恐慌不斷擴大。
無嗣而薨
哲宗在位時期,完全被安東金氏控制,他本人突然間從江華島的樵夫一躍而成為統治朝鮮的國王,使他終日沉湎酒色,導致身體日益虛弱,「數年來頻有違豫」。 哲宗先後有5個兒子,6個女兒,卻只有一個女兒永惠翁主活下來(嫁給朴泳孝不久後死去),其他全部夭折。在哲宗病危的情況下,王位必須又一次從旁支中尋找。哲宗屬意興宣君李昰應之子李命福,神貞王后趙氏也支持李命福,安東金氏卻表示反對。在這次王位繼承鬥爭中,興宣君聯合豐壤趙氏取得了勝利,他的兒子就是繼承哲宗王位的朝鮮高宗李熙。同治二年十二月初八日(陽曆1864年1月16日),哲宗得肝病在昌德宮大造殿猝然離世,在位14年,享年33歲。他的廟號是「哲宗」,同治二年(1863年)上尊號「熙倫正極粹德純聖」,死後諡號為「文顯武成獻仁英孝大王」(清朝賜諡「忠敬」),葬於睿陵。 大韓帝國建立後,哲宗於隆熙二年(1908年)被追封為「哲宗章皇帝」(取諡法「法度大明曰章」)。
後世評價
朝鮮哲宗是一位傀儡國王,他在位時,安東金氏把持朝政,一手遮天,整個國家也是內憂外患。後世史家對哲宗的評價是「荒游嬉戲」、「好色」,稱他「優柔寡斷,耽於酒色,身多疾病」 ,「其性闇弱,缺乏親裁政務之能力,一切政務委任於戚臣,自己則沉湎酒色」 ,也有人說他「天賦柔闇」 ,總之評價偏負面。不過哲宗在位時的危機都是潛在的,並沒有特別大的動盪,這對於哲宗來說或許是幸運的。
軼事典故
江華初戀
江華島民間傳說哲宗還沒登基時,曾與當地一名叫鳳伊的少女相愛。這一傳說後來被演繹為《江華道令》、《哲宗與福女》、《君王的初戀》等多個電影。現在江華島哲宗潛邸龍興宮外也修了條「江華道令初戀路」,見證這段愛情故事。
群羊跪伏
據史料記載,鄭元容等奉大王大妃金氏(純元王后)之命迎哲宗入繼大統,哲宗一行自江華島走到漢城西郊的楊花津時,出現數百隻羊跪在道路兩旁,作迎駕狀。此被視為哲宗成為國王之「天命」。
參考資料
- ↑ 解析朝鮮哲宗李昪的傀儡人生. [201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