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期姓源於子姓,出自商王朝君主帝乙之子子期,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子期氏,《左傳·定四年》中記載:「爐,金初宦於子期氏。」子期氏出自子姓,其始祖為帝乙,遠祖為契。契,為商族的始祖,因為他曾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任為司徒,掌管教化,居於商邑(今河南商丘)。[1]

[]

目錄

郡望堂號

郡望 齊 郡:西漢時期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所在臨淄(今山東淄博),其時轄地在今山東淄博市和益都、廣饒、臨朐等縣地。唐朝玄宗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為青州北海郡,屬河南道,縣為屬。唐肅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為軍,齊郡屬平盧軍節度使領轄,治所在益都,其時轄地在今濰坊等一帶地區。

北海郡:漢朝時期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分齊郡置郡,治所在北海(營陵,今山東昌樂),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濰坊、煙臺一帶地區。南北朝劉宋時期及北魏王朝時期,治所在平壽。至隋朝時期改為高陽郡,屬青州置。唐朝時期,又復稱青州,仍稱北海郡,後又改為青州。宋朝時期,乾脆稱作為青州北海郡。金國時期又改稱益都府,其時轄地在今山東濰坊一帶地區。

彭城郡:彭城郡原為西漢時期的楚國所置。漢宣帝地節元年(壬子,公元前69年)以楚國改置彭城郡,治所在彭城縣(今江蘇徐州),西漢朝黃龍元年(壬申,公元前49年)復名楚國,東漢朝章和二年(戊子,公元88年)又改為彭城國。南朝宋永初二年(辛酉,公元421年)復為彭城郡。隋開皇時期(公元581~600年)廢郡,隋朝大業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復置。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又改為徐州,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名彭城郡。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復為徐州。歷史上的彭城郡,其統轄範圍大致包括今山東省微山縣、江蘇省徐州市、銅山縣、沛縣東南部及邳縣西北部,安徽灘溪縣東部及山東微山縣一帶。彭城郡與沛郡在地域範圍上有部分重疊。

魯 郡:亦稱魯國、魯國郡東魯郡。西漢朝初期,漢高祖將秦朝原來的薛郡改為魯國,治所在魯縣(今山東曲阜)。三國時期的曹魏政權以及晉朝時期改為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曲阜、泗水、滋陽一帶地區。南北朝時期的北齊政權又改其為任城郡。另外,隋朝時期也有個魯州魯郡,改魯縣為汶陽縣,繼而恢復曲阜原名,治所在兗州。唐朝時期有個兗州魯郡,雖然轄有曲阜,治所亦在兗州,而將原魯國郡治遷至今山東省的滋縣(今山東德州陵縣滋鎮)。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古稱「太原」有二:①商末周初的太原又稱「大原」,故址在周之西鄙涇洛之北,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北部地區,中心區域在固原市古大原城遺址一帶。西周初期,周穆王出兵討伐西戎,曾一度打到太原,即指該地區。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堂號 齊郡堂:以望立堂,亦稱臨淄堂。

北海堂:以望立堂,亦稱青州堂。

彭城堂:以望立堂。

魯郡堂:以望立堂,亦稱魯國堂、東魯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亦稱陽曲堂。

基本介紹

期[期、朞,讀音作qī(ㄑㄧ)]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相傳,契是其母因吞玄鳥(燕)卵而生下他,故被舜帝賜姓為子。商族後來不斷的壯大,終於在契的第十四代孫湯的領導下,推翻了夏桀的統治,建立了商王朝。據史籍《通志·氏族略》及《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記載:殷商在第二十七代君主帝乙即位後,將自己的兒子子期封於太原郝鄉(今山西太原),其後子孫中有以地為姓氏者,稱郝氏;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期氏、子期氏,後子期氏亦省文簡化為單姓期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子姓期氏族人皆尊奉子期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己姓,出自黃帝裔孫少昊後代己輿期,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少典氏第十四代、黃帝軒轅氏第三代為少昊。西周初期,周武王姬發封遠古五帝之一的少昊金天氏之後的己姓家族的己茲輿期於祈邑(祁邑,今山西晉中祈縣),而後又分封給他莒邑(今山東日照莒縣),己茲輿期在莒邑建了曾經強大一時的莒國,公爵。後來,己輿期又將莒國徙於計邑(今山東膠南)。下傳至己茲輿期之子莒公己丕時,又舉國復歸莒邑。莒國傳至莒紀公己庶其執政時期(公元前?~前610年在位,待考),恢複姓氏為己姓,其後有改為紀氏者。莒國傳三十世,曾一度與超級大諸侯國齊國、魯國、衛國、燕國等抗衡,並在歷史上吞併了鄫國、擊敗了邾國、杞國、州國、鄶國、向國等小國,並曾與魯國、齊國多次抗擊。

到了莒郊公己狂(公元前528年即位,公元前518~前481年復位),總共在位三十七年。之後,進入了戰國時期,莒國國勢已然大衰,根本就無力再與周邊其他諸侯國抗衡,因此史書無載。到了周考王姬嵬十年(楚簡王熊中元年,齊宣公姜積二十四年,公元前431年),楚簡王即位之始就發動了攻伐莒國之戰,十分頹弱的莒國在強大楚軍的攻擊下徹底滅亡。然而,楚國距離莒國實在是很遙遠,楚簡王對莒國土地的管控根本就是鞭長莫及,只好搶掠一番撤離。因此,莒國境地終歸近鄰大國齊國所有,齊宣公白撿了個大便宜。在莒國建立後,其王族後裔子孫中即有以開國先祖名字「茲輿期」為姓氏者,稱輿期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期氏、輿氏、茲氏;莒國滅亡之後亦有以國名為姓氏者,稱莒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己姓期氏族人皆尊奉已輿期為得姓始祖。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末期魯國單邑宰巫馬施,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周朝時期的官制中,有一種專門掌管養馬並為馬治病的官員,稱為巫馬,也就是馬醫官(獸醫)。巫馬的後裔子孫,有以祖上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巫馬氏。以後大多逐漸省文簡化為單姓巫氏。巫馬施,字子期,又字子旗、子勤,也稱巫馬期、巫馬勤,春秋末期魯國人(一說陳國人),是孔子的學生,他比孔子小三十三歲。巫馬施以勤政、無貪著稱,被後世列為孔子七十二賢弟子之一。有一次,陳司敗問孔子:「魯昭公知禮嗎?」孔子回答:「知禮。」孔子走後,陳司敗嗤之以鼻地對巫馬施:「我聽說君子無偏私,君子也會偏私嗎?魯昭公娶了同姓的吳國之女,人們叫她吳孟子。如果魯國的國君這樣同宗同姓娶婚都算叫知禮,那誰不知禮呀!」巫馬施就把陳司敗的話轉告給孔子,孔子感嘆地對巫馬施說:「我孔子越位幸運,只要有了錯,別人就會知道。」孔子的學生宓子賤做過單父(今山東單縣)之宰(地方行政長官)。平日,大家只見宓子賤整天彈琴作樂,悠閒自得,根本沒見他走出過公堂。然而在他的治理之下,單父這地方生活富足,人心安定。後來,宓子賤離開了單父,接替他繼續執政的就是巫馬期。巫馬期為官勤於政務,不稍懈怠,每天天沒大亮,星星還沒消失就出去了,一直忙到夜裡繁星密布才疲憊不堪地返回公堂。巫馬期為了工作,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大小事情無不親自處理,也將單父治理好,就是感覺太累了。巫馬期聽說宓子賤治理單父時簡直就不費什麼氣力,可單父也一樣富足,便特意到宓子期府上求教,探討治理單父的竅門。宓子賤得知師弟巫馬期的來意後,微微一笑,說道:「我哪裡有什麼治理的竅門呀。只不過我治理單父時憑藉的是當地民眾的力量。而你如今治理單父,用的方法是只靠你自己個人的力量。光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治理地方,當然辛苦不堪,而我是動員了大家的力量,依靠眾人當然使我自己安逸得多了。」巫馬施恍然大悟。

在巫馬期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之字「子期」為姓氏者,稱子期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期氏。東漢明帝劉莊執政時期(公元57~75年在位),敕封巫馬期以七十二子從祀,宋朝時期則再封其為東阿侯。

姬姓期氏族人大多尊奉巫馬期為得姓始祖。

第四個淵源 源出待考,出自秦、漢之際方仙道創始人安期,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英賢傳》記載,「琅邪(今山東膠南琅邪台)有安期氏。漢有安期生,蒯通友人。」安期生,傳說為古代仙人,現代無安期氏,其後裔子孫皆改為安氏、期氏。安期生,名安期,姓氏待考,琅琊人(今山東膠南),與漢朝時期著名的范陽辯士蒯徹(《史記》記為蒯通,是避漢武帝諱)為好友,主要活動在秦、漢之際,為名燥一時的術士,方仙道的創始人。

據史籍《史記·樂毅傳》記載,安期曾賣藥海上,受學於河上丈人,學習黃老之術。後游寓萊蕪,隱居在城南安仙村及仙人山一帶,採藥煉丹,吐納修仙,濟世扶困。據傳,在秦始皇東巡時,曾敦請安期,與其交談了三日夜,並賜其金幣數千萬,但安期皆棄之而去。秦朝末期的楚漢相爭時期,安期曾遊說於項羽,但因項羽不能用其策,遂辭去,繼續隱居修道養生,收徒授方。安期的知名傳人有毛翕公、樂瑕公、樂臣公、蓋公和漢朝時期的齊國宰相曹參,其著名弟子有受漢武帝劉徹器重的方士臨淄人李少君。漢武帝曾派遣方士入海求仙人,主要就是找安期。李少君曾對漢武帝說:「安期生,仙者,合則見人,不合則隱」。安期對秦、漢、燕、齊的方士活動、方仙道的形成,以及秦始皇屢遣方士入海求仙求長生不老藥影響很大,成為當時帝王重視、方士尊崇的仙人和中國道教史上的名人。在《史記·樂毅傳》中還稱有人向安期生求長生之道,安期告訴他度世之訣日:「仙道不遠,近到諸身,無思無為,不吐不納,其一充於內而長生飛升矣。勿使汝思慮重重,勞爾之生也。」在《漢書·都祀志》中記載:「安期生仙者,通蓬萊中,台則見之,不台則隱。」唐朝時期的大學問家顏師古註:「合,謂道台也。」據《抱朴子·對借》記載:「安期生……陰長生,皆服金液半濟者也。其止世間,或近千年,然後去耳。」其實安期的仙跡不僅僅在海上,而且遍及全國各地。在史籍《賈氏說林》中記載:「大河之南有人得到過他的大棗,煮之三日始熟,香聞十里,可使死者生,病者起,健康之人食之,則可白日飛升。」在史籍《郡國志》中記載:「其授馬鳴生金液神丹的地方在湖南九嶷山上的紀峰。安期的仙跡還曾到達過廣州,並在斯地飛升成仙,這在史籍《嶺表錄異》中有記載:「廣州城東蒲澗有一處古蹟,名為玉舄目,是其飛升之處。」

傳說,安期的後裔子孫和弟子中,有以其名「安期」為姓氏者,今日本的安期氏,均稱自己是安期的後裔子孫。安期氏後代中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安氏、期氏者。

日本、韓國、朝鮮、馬來西亞期氏族人皆尊奉安期為得姓始祖。

註:

安期生,因居於東海安期島而聞名。傳說中,秦始皇派徐福率三千男女童子入東海尋長生不老藥,即是找尋安期所居的安期島。迄今為止,安期島何在,依舊茫然,只有在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記載有:長山劉中堂鴻訓,同武弁某使朝鮮。聞安期島神仙所居,欲命舟往游。國中臣僚僉謂不可,令待小張。蓋安期不與世通,惟有弟子小張,歲輒一兩至。欲至島者,須先自白。如以為可,則一帆可至,否則颶風覆舟。逾一二日,國王召見。入朝,見一人佩劍,冠棕笠,坐殿上;年三十許,儀容修潔。問之即小張也。劉鴻訓因自述嚮往之意,小張許之。但言:「副使不可行。」又出遍視從人,惟二人可以從游。遂命舟導劉鴻訓俱往。水程不知遠近,但覺習習如駕雲霧,移時已抵其境。時方嚴寒,既至則氣候溫煦,山花遍岩谷。導入洞府,見三叟趺坐。東西者見客入,漠若罔知;惟中坐者起迎客,相為禮。既坐,呼茶。有僮將盤去。洞外石壁上有鐵錐,銳沒石中;僮拔錐,水即溢射,以盞承之;滿,復塞之。既而托至,其色淡碧。試之,其涼震齒。劉鴻訓畏寒不飲。叟顧僮頤視之。僮取盞去,呷其殘者;仍於故處拔錐溢取而返,則芳烈蒸騰,如初出於鼎。竊異之。問以休咎,笑曰:「世外人歲月不知,何解人事?」問以卻老術,曰:「此非富貴人所能為者?」劉鴻訓興辭,小張仍送之歸。既至朝鮮,備述其異。國王嘆曰:「惜未飲其冷者。此先天之玉液,一盞可延百齡。」劉鴻訓將歸,王贈一物,紙帛重裹,囑近海勿開視。既離海,急取拆視,去盡數百重,始見一鏡;審之,則鮫宮龍族,歷歷在目。方凝注間,忽見潮頭高於樓閣,洶洶已近。劉鴻訓大駭,極馳;潮從之,疾若風雨。大懼,以鏡投之,潮乃頓落。依此記錄看,安期島當在北海與日本海之間。

第五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雲南玉溪市通海縣興蒙蒙古族鄉,屬於以為氏。居住在雲南省的蒙古族,是元朝時期隨軍至滇後落籍通海地區的。

公元1252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十萬大軍經甘肅,進入四川。然後強渡金沙江入滇,結束了大理國在雲南的統治,統一了雲南。公元1283年在通海境內曲陀關建立了「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現在河西鎮的曲陀關、大寨及今九街鄉的韃靼營成了蒙古軍的主要駐紮地。元朝中後期,蒙古族中的一部分人遷到河西城等地居住,一部分人則遷居鳳山腳下。元朝以後,因受到民族歧視,散居的蒙古人多改為漢族,逐漸融合於漢族和其他民族之中,住在河西城、韃靼營等地的蒙古族居民則搬遷到鳳山腳下,漁戶村(今興蒙鄉)成為雲南蒙古族最大的聚居地。

興蒙鄉是1987年經雲南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的民族鄉,位於通海縣秀麗的杞麓湖畔,鳳山腳下,有五個自然村,其中蒙古族人占98%。雲南蒙古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蒙語支。幾百年來,雲南蒙古族語言、文字隨着當地社會歷史的發展而發生了變化。現在文字已全部採用漢文,使用的語言是一種特有的、獨立的語言。這種語言的語音系統,大多數的短元音和輔音、語法結構與北方蒙古族語相同,詞彙只有少數與北方蒙古族語一樣。在雲南蒙古族的姓氏中,仍保留着旃氏、期氏、奎氏、華氏等具有民族特點的姓氏。

其中的期氏,出自蒙古族圖爾格期氏族,源於古老的蒙古土爾扈特部,元朝初期,該氏族部落隨元世祖忽必烈入駐滇境,後留居駐守於雲南地區。到了明朝時期,圖爾格期氏族以先祖氏族名稱的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稱期氏,另有改為漢姓旃氏、奎氏、華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子期、己茲輿期、巫馬期(巫馬施、巫馬勤)、安期(安期生)。

遷徙分布

期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齊郡、北海、魯郡、太原為郡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