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開敏
朱開敏主教(英語:Bishop Simon Zhu Kai-min,1868年10月30日-1960年2月22日),名希孟,字銘德,號季球,常用號開敏,聖名西滿,原籍江蘇省青浦縣諸巷,生於上海南市董家渡,天主教海門教區首任國籍主教,是羅文藻之後第一批中國籍天主教主教之一,也是中華民國教育家、慈善家、漢學家、外交家、社會活動家。
《聖經》中的「聖人」是被神從世界中挑選、不屬世界、不沾染世俗的一般人[1]。儘管在基督教早期歷史認可聖人需要顯神跡[2]的記錄,而當代基督教也常以這點作為聖人的標準。但實際將所有信耶穌的人都稱聖,並非一些特別有異能的人。
目錄
人物生平
朱家原籍江蘇省青浦縣諸巷,自明朝以來世代信仰天主教。1868年10月30日,朱開敏出生於上海南市董家渡一個沙船主家庭。其父為晚清沙船業巨頭朱朴齋,母為復旦大學創校校長馬相伯和韓國國旗設計者馬建忠的胞姐。朱開敏在家中排行第五。同胞四兄弟更被後人稱為「朱門四傑」:朱志堯、朱開敏、朱雲佐、朱季琳。光緒三年(1877),朱開敏初領聖體,並且立志修道。光緒八年(1882年),14歲的朱開敏入上海董家渡小修院學習拉丁文;後入徐家匯大修院學習神哲學。他是意大利籍漢學家晁德蒞的門生。光緒十四年(1888年),朱開敏入耶穌會。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晉鐸,後在浦東、川沙、金家巷、常熟、江陰、鹿苑等地傳教,大力辦學、建堂。民國11年(1922年),升任崇明總鐸。民國13年(1924年),被江南教區姚宗李主教升授為南通總鐸。民國14年(1925年),海門總鐸顧若瑟逝世,南通總鐸朱開敏神父兼代海門總鐸,併兼茅家鎮類思學校校長。同年5月,意大利籍宗座代表剛恆毅總主教為了籌備設立本國籍教區而巡視崇明、海門,嘉許熱心傳教的朱開敏神父。
1926年8月2日,朱開敏被任命為羅文藻之後中國第一批六位國籍主教之一,領「非洲賚斯畢(Lesvi)府主教」銜。1926年8月11日,羅馬教廷宣布從南京宗座代牧區劃分「揚州以東,長江以北的聖教會」設立國籍海門宗座代牧區,管轄崇明(含今啟東)、海門、南通、如皋(含今如東、海安)、泰興(含今泰州)、靖江六縣教務,海門宗座代牧區(即天主教海門教區的前身)正式成立。教廷為表對中國主教的重視,特諭朱開敏等國籍主教赴羅馬接受祝聖。
視頻
朱開敏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聖經傳說—基督教聖物大盤點,搜狐,2019-03-06
- ↑ 聖經考古:耶穌似乎用魔杖來幫助行神跡?,搜狐,2019-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