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達
李士達(16世紀-17世紀),活動於17世紀初 。字通甫,號仰槐, 江蘇蘇州人 。萬曆二年1574年進士,長於人物,兼寫山水,故名於世。其對畫講究「五美」 ——蒼、逸、奇、遠、韻;反對「五惡」——嫩、板、刻、生、痴,被評為深得畫理。作品有《三駝圖軸》、《西園雅集圖卷》、《仟山樓閣圖軸》、《瑞蓮圖 》。[1]
李士達 | |
---|---|
出生 |
生年未詳 江蘇蘇州 |
逝世 | 卒年未詳 |
國籍 | 中國明朝 |
籍貫 | 陝西省三原縣 |
職業 | 畫家 |
知名於 | 長於人物,兼寫山水,構圖別緻。對畫講究「五美」 ——蒼、逸、奇、遠、韻;反對「五惡」——嫩、板、刻、生、痴,被評為深得畫理。 |
知名作品 |
《三駝圖軸》 《西園雅集圖卷》 《仟山樓閣圖軸》 《瑞蓮圖 》 |
目錄
簡介
[明]號仰槐,一作仰懷,陝西省三原縣人。萬曆元年(一五七三)癸酉鄉試中舉[1] ,入雁塔題名碑,萬曆二年(一五七四) 進士。畫人物、山水名世。萬曆間隱居新郭。嘗論畫有五美雲:"蒼、逸、奇、遠、韻。"五惡雲:"嫩、板、刻、生、痴。"人謂其深得畫理。壽至八十外。泰昌元年(一六二o)嘗作關山風雨圖。《明畫錄》、《無聲詩史》、《吳縣誌》、《故宮周刊》。主要作品《松陰搔背》、《松竹高士》、《坐聽松風》、《蕉陰獨酌》、《西園雅集》、《寒林鐘馗》、《羅漢卷》、《仙山樓閣》、《三駝圖》。
個人信息
李士達是正直的、有正義感的畫家。明代後期,社會矛盾急劇加深,蘇州為全國有名的工商業城市,紡織業尤為發達,所受的封建掠奪也最嚴重。萬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皇帝派來親信宦官、稅監孫隆等,在蘇州橫徵暴斂,任意增稅,激起廣大失業織工的反抗。在這之前,有一次孫隆召集蘇州名流眾吏,氣焰不可一世,嚇得這些人"咸屈膝",只有李士達不買帳,"長揖而出"。這件事使孫隆大為腦火,馬上派人追捕。幸虧有人庇護他,才免於一場災難。從此,李士達就隱居在新郭。不久,蘇州爆發了有萬餘人參加的織工和市民反稅監鬥爭,給明朝統治者以沉重打擊,使李士達也受到了激烈的震動。這-年,他創作了《潯陽琵琶圖卷》,以唐代詩人白居易貶官江州時所作的長詩為題材,當是寄託了對黑暗社會的不滿與憤慨。
李士達在畫上署名很特別,三個字都是只寫左邊一大半,也可能別有含意,至少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他的孤傲性格。他的作品多數是表現文人高士的閒適、放達的生活,如《松陰搔背》,《松竹高士》、《坐聽松風》、《蕉陰獨酌》、《西園雅集》;另-類是佛道鬼神,如《寒林鐘馗》、《羅漢卷》、《仙山樓閣》;還有一類具有風俗漫畫的性質,如《三駝圖》。
《三駝圖》(故宮博物院藏)作於萬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冬,畫面無背景,只用白
描法勾勒出三個姿態生動傳神的駝背人,其中一人策杖提盤,一人拱手相問,一人拍手大笑。這是寓意深刻的諷刺畫。畫上有錢允治題詩道;"張駝提盒去探親,李駝遇見問緣因,趙駝拍手呵呵笑,世上原來無直人。"可見,此畫用曲折的諷喻手法,對當時社會現實進行了辛辣的嘲弄。畫家用極其簡略的似乎漫不經心的線條,栩栩如生地勾畫出三個人的形體、神態和動作,可以看出他非常熟練地掌握了唐宋以來的白描人物技法。
李士達由於處境的關係,把自己的見解、感情、理想,以幻想的神仙境界寄寓之。《仙山樓閣圖》描繪春天來到,山嶺一片青綠,桃花盛開,成群結隊的老人們在雲煙飄渺的山間閒步歡語。仙山桃源這類題材,古人也畫過,但賦予主題各不相同,有的寄託長生不老的夢想,有的表達信奉神仙的虔誠。而在李士達的筆下,"仙山"與"凡山"並無大異;活動在其中的並不是道貌岸然的"神仙"。而是平平常常的市井凡人。這不能不說是在審美理想方面的一個變化。
李士達最熟悉的還是文人雅士的日常生活。比如《西園雅集圖》(蘇州博物館藏)刻畫了二十二個人物,在山林野外的自在生活,分為五組,或揮毫作畫.或吮筆構思,或談禪論道,或彈琴遣興。各組之間以樹石或小橋自然分隔,又以僮僕的回首返顧使各組之間呼應聯繫。山石、人物造型多為圓形,線條柔韌,神態極生動。
李土達對繪畫美的要求有"五美"--"蒼、逸、奇、遠(一作圓)、韻";反對"五惡"--"嫩、板、刻、生、痴",被評為"深得畫理"。所謂"蒼"美,是指筆墨成熟老練,既剛勁挺拔,又精氣內含,達到蒼勁、蒼茫、蒼潤的效果。所謂"逸"美,是要求揮灑自如,放縱超脫,意趣為主,反對矯揉做作,呆板無味。所謂"奇"美,通指畫面新奇,不同凡響,自出心裁。明代後期,畫壇流行師古之風,提倡平淡無奇,稍有一點新奇氣息,便斥為"野孤禪"、"邪派"。在這種風氣之下,李士達能打破常規,提倡獨創,是尤為難能可貴的。
李士達畫過一幅〈瑞蓮圖 〉幅中自題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見友人家中並蒂蓮花,既可人又是佳兆而戲寫此景。雖自謙不善花枝,但構圖別緻,石蓮均呈直立之式,葉石相依,雙蓮襯葉佔畫幅三分之二,顯得亭亭玉立。筆墨清潤,以墨畫石,濃淡相暈,展現湖石的玲瓏變幻;汁綠畫葉與幹,行筆流暢,深淺交融表向背;蓮花則以白描法鉤畫,倍覺清雅。這份韻致在花卉立軸中並不多見。
李士達畫的《三駝圖》:一駝持杖攜籃,一駝向他作揖,另一駝拍手大樂。那是眼前的寫生。錢允治在畫上題了一首七絕:「張駝提盒去探親,李駝遇見問緣因;趙駝拍手呵呵笑,世上原來無直人」。字字是反映眼前景物的實話。[2]
莫道此翁無傲骨,素心清澈勝他人
徐沁《明畫錄》卷一:「李士達號仰槐,吳縣人,長於人物兼寫山水。能自愛重,權貴求索,雖陳幣造廬,終不可得。萬曆間織璫孫隆在吳集眾史,咸屈膝,獨士達長揖而出。尋為收捕,以庇者獲免。年八十,碧瞳秀腕,舉體欲仙。此以品勝者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