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佑
李嘉佑,唐代詩人,字從一。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天寶七載(748)登進士第,授秘書省正字。李嘉佑,字從一(《新唐書藝文志》注云:別名從一。此從《唐才子傳》)趙州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肅宗至德中(公元757年)前後在世。工詩,婉麗有齊、梁風,人擬為吳均、何遜之敵。與嚴維、劉長卿、冷朝陽諸人友善。天寶七年(公元748年)擢進士第,授秘書正字。以罪謫南荒。未幾,有詔量移為鄱陽宰,調江陰令。入為中台郎。上元中,出為台州刺史。大曆中復為袁州刺史[1]。嘉佑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2]。
李嘉佑 | |
---|---|
唐代詩人 | |
出生 | 唐代,唐肅宗年代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官員 |
目錄
書籍記載
今錄民國《台州府志·名宦》卷九十六《李嘉佑傳》:李嘉佑,字從一,趙州人,天寶七年(公元748年)進士。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為台州刺史,有詩名,有集一卷刊於《郡齋》(原注:錄自《嘉定赤城志》)。又嘗中台郎竇常贊之曰:"雅登郎位,靜鎮方州。"
李嘉佑任台州刺史時,李白在《送楊山人歸天台》一詩中曾提到他,稱"我家小阮賢",又讚譽為"詩人多見重"。高仲武《中興間氣集》推許為"中興高流",並特別稱讚其"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送王牧吉州謁使君叔》)等詩句,譽為"文章之冠冕"。其詩大多寫自然景物,以綺靡婉麗著稱,但也有一部分詩篇比較真切地反映了當時江南地區的社會動亂,如"千家閉戶無砧杵,七夕無人望鬥牛"(《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書相問因以贈之時七夕》),"江燕初歸不見人"(《自蘇台至望亭驛人家盡空》),以及"處處空籬落,江村不忍看;無人花色慘,多雨鳥聲寒"(《自常州還江陰途中作》)等,寫出戰亂後郡邑殘破景象,較有現實意義。
李嘉佑是中唐肅、代宗兩朝時期的才子,是繼鄭虔之後向台州傳播盛唐文化的第二位著名文人,位居刺史。《台州府志·名宦》鄭虔本傳與李嘉佑本傳緊連,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間隔時間約有半個世紀,卻未見第三個名宦立傳,看來是歷史選擇了他們。鄭、李二人命運多少也有些相似:同是才子;同處於肅宗即位,朝中排擠舊臣於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以"罪"貶出長安(原因雖各不同:鄭虔由著作郎嚴譴台州任司戶,李嘉佑由侍御史貶江西任鄱陽令);鄭虔開創一代文風,終於台州不久,李嘉佑來台州任刺史,未歸朝而卒。
個人經歷
李嘉佑祖籍趙州,趙州今河北趙縣,趙郡李氏始於秦,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趙郡李氏出自秦司徒曇三子云牧齊為趙相,始居趙郡。李嘉佑有詩《送竇拾遺赴朝因寄中書十七弟》,據岑仲勉先生《唐人行第錄》所考,這個"十七弟"即李紓,屬趙郡李氏南祖房,唐代宗大曆十年(公元775年)官中書舍人;紓兄縱,官員外郎、常州別駕。知三人為從兄弟關係。李嘉佑還有送紓詩《送從弟歸河朔》(《全唐詩》卷二O六),詩中說:"故鄉那可到,令弟獨能歸",稱"河朔"為"歸",喻河朔是其故鄉也。《新唐書·地理志》:趙郡屬河北道,傳統上屬河朔地區,故李嘉佑祖籍趙州無疑。原先有人說他是袁州人,是因其曾仕袁州刺史以官地而誤。李嘉佑又有《送族叔陽冰祗召赴都》詩,陽冰姓李,曾為宣州當塗令。詹鍈先生《李白詩文系年》指出:"按(李)白於陽冰亦稱族從叔,應與嘉佑同輩,自不當以嘉佑為侄"。
李嘉佑比鄭虔少30餘歲。其生卒年基本定為:約生於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約卒於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史家對其生年認識略同,卒年則不一,今筆者據《全唐文》卷四九三的權德輿《送鈕秀才謁信州陸員外(即陸長源)便赴舉序》:"故臨海守李君,予從父戶部,皆以文藝風騷為師友。"按陸長源於唐德宗興元元年(公元784年)秋為信州刺史;"從父戶部"即權德輿之叔權器,卒於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按德輿寫有權器祭文,存《全唐文》卷五O八),"臨海"即台州,"故臨海守李君"即台州刺史李嘉佑,推知李嘉佑必卒於權器之前,台州為李嘉佑終官。
李嘉佑少年才華出眾,中進士第較早,登天寶七年(公元748年)楊譽榜進士,年僅26歲。仕途得意,任秘書省正字,曾奉使去揚州、饒州搜集圖書,繼升補闕殿中侍御史、監察御史等職。肅宗至德、乾元間以"罪"謫鄱陽令,原因史無載,唯劉長卿詩《初貶南巴至鄱陽題李嘉佑江亭》中"稚子能吳語,新文怨楚辭。憐君不得意,川谷自逶迤。"推之,恐像屈原那樣為"新文"招"怨",實無辜。他放逐江西鄱陽令,前後四年,有詩"四年謫宦滯江城,未厭門前鄱水清。"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量移江陰令;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回朝任拾遺、司勛員外郎。唐代宗大曆六年(公元771年)出任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至大曆九年冬(公元774年)卸任,回至吳興、晉陵一帶,後定居蘇州。詩僧皎然上人有《七言奉酬李員外使君嘉佑蘇台屏營居春首有懷》:"移家水巷貧依靜,種柳風窗欲占春。"又有一首五言,也題"蘇台有呈袁州李使君,"推知嘉佑在蘇州閒居非短日,且生活並不富裕,故有"貧依"兩字。李嘉佑何時赴任台州刺史?原有二說:一說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見《嘉定赤城志》。一說大曆末、建中初(公元779-780年)。今採用後說,是據權德輿祭其叔權器一文(見上)。又考劉長卿大曆末至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尚在睦州司馬任上,寫有《送台州李使君兼題國清寺》詩(《劉隨州詩集》卷九),其"露冕新承明主恩"句,指明李嘉佑是由閒居蘇州起用台州刺史的;而題目"國清寺"為天台山名寺,人人皆知,接着有"晴江洲渚帶春草,古寺杉松深暮猿"句,說嘉佑是春天時節,赴台州任的那時唐王朝正處代宗與德宗皇位交接之時((代宗卒於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五月)),德宗起用了代宗時一些被貶謫的官吏,因此不久劉長卿也由睦州司馬升為隨州刺史。
隋唐以後,人們稱中央機構尚書省六部諸曹司郎中、員外郎為郎官。唐人頗重視郎官人選,認為郎官乃清要之職,與翰林一樣,視為內相。據說那時員外郎比郎中更顯得有聲價,嘉佑少年得志,在朝曾任御史,拾遺、司勛員外郎等清要之職,在外又歷任袁州、台州刺史,故時人讚譽他"雅登郎位,靜鎮方州。"清勞格《唐郎官石柱題名考》錄有其名。
安史之亂後的中唐,由於統治階級的戰亂和剝削掠奪,曾經繁華富裕的江南地區變成一片淒涼荒敗的殘破景象。在當時一些詩人中,如劉長卿、皇甫冉、嚴維等都可以找到某些詩句,但李嘉佑在這數年中,則比其他人寫得更多些、更真切些,這一點,是一向為治學者所忽略的。
嘉佑晚年,仕途遭受挫折之後,好禪理喜結僧侶。如他寫的《登郡北佛龕》五言詩,用詞精煉,描寫了登北固山頂,遙望巾山的情景:"石壁江城後,籃輿晚踅登。古龕千塔佛,秋樹一山僧。清磬和虛籟,香泉吐暗藤。願將身灑掃,求官復作能。"應該說,嘉佑在台州刺史任上,對郡城的名勝風景是熟知和有感情的。中唐時江東詩僧有8大名僧,稱為方外工文者,李嘉佑等詩人與他們酬唱甚密,如靈一,靈澈,皎然等名詩僧。有興趣讀者可翻閱細讀《唐才子傳》。
據上述有兩點需再一次明確:
一、李嘉佑任台州刺史具體時段似可定在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至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約卒於公元781年,比較符合史料記載。據《嘉定赤城志·職官表》載:大曆十一、十二年有四個任職官名:韋倫、韋方憲、韋宥、郭慶;大曆十三年有一人:刺史王光胄。大曆十四年至建中一年,則未明。李嘉佑似可補缺。
二、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前後,《嘉定赤城志中》台州刺史空白,僅記鄭虔任司戶參軍,時李嘉佑在江陰令任上!
李嘉佑終官臨海,與他交往密切的二個詩僧,靈澈和皎然均比他遲卒23年至34年左右。他們留世的《詩集》,可能為臨海北宋時在北固山上建造"嘉佑寺"帶來某種因果影響?!這是筆者一點遐想。
個人作品
詩文詩風
李嘉佑詩風,中年後從描寫風景轉向關注社會現實,特別是他描寫江浙一帶戰事頻繁(安祿山後,劉展、袁晁等相繼為亂),造成平民流離失所之苦,比較真切,對後代有認識價值。如,寶應年間寫有《和袁郎中破賊後經剡縣山水上李太尉》(《全唐詩》卷二O七):"長驅下會稽"、"回軍馬自嘶"、"看花入剡溪"等,知是郎中袁傪直接鎮壓袁晁於會稽剡溪一帶的,李太尉(光弼)是唐軍統帥,他們打敗起義軍後暢遊剡溪山水而歸。同卷《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書相問,因以贈之,時七夕》:"移家避寇逐行舟,厭見南徐江水流。吳越征徭非日舊,秣陵凋弊不宜秋。千家閉戶無砧杵,七夕何人望鬥牛。"言官家橫徵暴斂,民不堪負重,同卷又有《自蘇台至望亭驛,人家盡空,春物增思,悵然有作因寄從弟紓》:"野棠自發空臨水,江燕初歸不見人"、"那堪回首長洲苑,烽火年年報虜塵。"望亭驛在無錫,是說袁晁作亂時,他與同僚們狼狽逃奔他處,十室九空。又詩《自常州還江陰途中作》:"處處空籬落,江村不忍看。""無人花色慘,多雨鳥聲寒"顯示富庶的江南地區遭到劉展之亂後,廣大農村不見人跡,一片荒涼悽慘。《新唐書·藝文志》丁部集錄別集類著錄李嘉佑詩一卷,北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著錄為二卷(《台州府志》引錄為一卷,乃刊誤)《全唐詩》共存詩二卷134首並附有簡傳。
與鄭錫遊春
東門垂柳長,回首獨心傷。日暖臨芳草,天晴憶故鄉。
映花鶯上下,過水蝶悠颺。借問同行客,今朝淚幾行。
送客游荊州
草色隨驄馬,悠悠共出秦。水傳雲夢曉,山接洞庭春。
帆影連三峽,猿聲在四鄰。青門一分首,難見杜陵人。
登秦嶺
南登秦嶺頭,回望始堪愁。漢闕青門遠,高山藍水流。
三湘行客去,九陌故人游。從此辭鄉淚,雙垂不復收。
江湖秋思
趨陪禁掖雁行隨,遷向江潭鶴髮垂。素浪遙疑八溪水,清楓忽似萬年枝。
嵩南春遍傷魂夢,壺口雲深隔路歧。共望漢朝多霈澤,蒼蠅早晚得先知。
參考來源
- ↑ 詩人李嘉佑簡介 ,詩詞名句網
- ↑ 李嘉佑 (歷史人物|文化人物) 技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