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朝鲜太祖

李成桂(朝鲜语:이성계,发音:Yi Seong-gye,1335年-1408年),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1392年-1398年在位)。本贯全州李氏,出生于元朝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带)。初字仲洁,后改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死后庙号太祖,明朝赐谥号"康献",故又称"朝鲜太祖"或"康献大王"。[1]

李成桂
 
出生 1335年10月27日
国籍 朝鲜
别名 李旦、君晋(字)、松轩(号)
职业 朝鲜国王、政治家、军事家
知名于

破红巾,平倭寇,却元军,征女真 建立朝鲜王朝

推行科田法,奖励农业,广设学校

李成桂是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户兼达鲁花赤李子春的嫡长子。1356年,李成桂与其父帮助高丽王朝恭愍王收复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后由于在抵御元朝红巾军的入侵中战功显赫而被提拔[2]

1388年,李成桂发动威化岛回军,掌握高丽政权;1392年,李成桂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城。即位后,李成桂对内实行改革,清除了原高丽禑王的势力,对外向明朝称臣,并通过招抚、武力征服朝鲜半岛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

第一次王子之乱后,李成桂让位于次子李芳果,奉为太上王[3]。后来出奔老家咸兴,又被太宗李芳远挟持回京,于是有"咸兴差使"的典故。后死于汉城[4]

目录

人物生平

公元1335年(元至元元年,高丽忠肃王后四年)十月十一日,朝鲜太祖李成桂出生于元朝辽阳行省双城总管府(高丽称为和宁府,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南道金野郡黑石里)的李子春私邸。后来李成桂即位建国后,出生之地被改称为"永兴郡"(现称金野郡),并修建宫室,称为"永兴本宫"。

李成桂的本贯并不在出生地永兴,而是在朝鲜半岛南部的全州。15世纪中叶朝鲜王朝曾创制一首用谚文歌颂李成桂的诗歌,叫《龙飞御天歌》,将李氏家族比作根深叶茂的大树和源远流长的溪流。但实际上,全州李氏并非是高丽王朝的名门望族,顶多只是地方土豪。李成桂的始祖是新罗司空李翰。后传了十多代,到李成桂的高祖父李安社(后追尊为朝鲜穆祖)时,因为与当地官员争夺官妓的风波而弄得在当地无法容身,于是就举家迁徙到江原道三陟,后又迁到东北面宜州(今朝鲜元山),高丽政府曾任命李安社为宜州兵马使。后来李安社又投降蒙古,才在今咸兴一带定居下来,这是高丽高宗末年的事。 当地聚集了很多女真人,李氏家族深受女真影响,并出任了元朝在当地的军事指挥,进而成为这一地区的豪族。

李成桂的曾祖父是李行里(后追尊为朝鲜翼祖)、祖父李椿(后追尊为朝鲜度祖,蒙古名孛颜帖木儿)、父李子春(后追尊为朝鲜桓祖,蒙古名吾鲁思不花),世袭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户兼达鲁花赤。李成桂的母亲则是崔氏(后追尊为懿惠王后)。

李成桂自幼爱好打猎,武艺尤其是射艺高强。他二十二岁那年,即1356年,高丽恭愍王利用中国爆发元末农民起义的机会,发兵北拓领土,吾鲁思不花成为了高丽的内应,协助高丽军队攻占元朝双城总管府,此后李成桂与其父归顺高丽,成为高丽将领。吾鲁思不花归附高丽后,恢复高丽名李子春,官至荣禄大夫判将作监事、朔方道万户兼兵马使。

高丽末年,战乱连连,此时正是李成桂赚取政治资本的时机。公元1361年九月,秃鲁江万户朴仪反叛,官军平叛不力溃败。此时,李成桂官居通议大夫东北面上万户、金吾上将军,以一千五百的兵力大破叛军初战告捷。这是李成桂出仕以来的首次战功。

当年年底,中国境内的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四万人渡过鸭绿江、攻入高丽境内。在潘诚的率领下红巾军攻破静州、铁州、麟州,进而攻入西京(今朝鲜平壤),蹂躏高丽的国土。公元1362年正月,高丽参知政事安佑与上将军李芳实回师二十万攻击西京红巾军。李成桂本次领兵二千人参战,由东大门奋勇进击,率先登城,又立大功一件,从此威名日著。

 

此后,李成桂不断建立武功,公元1362年2月、7月李成桂任东北面兵马使击败元朝军阀纳哈出。公元1364年击败依附元朝的高丽反叛者崔儒,同年2月、侵入和宁(今咸镜南道永兴、现今的金野郡)以北讨伐女真。公元1370年以骑兵五千步兵一万自东北面渡鸭绿江攻打东宁府。北元东宁府同知李吾鲁帖木儿逃往于罗山城。李成桂一度到达辽阳。仅以身免的纳哈出称李成桂"年少而用兵如神,真天才也,将任大事于尔国矣。"凭借战功显赫,李成桂得宠于高丽恭愍王,官至密直副使,进阶奉翊大夫,赐端诚亮节翊戴功臣之号。

公元1377年,李成桂在智异山歼灭倭寇名声大震、同年8月在西海道(黄海道)一帯大破倭寇。 公元1380年倭寇500只船侵入云峰(今韩国全罗北道南原郡),占领引月驿,高丽败北,驻扎在当地的将军阵亡。李成桂被任命总指挥官击败倭寇首领阿只拔都(荒山战斗)。

公元1382年,明朝命北元降将胡拔都深入到东女真地区,招抚当地的女真人等。翌年八月,胡拔都又率部进抵端州,女真首领金同不花降附,高丽命令其大将李成桂率兵出击,双方战于吉州,女真败退。

李成桂通过一系列重大战绩取得很高的威望,他与郑道传、赵浚、尹绍宗等新兴士大夫势力联手,抵制高丽王室和权门世族的旧势力。[5]

公元1388年正月,李成桂联合崔莹打倒了专权的林坚味、廉兴邦一党,崔莹被任命为门下侍中(首相),李成桂则任守门下侍中(副相)。同年,明朝在原双城总管府之地设置铁岭卫,移文告知高丽[6]。高丽国王王禑、门下侍中崔莹密议进攻辽东,李成桂反对无效。是年四月,王禑派左军都统使曹敏修、右军都统使李成桂出兵攻辽。五月,李成桂渡过鸭绿江后,发觉行军困难、粮饷不济,上书要求班师,王禑不听。于是李成桂劝服曹敏修,果断在威化岛回军,返回开京(今朝鲜开城),流放崔莹,此后与曹敏修一起掌握高丽政权。六月,王禑被诸将逼宫退位,李成桂主张另立王氏宗亲,曹敏修、李穑则主张立王禑之子王昌,最终王昌即位,曹敏修和李成桂分任左右侍中,并以李成桂为东北面朔方、江陵道都统使,赐忠勤亮节宣威同德安社功臣之号;七月,李成桂利用赵浚的弹劾排挤曹敏修,独揽政权;八月,都总中外诸军事;十月,兼判尚瑞司事。

公元1389年十一月,王禑派人暗杀李成桂,事败,李成桂以明朝称王昌非恭愍王之后而不许入朝为借口,废王昌为庶人,改立高丽宗室王瑶,是为恭让王。王禑流放江陵,王昌流放江华,十二月被杀。恭让王只是李成桂的一个傀儡,他以李成桂为奋忠定难匡复燮理佐命功臣,封爵和宁君、开国忠义伯,食邑一千户,食实封三百户,田二百结、奴婢二十口,称中兴功臣,父母妻封爵,子孙荫职

以威化岛回军为契机,掌握实权的李成桂与新兴士大夫势力开始进行私田改革,主要以限制权门世族和佛教势力为目的,这种对经济基础的重新洗牌成为新王朝建立的前奏。

首先李成桂下令调查全国土地,1390年将所有现存的公私田册档都予以焚毁。次年颁布了土地制度的新法令--科田法。规定科田只能取自京畿地区,按每人已有的官阶对官僚集团成员实行分配,其他郡县土地属于公田。这样,高丽权门世族和佛教势力的经济基础遭到彻底破坏,从而敲响了他们的丧钟。另一方面,私田改革也象征着高丽王朝本身的没落,公田的增长使政府收入相应增加,为朝鲜王朝开国奠定了经济基础。

朝鲜太祖和仁祖,与中国明清两朝的纠葛

1388年,已经称帝20年的明朝皇帝朱元璋,第一次听说了李成桂的名字。那时,统治朝鲜半岛的还是高丽王朝;那年,身为高丽大将的李成桂被派来攻打辽东地区。结果他非但没打,反而上演了一出“威化岛回军”,就此改变了朝鲜半岛的历史。

朱元璋定国号“朝鲜”

李成桂出生的1335年,曾经不可一世的元朝已经开始土崩瓦解。当时,李成桂的父亲李子春还是元朝的世袭官员。21年后,年轻的李成桂和父亲一起,帮助高丽军队夺取了原本在元朝控制之下的双城总管府(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归附了高丽。此后,李成桂在战场上屡建功勋,曾击败高丽叛军、元朝红巾军、元军、倭寇和女真人,成为高丽的一员大将。

1387年,朱元璋在扫荡旧元的纳哈出势力后,于辽东设置“铁岭卫”。但这个名字惹来了麻烦——高丽境内也有一个铁岭,就位于双城总管府的南界,高丽君臣上下都以为明朝想要收回双城总管府辖境。当时的高丽国王禑(韩音为吴)王和重臣崔莹,都属于对北元友好而对明强硬的一派,当即决定开展“攻辽行动”,以对抗明朝。

第二年,李成桂被禑王任命为右军都统使,和左军都统使曹敏修共同率领号称10万、实为5万多人的部队,驻扎在鸭绿江江心的威化岛,准备攻打辽东地区。

李成桂其实并不认同禑王的决定,他反对攻打被明朝平定了的辽东地区。当时正值汛期,鸭绿江江水泛滥,士兵行军困难。李成桂上表高丽朝廷,提出“四不可”论:以小逆大,一不可;夏月发兵,二不可;举国远往,倭乘其虚,三不可;时方暑雨,弓弩胶解,大军疾疫,四不可。

 

但禑王和崔莹仍要求李成桂等人速速进军。于是李成桂决定回军开京(今开城),实行兵谏。这一突然之举令禑王和崔莹大惊失色。他们匆匆从西京(今平壤)返回开京,准备进行反击。李成桂一路率军追击,攻陷开京,囚禁了崔莹,废掉了禑王。他还向明朝派出使者,告发禑王和崔莹的攻辽之罪。他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明朝的朝堂上。

此后,李成桂手握高丽军政大权。他先扶植了禑王的儿子昌王,不久废掉昌王立了恭让王。最终,他不再需要傀儡,1392年,经过高丽的最高行政机构都评议使司推荐,李成桂合法登上王位,史称“朝鲜太祖”。

太祖很快向明朝递交表文,痛陈前任君主昏庸无道,“臣民愤怒,无所控告”,而他因“一国大小臣僚、闲良、耆老、军民等”推戴即位。朱元璋看到李成桂已受国内拥戴,且没有疏离明朝的倾向,便认可了这个篡权上台的国王,同时告诫他“自今以后慎守封疆,毋生谲诈,福愈增焉”。李成桂随即遣使谢恩,还进贡了马和方物(指特产)。

接下来,李成桂又请朱元璋择定国号。他提出了两个备选国名,一个是“和宁”——他的故乡,另一个是“朝鲜”——朝鲜半岛上第一个古代国家的名字。朱元璋选定了后者,并通过礼部咨文回复道:“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嗣,钦此。”这等于承认了李成桂政权的合法性,也确定了后来250多年明朝与朝鲜之间的宗藩关系。

此后,朝鲜每年定期向明朝派使朝贡,朝鲜国王驾崩、新国王继位时,明朝也会派使予以册封。从表面上看,这种关系并不对等。但从本质上说,这不过是一种礼制体系,朝鲜只在礼节上对明朝表示恭顺,其内政并不受干涉,新国王的任命也由朝鲜决定,明朝皇帝最后的批准基本是走过场。对李成桂而言,他利用朱元璋的认可压制了国内反对势力,巩固了王权。同时,这种宗藩关系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事大字小”——小国对大国表示恭顺,定期朝贡;大国也有保护小国的责任和义务。

1592年,日本的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朝鲜毫无招架之力,不久首都汉城(今首尔)陷落,国王逃往中朝边境的义州(今朝鲜新义州),向明朝求援。明朝履行义务,出兵援助。当时的明神宗派李如松为防海御倭总兵官,率军入朝。这场战争明朝“几举海内之全力”,人力、物力、财力上损失很大。直到1598年,节节败退的丰臣秀吉在日本京都积郁而死,临死前遗命撤兵。朝鲜王朝对明朝这一“再造之恩”感激不尽。

被迫与皇太极结兄弟关系

不过,这场战争最大的受益者是女真人。此前,东北的女真部落曾在明朝和朝鲜之间处于两属状态,既向明朝纳贡,也向朝鲜纳贡;既受明朝官职,也受朝鲜官职。他们还与明和朝鲜同时展开朝贡贸易,从中获利。此时,趁着明朝和朝鲜双双被战争拖得国力衰弱之机,他们在白山黑水之间发展起来。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将辽东地区作为主要的进攻目标。为解除后顾之忧,努尔哈赤一直试图拉拢朝鲜。

这时朝鲜的国王是光海君,他奉行务实外交。1619年,明与后金发生“萨尔浒战役”,光海君命令朝鲜军因势而动。他还致书后金,称自己臣服明朝是“大义所在,固不得不然”,而与后金的“邻好之情,亦岂无之?”希望双方“各守封疆,相修旧好”。

光海君这种“对明不忠”的外交方针,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并深感明朝“再造之恩”的朝鲜群臣中引起极大反弹。加上他上位时幽废嫡母仁穆王后,戕兄杀弟,导致西人派决定发动政变。当时朝鲜党争激烈,分为东人、西人、南人、北人派等,西人派是重视义理的一派。

1623年春,光海君的侄子李倧(音同宗)因其弟弟冤死于谋反罪而怀恨在心,暗中调动西人派的兵马进京,策划宫廷政变。叛乱军只有区区数百名,却因西人派的接应,顺利攻入昌德宫,并在敦化门举火庆功。光海君方才恍然大悟,带着几名随从仓皇逃出宫。接着,李倧迎出了幽废中的仁穆王后,并借她的名义宣布废黜光海君,立李倧为新国王,光海君则被流放到海岛。李倧即朝鲜第十六代国王仁祖。这次政变在朝鲜史册上称为“仁祖反正”。仁祖上台,意味着崇明排金思想再次主导朝鲜,从此,朝鲜深深卷入到中国明清交替的政治漩涡中。

仁祖登基3年后,努尔哈赤去世,其子皇太极继位。皇太极是对朝强硬派,上台伊始就对朝鲜发起了进攻。

对朝鲜来说,这完全是一场突袭。当时,明朝左都督毛文龙是一名骁将,领兵抗击后金,“数百里之内,望风归附”。他的军队驻在朝鲜平安北道前海皮岛,严重制约了后金对明朝中原腹地的进攻。于是,刚刚继位的皇太极决定攻打朝鲜和毛文龙。后金军攻入朝鲜义州后,派一部分兵力攻打铁山的毛文龙,但毛文龙逃往身弥岛。后金军攻入朝鲜,除了要摘除毛文龙这个如鲠在喉的势力外,还要割断明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从朝鲜获得军粮,因为当时后金境内饥荒严重。这完全是朝鲜始料未及的,于是仁祖也仓皇出逃江华岛。

攻入朝鲜后,后金一方面担心战线拉得太长,另一方面担心明朝和蒙古趁机偷袭,所以不久即提出讲和,条件是朝鲜必须和明朝断绝关系,与后金结成兄弟。朝鲜抵挡不住后金铁骑,只得同意,但同时表示“事大交邻,自有其道”,反对断绝和明朝的事大关系,提议和后金以鸭绿江为界,“各守封疆”。1627年3月,后金将领阿敏派人到朝鲜国王避难的江华岛举行告天盟誓仪式,双方结成了兄弟关系。

这次战役在朝鲜史册上称为“丁卯胡乱”。“胡”指后金,只一字便表明了朝鲜对后金的鄙视。他们亲近明朝多年,已经视自己为“小中华”,而视后金为夷狄。

万般无奈下弃明投清

1635年,皇太极平定察哈尔,获得了元朝的传国玉玺,第二年改国号为清。清向朝鲜派出使节,希望朝鲜同蒙古、满洲诸贝勒一道,参与劝进,为皇太极尊上皇帝号。不想朝鲜朝野哗然,大臣们慷慨陈词,要求斩虏使,函其首,奏闻于明朝,“责其背兄弟之约,僭天子之号”。在如此激烈的氛围中,仁祖拒不见清使,不接受其国书。

 

于是皇太极大怒,决定再次攻打朝鲜,使其彻底臣服。1636年12月,皇太极亲率12万八旗劲旅进攻朝鲜,史称“丙子之役”,朝鲜史称为“丙子胡乱”。皇太极攻入朝鲜后,不攻坚城,长驱向南,仅十几天就逼近首都汉城。仁祖将王子、王妃等一部分王室成员送到江华岛避难,自己和百官则躲入南汉山城继续抵抗,同时派人赴清营谈判。清军主力包围了南汉山城40多天。

山城内粮草断绝,不得不杀马充饥,各地赶来的援军也被清军击败,朝鲜君臣只能坐困孤城。朝鲜向明朝求援,但明朝因受国内农民起义困扰无力救援,仅命令登莱总兵陈弘范派舟师援助,又终因风浪太大而未能出师。江华岛又落入清军手中,王室成员被俘。仁祖万般无奈,只得向皇太极俯首称臣,缔结城下之盟。

那是1637年1月30日,仁祖穿着蓝染衣,乘着白马,后面跟着王世子,还有50多名侍从,由西门出了南汉山城。一行人来到汉江东边的三田渡,在此仁祖与皇太极进行了历史性会面。皇太极以胜利者的姿态南面而坐,仁祖则作为战败者北面就坐。接着仁祖向皇太极行三拜九叩头礼,完成了臣下见君主的见面仪式,象征着朝鲜彻底臣服于清。

根据南汉山城的盟约,清与朝鲜结成君臣关系;朝鲜交还明朝的诰命册印;去明朝的年号,奉清为正朔;将国王的长子、次子和诸大臣的儿子(如没有儿子则以弟弟)作为人质送到清;每年的万寿、千秋、冬至、元旦及其他庆吊之时,朝鲜都要贡献礼物。这种宗藩关系一直维持到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以后。

皇太极提出的人质条款,实际上是基于国内的战局未了。其时清尚未入关,他担心朝鲜私通明朝,藕断丝连,所以加大了对朝鲜的胁迫力度。朝鲜的世子、大君被押到沈阳做人质,朝鲜反对与清议和的臣下也被关的关,杀的杀。仁祖担心皇太极要求他定期“入朝”,从此卧病10年,实际上多半是装病。这10年间,他战战兢兢、苟延残喘,“入朝”问题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

由于是在军事威胁下缔结的宗藩关系,所以朝鲜与清的关系,远不如与明的关系友好。很长一段时间里,朝鲜对清都充满了鄙视和仇恨。在朝鲜许多士大夫的笔记中,都不用清年号纪年,而是用明崇祯后多少年。清入主中原后,朝鲜国内“夷无百年之运”,清朝在中原站不住脚,不久将要败归老巢宁古塔的说法甚嚣尘上。此说是为了抚平两次“胡乱”给朝鲜带来的精神创伤,是追求国家复兴的思想武器,但也阻碍了朝鲜客观认识清朝,以及学习清朝的先进文化和技术。

后世评价

后世普遍对李成桂评价较高,特别是他建立朝鲜和实行改革等业绩。比如韩国历史学家李基白称"李成桂代表高丽末年出现的一股新势力",即与权门世族对立的新兴士大夫势力,而对其予以肯定。 韩国史学界认为,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找到了解决高丽社会长期积累的的各种社会矛盾的方法和途径","而在威化岛回军后通过田制改革运动,新王朝诞生了,新的政治、社会秩序开始构筑,社会矛盾也随着逐步消解",高度赞赏李成桂建立朝鲜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韩国总统朴正熙亦对李成桂评价道:"李成桂将军不仅是一位有能力的军事指挥官,他曾成功地制止北方女真人的入侵,并将日本侵略者从韩半岛的南岸赶了出去,而且他还是一位能干的政治家,他对公众的情感和高丽王朝末期国际政治的转变,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不过,也有对李成桂表示否定的意见,特别是他为了巩固权势诛戮大臣甚至杀光高丽王室的做法以及威化岛回军颇受诟病[7]。比如日本历史学家林泰辅就批评李成桂"跋扈",并且对其威化岛回军评价道:"盖回军之举,为古今非常之事变,名虽除君侧之奸,以臣胁君之罪甚大,而为之极易者,何也?李成桂之威望,由二十余年之阅历,不仅已服将士之心,且以事大主义养成数百年之高丽人,如伐辽事,尤恐万状故也。当是时,位在成桂之上而又为成桂所畏惮者,独崔莹耳,不图于外交问题,成桂与莹之方针各异,而成桂之主张,为卑屈柔懦之高丽人所喜者,以是收揽人心,假此问题以除其最畏惮者。成桂之利便,莫大于是。以成桂之野心勃勃,安肯舍此良机?此所以断然决行回军也。" 在其笔下李成桂成为一个不顾国家利益、威胁君王的野心家和投机者。另外,主体思想确立后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对李成桂的评价也比较低,尤其是威化岛回军事件,认为这是事大主义的错误路线。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出于对李成桂的否定评价,在听说咸镜南道永兴郡得名于李成桂希望其故乡"永远兴盛"之意后下令更名为"金野郡"。 而且向民众灌输李成桂与李完用李承晚(包括后来的李明博)均为"李氏卖国奴"。

视频

朝鲜太祖大王李成桂威化岛撤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