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朱炳良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朱炳良

籍貫;齊賢鄉龍潭村

性別;男

逝世;1986年6月11日

朱炳良,齊賢鄉龍潭村人。出生於貧寒之家,祖父朱關、父親朱生都是鄉村裁縫。他12歲起先後給4戶財主當過小長工,放牛割草,種田打雜,短則數月,長則滿年。或因手指切斷被辭退,或不堪超量勞作而中輟。14歲始從兄學裁縫,16歲滿師。自此,除租種3畝土地外,靠外出裁衣幫工為生,直至解放。一生末進過私塾、學堂之門,成名後自戲為"叫化狀元"。[1]

目錄

幼年

朱自小見長工在勞動時你唱我和對山歌,耳濡目染,10歲即能跟着哼哼,12歲便會編唱小山歌。做小長工時,見財主家孩子背着書包嘻嘻哈哈上學堂,隨口編出"天上烏雲薄綃綃,窮人小囡最苦惱"的山歌,滿田長工個個稱讚。15歲那年,母親便讓他拜江海鄉張翁廟村"山歌大王"唐銀山為師。《白楊村山歌》、《嚴家私情》和《林氏女望郎》是奉賢縣三首最長的敘事山歌,歌詞共達6000多行,一般歌手視為畏途,他卻全部學會,且唱得情真意切。

成年

靠勤奮的學習、驚人的記憶和天賦的宏亮嗓子,朱在奉賢縣歌壇聲名大振。長工、短工愛聽他的歌,用以消除農作的疲勞;財主們常請他去唱,用以提高僱工工效。地主李炎生平日為人刁鑽,短工們不肯給他幹活,李專門去請朱炳良唱歌,以招徠傭工。他探知底細不肯俯就,急得地主象熱鍋螞蟻。還有一次,日落西山,已到收工時間,財主帳房遞煙給他,叫再唱一曲,想增加勞動時間,朱執意不肯,終使長工們按時收工。每當鄉鄰夫婦吵架,他主動去唱引人發笑的山歌,使反目夫婦和好如初。

解放後,曾參加松江地區民歌會演和上海郊區群眾文藝會演,到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群眾藝術館等單位作過示範表演,成為上海地區聞名的"山歌大王"。為了保存資料,他請人記下密密麻麻幾大本歌詞,足有10萬多字。"文化大革命"中,他珍藏於箱底的民間文學瑰寶,被幾個抄家者焚為灰燼。但他相信還會有放歌之時,每晚臥床溫習,一練便三四個小時,10多年不間斷,毀去的歌本牢牢刻印於腦海之中。

古稀

1982年,年已古稀的朱炳良和奉賢縣另兩名歌手王炳桃方梅春一起,應邀參加上海民間文學藝術討論第二屆年會。會上,他演唱的《白楊村山歌》、《林氏女望郎》等選段,特別是一口氣演唱的100多字的急口功,博得滿堂掌聲。土耳其全國民間文藝協會主席聽完演唱,手拉着手與他合影留念。不久,他演唱的《白楊村山歌》、《嚴家私情》、《林氏女望郎》等敘事山歌相繼在《民間文藝集刊》上發表。上海電視台專門為朱拍攝了電視新聞。1984年4月,《解放日報》市郊版以《春催老柳發新枝》為題刊登了長篇訪問記。

1980年,他加入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上海分會。1984年2月,又成為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會員。

朱平日身體尚健,惟患哮喘。1986年6月11日,舊病突發,竟成千古。

參考資料

  1. 朱炳良 , 名人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