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
在哲學中,本質(英語:essence)是一種屬性或一組屬性,它們使一個實體或物質成為它的根本所在,並且它必然存在,如果沒有它,它就失去了它的身份。
- 本質與偶然性形成對比:偶然性即實體或物質偶然存在的性質,沒有這種性質,物質仍然可以保留其身份。
- 這個概念嚴格地源於亞里士多德(儘管它也可以在柏拉圖中找到),他們使用希臘語表達來tiin einai(τὸτίἦνεἶναι,字面意思是「它是什麼」和相應的對於同一個想法,對於學術術語「quiddity」或者有時候用短語來表達(τὸτίἐστι,字面意思是「它是什麼」並且對應於學術術語haecceity)。
- 這句話為其拉丁語譯者提出了這樣的困難,他們創造了essentia(英語「本質」)這個詞來代表整個表達。
- 人或事物的根本性質。【例】他雖然很粗魯,但本質倒是還不壞。
- 本質,指本身的形體,本來的形體;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的屬性。
- 語出晉劉智《論天》:“言闇虛者,以為當日之沖,地體之蔭,日光不至,謂之闇虛。
- 凡光之所照,光體小於蔽,則大於本質。”本質可使人們脫離具體的形象進行創新活動。
- 1.本質:事物存在的根據。
- 2.事物中常在的不變的形體。
- 3.事物的根本性質。
- 4.哲學名詞;某類事物區別於其它事物的基本特質。
人性的本質
- 人性的本質是什麼?千古以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說人性本善;有人說人性本惡;也有人說人性如同一張白紙無善也無惡;也有人認為人性是既有善也有惡。
- 無數的智者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對於人性都有各自獨特的見解和認識,從而給出無數的答案。
- 人性到底是什麼?並沒有一個讓所有人都認可的答案。千古以來,人們一直習慣以善和惡來定義人性。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既不能離開惡,單純的以善來定義人性;也不能拋開善,單純的用惡來詮釋人性。
- 世上沒有純善之人,也不存在絕惡之人。只要是人就會有善惡之心,頭腦之中必然存在著一定的善念和惡念。表現為態度而出,就是善意或惡意待人。
- 也就是說善人也會有惡念,也可能會做壞事;惡人也會有善念,也可能去做善事。
- 人有善惡之心,便會有善行與惡行之分,好人與壞人之別。人有善心,便會心存善念,發揮而出去做好事,便是行善;人有噁心,便會心懷惡念,不加控制去做壞事,便是行惡。
- 那麼人性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這一切都是為了利己,也只有利己才可以很好的解釋人的各種行為的目的和動機之所在。
- 智者們一直以善惡來定義人性 ,這是為了給自己的思想找一個理論根據。利己之心,人皆有之。只要有利己之心,內心之中必然會有善念和惡念存在,便會演化出善惡之行。
- 人性的本質是利己。不管人類社會發展到什麼階段,只要人類存在一天,利己的人性就不會改變。
- 不僅是人類,只要是生命體,其天性亦是利己。可以說如果沒有利己作為自己的天性,那麼任何生命體都不可能存在下去;不管那一種生物多麼強大、多麼優秀,都註定會走向滅亡。
- 這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誰也不能去更改,更不能不去遵從,違反之註定滅亡。
- 利己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條件。進化論講大自然中生物『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而所謂的適者的前提永遠是利己。只要想更好的生存下去,所有生命體必然,也必須選擇利己作為自己的天性。
- 利己也是生命進化的最終動力。如果拋開利己,那麼任何生命都是不可能向更高級方面進化的。
- 作為一個人,我們有權利去追求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因而我們自然有權利去追求合理、合法、正當的個人利益。
- 除非得到自己的同意,否則沒有人可以強迫我們為了他人的利益而放棄屬於自己的正當利益。
- 只要自己不願意,沒有人有權利要求和強迫自己去犧牲自己的利益,哪怕是再大的理由都不可以。這就是人權,人生而具有的天賦權利。
- 如何建立理想的完美國度呢?那首先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社會制度,而完善的社會制度都是建立在人性認可的基礎上的。[1]
人類跟動物本質上的差別
- 這可能也是一直以來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想要追尋的聖杯,想要證明只有人類有靈魂、想要證明只有人類有self-awareness、想要證明只有人類有良心(?)、想要證明人類有self-reflection等等等,想要辨認出一個生物上的特徵讓人所以為人,或是像作者所說的,只有人類能建構並相信虛構的事物。
- 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們認定的可能差異:
- 1. Self-awareness:首要之務當然就是把自己跟外在世界區分開來,知道「自己」的這個概念存在。
- 這其實在許多動物裡面都已經被實驗證實存在,猩猩看到鏡子的自己一開始會展現出攻擊行為,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他可以明白是他自己,證明的方式很簡單,就是在猩猩可觸不可見的地方標上一個斑點,他可以在自己的身上感覺到斑點,但是看不到,而猩猩就會在鏡子面前調整角度,想要從「鏡子中的自己」觀察。
- 2. Self-reflection:其實self-reflection算是一種metacognition,簡而言之就是「思考自己的思考」的能力,只有能用後設的方式審視自己的思考,才有可能進一步的建構(並且相信)自己或他人或群題共構出來的虛構事物。這樣的metacognition其實可能可以歸功於人類前額葉(prefrontal cortex)的發展,前額葉作為最高層的認知腦區,負責決策與高階的認知統合,必須去oversee所有腦區收集到的資訊,並做出決策。
- 這方面的研究還是有許多爭議,但有不少的實驗都支持猩猩也具有這樣的metacognition,他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不記得什麼,也會藉由這樣的資訊去做出決策
- 3. 想像力與區分真實跟虛構的能力。建立了前面兩點之後,就要開始「編造」、「區分」、以及「相信」真實與虛構。這一點其實就連人類在還是小嬰兒的時候都做不到,是要慢慢發展出來的,人類在19個月前如果看到照片裡面的物體,會想要用抓的,就像是那是真正的東西一樣,直到19個月後才會變成用指的,而有一隻十歲的大猩猩Koko(他是一隻會手語的猩猩,詳情可以看這裡 )不僅可以指出照片裡面的鳥,還可以假裝自己是隻鳥。
- Koko養了很多填充娃娃寵物,他會照顧他們,跟他們說話等等。包括「想像一個東西是另外一個東西」、「或是想像一個無生命體有生命」這些能力,科學家在猩猩(甚至海豚)都有觀察到。
- 進一步的思考其實想像力其實是演化上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很多動物在幼年期都會藉由遊戲或假裝打鬥的方式練習生存技巧,如果這個時候他們可以「想像」甚至「相信」對面的人不是玩伴而是敵人,那就更能將自己準備好面對以後的挑戰。[2]
目录
参考來源
- ↑ 財富本質. 人性的本質是什麼?人的一切行為的動機和目的是利己. 每日頭條. 2019-03-18 [2020-07-31] (中文).
- ↑ Jiunn-Tyng Yeh. 人類跟動物本質上的差別到底在哪?. 發現Matters. 2018-05-01 [2020-07-31]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