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朦,漢語文字。讀作méng,即《說文解字》:"月朦朧也。從月蒙聲。

莫工切" 本義為月不明朗。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朦

拼音; méng

部首; 月

字碼; U+672

五筆; eape

倉頡; btbo

鄭碼; qeag

筆順; 35111224511353334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音蒙。《說文》月朦朧也。《類篇》朦朧,月將入也。《正字通》與肉部朦別。

漢字演變

méng 明紐、東部;明紐、東韻、莫紅切。

měng 明紐、東部; 明紐、董韻、莫孔切。

形聲字。《說文》所無,為徐鉉所增新附字。《說文》雲:"朦,月朦朧也。從月,蒙聲。" "蒙"有"模糊不清"之意,所以"朦"與"蒙"是一對同源詞。《類篇》:"朦,朦朧,月將入也。"這是指月亮為雲所掩,故朦朧不清。又有一個"朦" (肉旁)字,《方言》卷二雲:"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大貌謂之朦。"此"朦"字實際上從"肉"旁,隸定後"月"、"肉"二字混同了,才成為同形字的。

詳細釋義

基本解釋 朦

[形]

⑶ 又如:朦朦(微明的樣子)。

⑷ 模糊不清的樣子 [dusky]。如:朦郁(迷濛鬱結);朦朧(模糊不清的樣子);朦松(形容似醒非醒、眼睛模糊)。

⑸ 迷糊,迷惘 [dazed]

空架鼓,枉懸鐘,繪壁塵多彩象朦。--《西遊記》。

⑹ 又如:朦朦(迷惘的樣子);朦里朦朧(迷迷糊糊,不真切,不明了)。

⑺ 愚昧 [ignorant]。如:朦狡(愚昧狡詐的人)。

⑻ 通蒙,目盲。亦指一時失明 [blind]。如:朦瞽(眼睛失明)。

詞性變化 朦

[動]

矇騙,矇混 [deceive]。如:朦充(矇混冒充);朦抵(矇混抵充);朦混(用欺騙手段使人相信虛假的事物)。

常用詞組; 朦朧

ménglóng

⑴ [dim (hazy) moonlight]∶月光不明;看不清

朦朧的月色。

⑵ [dim;hazy;obscure]

⑶ 看不分明;沒有鮮明輪廓或細節;勉強看得見

朦朧景色。

⑷ 在感情或直覺的意義上微微感覺到或覺察到

朦朧的意識。[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