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處耘
李處耘(920年―966年),字正元,潞州上黨(今山西長治)人,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名將。歷任客省使、樞密承旨、右衛將軍、羽林大將軍、宣徽北院使、行營兵馬都監、揚州知州、宣徽南院使、樞密副使等,後與慕容延釗不和,被貶為淄州刺史。乾德四年(966年),李處耘去世,終年四十七歲。朝廷追贈為宣德軍節度、檢校太傅,在洛陽偏橋村賜給葬地。李處耘是北宋初年一位頗有建樹的將領。在宋初削除割據,平定叛亂的過程中,他充分顯示出治軍和理民的卓越才幹。 人物生平 射殺士卒 李處耘的父親李肇,在後唐任職,歷任軍校,官至檢校司徒。跟從後唐皇帝討伐王都於定州,遇到契丹來援,後唐軍隊失利,李肇拼力作戰而死。後晉末年,李處耘年齡尚幼,跟隨其兄李處疇到京城,正遇張彥澤破關而入,放縱士卒剽劫搶掠。李處耘生性勇武,尤善射箭,李處耘當時還未成年,一個人保衛里門,射殺十幾個士卒,其他的士卒不敢進攻。天黑後,士卒們撤退了。到天明後又來進攻,李處耘又射殺幾人。戰鬥難解難分。有些親兵,聽說他有難前來解救,於是得以釋難,里中人都得益於他。 跟隨從阮 後漢初期,折從阮任府州地方長官,把李處耘召至門下,委任他處理軍務。折從阮後來歷任鄧、滑、陝、邠四州節度,李處耘都跟着他。在新平時,折從阮的外甥到朝廷誣告李處耘有罪,後周太祖郭威聽信,把他貶為宜祿鎮將。折從阮上表為他雪冤,詔令讓他重新隸屬折從阮軍中。 契丹間諜 後周顯德二年(955年),折從阮臨終上表稱讚李處耘是可用之才,恰遇李繼勛鎮守河陽,朝廷便詔令任命李處耘為李繼勛的屬官。李繼勛開始時對他很不有禮,有一次李繼勛舉行宴射,李處耘接連四發中的,李繼勛大為奇異,立即下令升堂禮拜他的母親,慢慢地委任他處理一些郡務,讓他掌管黃河渡口。李處耘對李繼勛說:「這個渡口來往的人中恐怕有奸細,不可不察啊。」幾個月後,果然捉到契丹間諜,搜索他後,發現有寫給西川、江南的蠟書,李繼勛就派李處耘把間諜押送到朝廷。 助胤建宋 宋太祖趙匡胤當時率領殿前親軍,李繼勛被罷任節度後,周世宗柴榮讓李處耘在趙匡胤的軍中,補任都押衙。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病逝,其子柴宗訓繼位。建隆元年(960年)正月,趙匡胤出征時,軍隊駐紮在陳橋,李處耘看到軍中圖謀推戴趙匡胤,於是告訴趙光義,與王彥升謀劃,召來馬仁瑀、李漢超等人議定後,才進去告訴趙匡胤,趙匡胤拒絕此議。不久諸軍喧譁起來,到達驛門,趙匡胤不能拒絕,於是發動陳橋兵變,率軍入京,奪取皇位,建立北宋王朝。在這一事件中,李處耘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他臨機決事,謀劃無不合宜,得到趙匡胤的嘉獎,授任他為客省使兼樞密承旨、右衛將軍。 安撫百姓 後因隨宋太祖趙匡胤從征澤州(今山西晉城)、潞州(今山西長治),平定李筠之亂有功,升任羽林大將軍、宣徽北院使。討伐李重進時,任行營兵馬都監。平定李重進之亂,任命李處耘為揚州知州。時值戰亂之後,揚州境內凋弊不堪,李處耘多方安撫並訪問民間疾苦,上奏減免城中居民的房屋稅,百姓都感激而服從政令。 建隆三年(962年)十月,他奉詔回京,揚州老百姓涕泣挽留,以至數日難以離去。回京後,李處耘升為宣徽南院使兼樞密副使,朝廷賜給他住宅一棟。 智勇雙全 乾德元年(963年)正月,朗州(今湖南常德)軍隊作亂,朝廷詔令山南東道節度使、侍中慕容延釗為湖南道行營前軍都部署,率領軍隊前去討伐,任命李處耘為都監。入宮辭別皇帝時,宋太祖親自傳授方略,命令他們在漢江會兵。在此之前,朝廷派遣內酒坊副使盧懷忠出使荊南,偵察形勢強弱。盧懷忠回朝後,向宋太祖備說荊南可以攻取的形勢,宋太祖於是命令李處耘謀劃此事。李處耘率軍至襄州(今湖北襄樊),先派遣閣門使丁德裕向荊南節度使高繼沖借道,並請送柴禾及水給宋軍,高繼沖以百姓恐懼為由而辭,只願在百里外供給糧草。李處耘又派丁德裕勸諭高繼沖,高繼沖於是聽從命令。李處耘於是下令軍中說:「入江陵城後有不走指定的道路及擅自闖入民宅者斬。」 宋軍駐紮在荊門,高繼沖派遣其叔高保寅及軍校梁延嗣,帶着牛肉和酒前去犒勞李處耘的軍隊,並且偵察形勢。李處耘厚禮接待他們,命令他們第二天先回去。梁延嗣非常高興,派人向高繼沖報告說沒有危險。荊門距江陵僅百餘里,這天晚上,召高保寅等人在慕容延釗帳中宴飲。李處耘秘密派遣數千精銳騎兵快速前進。高繼沖正等着高保寅、梁延嗣回來,突然聽見大軍到來,倉惶出迎,在江陵(今屬湖北)北邊十五里處遇到李處耘。李處耘接待高繼沖,命令他等待慕容延釗,於是自己率領親兵先進城登上城北門。等到高繼沖陪慕容延釗進城,宋軍已經已占據了城中要衝,高繼沖束手無策,只好奉表歸順。宋軍兵不血刃,得了3州、17縣、142300戶百姓。 建功立業 荊南歸順後,李處耘立即調發江陵士卒一萬多人,合併到軍隊裡,深夜趕赴朗州。又先派遣別將分領士卒及江陵兵趕赴岳州(今湖南嶽陽),在三江口大敗敵軍,俘獲敵船七百餘艘,斬敵四千餘人。又在澧江遇到敵將張從富,擊敗賊軍。乘勝追至敖山砦,敵人丟棄營寨,俘獲很多敵人。李處耘為了震攝敵軍,挑揀了數十個身體肥胖的俘虜,令部下分食,又把一些年輕體健的俘虜刺了面,放歸朗州。天黑後,住在營寨中,第二天天亮,慕容延釗的大部隊到來。被刺面的敵兵回到朗州說,被俘的人被宋軍吃掉了,城中人聞訊大驚,縱火焚城後潰散。朗軍帥守周保權年紀尚幼,被大將汪端劫走藏在江南營寨的砦寺院中。李處耘隨即派部下將領田守奇率領軍隊渡江俘獲他們。於是進入潭州,盡得荊湖之地。這一戰事,宋軍雖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勝利,但李處耘慘無人道的手段不能不令人髮指。 抑鬱而終 當初,軍隊到襄州,街面上賣餅的人越來越少,賣餅給軍人時加倍收費。李處耘捉到為首的二人送到慕容延釗那裡,慕容延釗怒而不管,往返三四次,李處耘於是下令在街上殺掉他們示眾。慕容延釗屬下的小校司義住在荊州客將王氏家裡,借酒行兇,王氏告到李處耘那裡,李處耘把司義召來加以斥責,司義就到慕容延釗那裡誣陷李處耘。到白湖時,李處耘看見士兵進入民房,過了一會兒,民房中人大呼求救,便派人逮捕他們,竟是慕容延釗的養馬卒,於是鞭打他們的背部,慕容延釗發怒殺死了他們。從此兩人非常不和,更是互相上奏指責。朝廷因為慕容延釗是老臣、重將赦免其過錯,獨貶李處耘為淄州(今山東淄博南)刺史。李處耘害怕,不敢辯明自己。在淄州任官幾年,於乾德四年(966年)抑鬱而終,終年四十七歲。朝廷為他停朝致哀,追贈為宣德軍節度、檢校太傅,在洛陽偏橋村賜給葬地。 太祖追念 李處耘為大宋王朝的建立和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為人處事有度量,善於談論當世之務,平常以建立功名為己任,荊湖戰役時,李處耘以皇帝親近大臣的身份監護軍隊,自認受宋太祖恩遇,心裡想着報答,所以處理事情專斷,不顧忌別人的意見,於是受到貶官的待遇,後來宋太祖常常悼念他。開寶年間,宋太祖替弟晉王趙光義(即宋大宗)聘娶李處耘次女李氏為晉王妃,以示褒獎,李氏即後來的明德皇后。