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中毒
木薯中毒的主要是指苦木薯中毒,是指在以木薯為主要食物來源的人群中,因為加工方式不正確、加工時間過短、水源有限和對木薯粉的迫切需求等原因,食用未經正確加工的木薯和大量食用木薯、木薯粉後,木薯中的生氰甙分解繼而游離出氫氰酸,氫氰酸吸收後可與細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鐵結合,使細胞色素氧化酶失去活性,導致組織細胞處於窒息狀態,嚴重者導致呼吸衰竭和休克。木薯中毒主要發生在在非洲、拉丁美洲和亞洲的以木薯為主食的熱帶地區,在旱季出現接觸高峰,主要發生在兒童和育齡婦女身上。主要臨床表現為對稱性、永久性和不可逆性痙攣性截癱,還可能出現認知損傷和神經發育遲緩,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胃腸道症狀。目前這種疾病的確切致病機制尚不清楚。主要通過催吐、導瀉或者洗胃以及服用利尿劑等方式治療,排除體內的氰化物。中毒輕微者經過治療可恢復正常,嚴重者會導致熱帶共濟失調性神經病,甚至死亡。[1]
目錄
病因
1.進食未經妥善處理的木薯
木薯中含有較高量的氰甙,在洪水、乾旱、瘟疫或戰爭引起的饑荒時期,貧困人口被迫減少食品加工時間。在這種情況下,未經妥善加工的木薯會殘留較多的氰化物,從而引起氰化物中毒。
2.進食野生栽培品種的木薯
野生栽培品種不宜供人食用,野生品種的氰化物含量高達乾重2000ppm,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安全水平的200倍,但是因為野生木薯品種比甜木薯品種有更高的產量、更高的抗蟲性和更長的土壤儲存期,所以一些農民和商家仍然種植和加工出售野生品種木薯,進食野生品種木薯加工製作的木薯製品更容易導致木薯中毒。
3.一次性食用了過多的木薯
一次性食用了過多的木薯和木薯製品,會造成人體內氰化物含量超標,會導致急性氰化物中毒。[2]
臨床表現
木薯含有生氰甙,分解後可游離出氫氰酸,一般生食或食加工不當的木薯可引起中毒,中毒症狀常在進食木薯2~3小時後出現,主要表現為組織缺氧及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症狀。
1.早期主要有噁心、嘔吐、腹痛、頭痛、頭暈、心悸、脈快、無力、嗜睡等。
2.中毒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躁動不安、心跳加快、瞳孔散大、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以致昏迷,最後因抽搐、缺氧、休克或呼吸衰竭而死亡。[3]
檢查
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檢查。尿液氰酸鹽及硫氰酸鹽檢查。
診斷
治療
1.催吐、洗胃、導瀉。
2.靜脈輸液、利尿。
3.輕症患者開始可不必用亞硝酸戊酯吸入。
4.重症患者首選亞硝酸戊酯、亞硝酸鈉、硫代硫酸鈉。但須注意後二種藥不可同時注射。如無亞硝酸鈉等藥,可選用美藍治療,但療效較差。
5.近年來認為依地酸二鈷為治療木薯中毒的有效解毒劑,與硫代硫酸鈉合用還可增加療效,可選用。[5]
預防
木薯中含氫氰酸,對人體危害極大,因此對群眾宣傳木薯的毒性,防止食入有毒或去毒不完全的木薯。一旦中毒,搶救必須迅速,爭分奪秒,即使是危重症患者,一方面給予對症支持治療,同時使用解毒劑。防止木薯中毒的關鍵是不生食,必須剝去內皮後熟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