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朱永浚,1929年1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原籍安徽省泾县,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核化学化工专家[1]中国工程院院士[2]

朱永濬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29年12月15日
上海市
国籍 中国
职业 教授
知名作品 从高放废液中去除锕系元素的中国TRPO流程

目录

人物经历

1929年12月15日,出生于上海市,原籍安徽省宣城市泾县。

1947年09月至1951年07月,就读于北京清华大学化学系大学本科,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1年09月至1955年12月,在清华大学化学系普通化学教研组工作,担任助教。

1955年04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6年01月至1969年12月,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工程化学系工作,担任讲师。

1970年01月,在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现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工作,先后担任室主任、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副教授。

1988年05月至1989年04月,在欧其体超铀元素研究所(西德卡尔斯鲁克)工作。

1993年10月至1993年12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化学系进修。

1994年01月,担任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 。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术

长期从事核燃料萃取化学及工艺和高放射性废液分离化学的研究。60年代研究成功磷酸三丁酯溶剂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化学工艺并顺利用于生产,满足了国防需要;80年代以来,成功地研究开发了由高放射性废液去除锕系元素的三烷基(混合)氧膦TRPO萃取法,正在研究用于我国后处理高放废液的非(化处理;研究3价f区元素镅和稀土的分离,发现了高选择性萃取剂二硫代二烷基膦酸 。多次获得国家及部级奖励,“从高放废液中去除锕系元素的中国TRPO流程”获199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社会任职

朱永濬先后担任中国核学会理事,中国核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副理事长,《核科学与工程》编委,《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副主编 。

主要成就

主要研究领域是核燃料后处理和锕系元素萃取化学,研究成功的溶剂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为中国核工业部门采用,获全国科学大会奖;"高温气冷堆钍铀燃料后处理工艺"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3];"三烷基氧膦的萃取性能及从高放废液中萃取分离锕系元素的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4]。发表论文多篇。

参考来源

  1. 朱永浚 ,名人简历网
  2. 朱永濬 ,中国工程院
  3. [校友朱永浚 ],南洋模范中学, 2019-09-06
  4. [校友朱永浚 ],南洋模范中学, 201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